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健康的吃貨
作者簡介
張寧:教育科學學院2014級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中共黨員,曾任教育科學學院社聯科技部部長。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曾獲得“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志愿者”稱號,曾在“CNKI杯”讀書達人秀中獲得優秀獎。
吃,是生活中一件頭等大事。尤其是現在吃的選擇越來越多,幾乎每天我們都在為吃什么而感到發愁,此時的你也許還在糾結晚飯是和朋友去擠食堂呢,還是去外面下館子大吃一頓。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特別想念某種食物。而這種食物大多數可能就是燒烤、麻辣燙、或者僅是路邊攤上五毛錢的烤串兒……
不能不承認,這些食物總有讓人念念不忘的魔力??偸钦紦覀冞x擇的大多數。
但一定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他們就像毒品一樣,一邊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卻也在一點點地侵蝕我們的健康。
我們每經過一段時間都可以接收到鋪天蓋地的與食品問題相關的新聞消息,什么某某餐廳地溝油、火鍋店的上癮添加劑、毒豆芽、湯圓黑心作坊、無良商家蛋糕店,等等。
看見這些驚悚的令人作嘔的畫面你發誓以后絕對不會再吃。但是再次面對那些大牛肉雙層漢堡、糖果蜜餞、奧爾良孜然烤翅,我們依然選擇停下腳步,掏出大把金錢。
到底我們的頭腦要經過一場怎樣的洗禮,才能夠讓我們真正地對垃圾食品保持時刻的清醒呢?才能夠讓不吃垃圾食品的意識深埋我們心間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到底何為垃圾食品?
百度詞條給出的解釋是: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他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在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類食品、腌漬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餅干類食品、汽水可樂類飲料、膨化類食品、罐頭類食品、果脯類食品、冷凍甜品類、燒烤等??梢钥吹剑綍r我們吃的大多數東西都能夠歸結為垃圾食品了,幾乎是各個種類的零食,從充饑的餅干火腿腸、解渴提神的可樂汽水,到你本以為沒什么危害甚至以為營養的水果罐頭,想不到竟然都是威脅著我們健康的殺手。
垃圾食品是殺手,可因為它的美味,我們不愿意停下腳步。
還有許多同學并沒有意識到垃圾食品的不營養。以一個漢堡作為反例,總是有人覺得奇怪:為什么人們總說漢堡是垃圾食品?漢堡里面的面包是碳水化合物,肉是蛋白質,青菜是纖維,這些組合起來,基本上人需要的營養元素都全了,到底是哪里垃圾了?
的確,漢堡一般情況是由漢堡坯、沙拉醬、炸過的肉餅和少量蔬菜組成。但是其中大多數漢堡坯是由精白面粉烤制而成,精白面粉雖然口感討喜,但在加工過程中流失了B族維生素和許多重要的微量元素,然后糖尿病就找到你啦!沙拉醬和油炸的肉類中的飽和脂肪太多。新鮮干凈的生菜葉子、洋蔥、西紅柿、黃瓜片等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僅提供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還能給你飽腹感,問題是它們在漢堡中占的比重太少!所以,雖然漢堡有肉有碳水化合物有蔬菜,但是比例嚴重不均衡,只吃這個肯定營養失衡。
佛教高僧培蓮凈樂有一本書,名字叫《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作者從佛法的角度解讀飲食與健康、與性格、與心靈的關系,訴求的是內心而非外在,也就是說,吃什么沒有一定的標準,關鍵在于你自己的選擇:食物清爽,你清爽;食物濃濁,你濃濁;食物肥厚,你肥厚……吃什么,你就是什么。而如今到處可見的垃圾食品讓我們得以存活的食物,被一再地扭曲。
我們扭曲了食物,食物也扭曲了我們。扭曲的食物,在我們的身體里腐爛、敗壞,讓我們恍惚、錯亂、污濁不堪。我不想過恍惚、錯亂、污濁不堪的生活,我不允許扭曲的食物在我的身體里腐爛、敗壞。所以,我拒絕垃圾食品,拒絕不健康的飲食。
我相信食物的力量,它是我們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基點,它將我們和生活中最美好的點滴連接在一起,而我們面臨著一個非常惡劣的現實,即垃圾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問題。
巴西小兒科學會曾設計過一組廣告圖片,嬰兒吮吸著垃圾食品圖案的母親的乳房,畫面簡單卻震撼人心。上面寫著:“Your child is what you eat.”這就是在告訴大人們,你吃的就是寶寶吃的。
我們這一代或是上一代營造的惡劣的食物天地,將會使我們甚至還有我們的子孫后代帶來一個比他們父輩還要短的生命周期。
越來越糟糕的健康數據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一生都恐懼死亡、謀殺、兇殺,然而人口的大多數死因:兇殺卻是位于最下端。占比重最大的是健康問題,是由于各種不健康飲食帶來的心腦疾病。任何一位醫生都會告訴你,與飲食有關的疾病才是人類最大的殺手!
看看我們當代大學生的飲食現狀吧!零食已經不再是兒童的專利,由于營養知識的了解和重視不夠,大學生們偏愛油炸類食品,長期食糖,偏食挑食,喜歡冷飲。一項調查顯示,我國高校男女大學生糖攝入量普遍大大超過標準供給量。此外,大學生還經常以喝飲料代替牛奶和水果,經常暴飲暴食,等等。
作為當代大學生,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要我們必須有健康的體魄,具備熱血青年的朝氣蓬勃,才能成為國家棟梁,那么,關注自我,關注健康就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所遵守的吉師六律就是這樣的隱喻,珍愛生命,健康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有一天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完全健康的飲食環境。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控制自己,避免垃圾食品,做一個身體健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教師點評:孫欣欣
健康的生活與健康飲食密不可分。本文引用的文獻資料很有說服力:培蓮凈樂有一本書,名字叫《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作者從健康的角度解讀飲食與健康、與性格、與心靈的關系。
面對垃圾食品充斥著校園的現狀,演講者在文章中思考了當代大學生們為何離不開垃圾食品。探究垃圾食品的“誘人之處”。并通過多次列舉生活中常見的不健康飲食的方式,從科學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什么是垃圾食品,及垃圾食品的危害之處。又通過明確垃圾食品為健康帶來的多種威脅,引導人們在關注社會食品安全熱點的同時,也要有食品安全意識,關注自己生活中的一日三餐。
演講者倡導更加健康的飲食方式,倡導當代的大學生們要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因為只有先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肩負起時代的使命,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有條件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教師簡介:孫欣欣,碩士,講師。
上一篇:做90后特色教師,我們是認真的
下一篇:關于手機的那點兒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