抓緊時間去愛父母
相傳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賢弟子七十二。這七十二人中又有一個叫子路的入,在所有弟子當中,他尤其以勇猛耿直聞名,而其自幼的孝行也常為孔子所稱贊。
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一家人時常在外面采集野菜充饑。有一次,子路年邁的父母許久沒有吃過飽飯了,總念叨著什么時候能吃上一頓米飯該多好啊!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了。
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可怎么辦啊?子路突然想起山那邊舅舅家里還比較富足,要是翻過那幾道山梁到他家借點米,他們心疼我,就一定肯借,那父母的這點要求不就可以滿足了嗎?
于是,小子路打定主意出發了。他不顧山高路遠,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路,從舅舅家借到一小袋米,又馬不停蹄地往家趕。夜里看著滿天的繁星,一個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還真有點害怕,可想到父母還在家里等著自己,小子路又鼓起勇氣,大步流星地朝前趕去。
回到家里,生火、洗鍋、打水,蒸熟了米飯,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連忙捧給了父母。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一切疲勞,開心地笑了。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和仰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官晉爵,此后子路家中車馬百輛,余糧萬鐘(古代容量單位),不愁吃不愁喝。
但是。子路總是不能忘懷昔日父母的勞苦,感嘆說:“如果父母還在世就好了,就算要同以前一樣吃野菜,再要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來贍養父母雙親也好啊!”
當老師孔子得知子路如此思念父母,并一再為自己在父母生前無法盡心盡力奉養他們而自責,便勸慰子路說:“你在父母生前已經盡孝了。父母過世的時候,雖然后事無法用優厚的喪禮操辦,可你的孝心父母已經感受到了,你也已經盡了為人子女應有的禮節。你不必內疚,而且完全可以稱作是天下做子女的楷模!”
父母對子女永遠是只有付出,不求回報。正是如此,才深知父母的偉大。身為子女的我們,不要認為對父母的愛已經很多很深了,跟他們比起來,我們那一點點愛遠遠不夠。記得抓緊時間去愛你的父母,因為他們所擁有的時日永遠不會有你擁有的多,哪怕一句關心的話,一次體貼的諒解,也足以使父母的心溫馨許久。
上一篇:把事情想得簡單一些
下一篇:推開那扇虛掩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