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的兩根蠟燭
自己總是不開心的根源,就在于常常對周圍的人和事失望,對身邊的友好視而不見。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身邊缺少友好,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忽視。哈佛人幾乎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并以此提醒自己:要學會對身邊的友好保持敏感,做一個溫暖的人。
有一個叫詹妮的人,曾是一個忽視友好的人。她已過中年,是個工程師,在生活中屢屢受挫,事業上一無所成。壓抑的她常常無端地發脾氣,抱怨別人欺騙了她。終于有一天,她對丈夫說:“這個城市令我失望,我想離開這里,換個地方。”無論朋友們如何勸說,都無法改變她的決定。
于是她和丈夫來到了另外一個城市,搬進了新居。這是一幢普通的公寓樓,和她原來居住的地方幾乎沒有什么差別。詹妮忙于工作,早出晚歸,對周圍的鄰居未曾在意。她想要這樣單純、安靜的生活,但又害怕單調、無聊。她不想敲開那些陌生人的門,正如陌生人也不曾敲開她的門。詹妮還是發脾氣,不住地抱怨,生活似乎并沒有什么變化。
一個周末的晚上,詹妮和丈夫正在整理房間,突然,停電了,屋子里一片漆黑。詹妮很后悔來的時候沒有把蠟燭帶上,只好無奈地坐在地板上抱怨起來。
門口突然傳來輕輕的、略為遲疑的敲門聲,打破了黑夜的寂靜。
“誰呀?”詹妮在這個城市并沒有熟人,也不愿意在周末被人打擾。她很不情愿地起身,費力地摸到門口,極不耐煩地開了門。
“你有蠟燭嗎?”敲門的是一個小女孩。
“沒有!”詹妮氣不打一處來,“嘭!”的一聲把門關上了。“真是麻煩!”詹妮對丈夫抱怨道,“討厭的鄰居,我們剛剛搬來就來借東西,這么下去怎么得了!”
就在詹妮滿腹牢騷的時候,門口又傳來了敲門聲。
打開門,門口站著的依然是那個小女孩,只是手里多了兩根蠟燭,紅彤彤的,就像小女孩漲紅的臉,格外顯眼。她滿面笑容,聲音甜甜的:“奶奶說,樓下來了新鄰居,可能沒有帶蠟燭來,要我拿兩根給你們!”
詹妮頓時愣住了,她被眼前發生的一幕驚呆了,好不容易才緩過神來:“謝謝你和你奶奶,上帝保佑你們!”
在那一瞬間,詹妮猛然意識到,自己總是不開心的根源,就在于常常對周圍的人和事失望,對身邊的友好視而不見。
屋子亮了,心也亮了。
心靈感悟
點燃心燭,方能照亮世界。冷漠和刻薄會令我們限于孤獨寂寞之中,而熱情和真誠卻能帶給我們溫暖和感動。用正面的情感去對待人生,哪里都會是快樂和幸福的樂園。
人生忠告
孩子,做一個真誠而熱情的人,對他人友好,對生活的美好保持敏感,不要讓壞情緒控制自己的心。要知道點亮心燭,照亮的不僅僅是你的世界,還有他人的世界。
上一篇:跨越沙漠的小河
下一篇:門捷列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