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就要追求“零缺陷”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公司必須要建立客戶利益至上的思想,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望,而這就要求員工在工作當中追求“零缺陷”,生產的產品不能出現半點瑕疵。
“差不多就好”,這其實是對產品質量的疏忽,勢必會對顧客造成損失,從而對公司的信譽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失。
“差不多就好”這是很多員工在工作中經常抱有的一種心態,而“零缺陷”則意味著員工必須要滿足工作質量的最高要求。
“零缺陷”是克勞士比最先提出的思想,他的理念就是要求員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傲闳毕荨钡乃枷胧且环N全新的科學思維方式,更是一種極為積極的心態,這是公司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基本要求,更是一名員工提高個人能力和公司整體素質,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司整體功能,弘揚公司企業文化的契機。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都只有追求產品的“零缺陷”,才能夠被大眾所信賴。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購買電視機、電冰箱等這些商品時所用的挑剔眼光,都可以看成是“零缺陷”的眼光。我們也都是在按照“零缺陷”的標準選購商品。既然這樣,我們為什么不能夠用“零缺陷”的思想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呢?只有將“零缺陷”的思想與我們所倡導的精細的工作作風有機地融合起來,才能夠走出“差不多就行”、“馬馬虎虎”的工作誤區。
實際上,“零缺陷”所要表達的就是一種絕對不向任何不符合最高要求的做法進行妥協的決心。它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工作,把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事情來做,從而達到“零缺陷”的境界。
推行“零缺陷”管理思想也是歐美企業界的一項日常工作。他們所追求的產品質量標準都是“零缺陷”,絕不是所謂的“差不多就好”。
為了實現“零缺陷”,公司或者個人就必須先要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生產,預防缺陷產生,能夠保證一次性就交付合格產品?!傲闳毕荨笔穷A防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檢驗過程通常是在生產過程結束之后,而如果此時缺陷已經產生了,我們能夠做的只是把壞的從好的里面挑出來。檢驗只能夠反映事情的發生,是事后把關,讓有質量問題的產品不至于流入市場。
但是預防則不同了;預防可以防止某些缺陷的發生。也只有預防,才能夠保證質量。盡管預防是需要占用我們的一些工作時間和精力的,但是這確實是實現“零缺陷”的經營之道。
也只有通過預防措施,發動員工找出產品質量與顧客需求存在的差距,才能夠讓員工建立一種“不害怕任何錯誤、不接受任何錯誤、不放過任何錯誤”的零缺陷心態,讓員工自動自發地尋找差距、挖隱患、挑毛病、揭問題、查原因、找根源,層層把關、步步提高,從而把問題一次性地解決在企業內部,而不給客戶帶來任何麻煩、不留任何隱患。要明白,高起點才會有高成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上一篇:向團隊中“會的人”請教
下一篇:你就是老板,必須為工作奉獻你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