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著送禮,劃得來再送
現實生活中,送禮有兩種,即大送與小送,萬不得已,沒有人愿意為別人送上一份大禮。所以,每個人在送禮前,都或多或少會有所掂量——什么樣的禮送給什么樣的人,辦什么樣的事需要什么樣的禮。如果送禮前不掂量,禮不但會送不到位,而且也送不到對方的心坎里。
但是要注意一點,掂量可不是斤斤計較,否則,那還不如不送。比如,求人家為你托關系,跑銷路,如果只是買瓶酒,送盒煙,那不是寒磣自己嗎?但是,也不要凡事都抱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心理”,以“禮”服人,要知道,一旦你的這種做法被一些“財迷”識破,那么這個“洞”將會越填越大。
所以,掂量著送,要使自己心中有桿秤,劃不來的堅決不送。那么什么是“劃得來”的呢?這就需要你像一個生意人經營小買賣一樣,把禮視為投資,分三個階段評估你的“收益率”。
1.針對關鍵人物下工夫,以求最大回報
常言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求人的時候,要想辦成事或盡快辦成事,就要針對關鍵人物下工夫,只有突破關鍵人物這道關卡,謀求關鍵人物的贊同和協助,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勢如破竹。
關鍵人物,不一定就是臺面上看得見的人物。正如光緒當皇帝,慈禧掌印璽,幕后人物往往才是真正的“權威人士”。有時候,即使是領導同意解決的問題,也會由于中層領導的某一環節作梗而擱置下來。負責這一環節的人,不論職位大小,也會變成解決問題所必須關注的“關鍵人物”。
有一位李先生,單位人稱他是萬事通。一次他所處的公司為了提高聲望,想舉辦一次有影響力的新聞發布會,幾十家媒體都聯系好了,但總覺得還缺少點什么。策劃人提議,如果能聘請來業內的幾位領導,那么新聞發布會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可是苦于無法與這些領導拉上關系。
關鍵時刻,李先生接下了這個任務。其實,他自己也攀附不上哪位領導,唯一的辦法就是,與領導的秘書或其他手下搭上關系。李先生經過幾日的明察暗訪,發現有一位張秘書深得領導的厚愛,一連多日的以“禮”攻關,終于與這位秘書拉上了關系,再加上公司也愿意為此投入一些資金,秘書先生總算是答應了。就這樣,李先生一連請來了幾位重量級的人物。
開會那天,幾位領導果然到場了,新聞效應當然超前的轟動,隨著公司知名度的不斷提高,李先生的聲譽也如日中天。
2.在眼前利益上送禮,以求快速回報
這就形同街頭的小商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側重于現金交易。這是大多數人習慣采用的一種送禮方式,但送得不當,很多時候會被誤認為是“臨時抱佛腳”。
王強雖然不是什么佛祖,但在當地也算得上是“土地佬放屁——一溜神氣”的人物,自然少不了一些人會巴結他,托他的關系辦點事。其實,王強只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在求人辦事方面很有一套。用他的話說就是:“只要會燒香,即使找個冷廟,豬頭一供,菩薩也總會顯靈。”
一次,一家建筑公司要修一條高速公路,這條路離村不遠,于是村長與書記都提著酒跑到王強家,并且賠著笑臉說:“王強兄弟,眼前高速公路就要修過來了,你能不能拉個關系,給咱們村也承包一段土方工程。你看,現在剛下種完,村民都閑著沒事干,從工地上承包點活兒,讓大家增加點收入。我們想了很久,村里只有你有這個本事,可以幫大家拉拉關系。”
王強很爽快地答應了,于是第二天便趕到了建筑公司,聽門衛說,這幾天找經理的人特別多,八成都是為了包工程。接著,王強很大氣地塞給門衛兩包煙,這才知道經理住在某小區。進了那個小區,他很快就找到了經理的家,開始與經理聊了起來。
拉了一會家常后,王強說:“從管理才華、工作能力方面,別人沒有辦法和您比……”經理聽得很得意。這時,王強從屋外把自己帶來的土特產送給了經理,并且表示了一下誠意,說自己有事相求,希望經理能把拉土方的工程往外承包一點,并且愿意以低于其他承包商的價格承包。經理心想:“這也算是粗活,不會影響工程質量,于是就答應先給他一公里的土方工程。”
3.在長遠利益上送禮,以求持續回報
在長遠利益上,送大禮更要劃得來。說白了,與其說這是送禮,不如說這是投資,所以一些擁有經濟頭腦的人往往看得比別人遠,更善于為長遠的人情與利益做投資。
有一家私營企業,主要經營機電產品。一年,由于該地區嚴重干旱,小型電機水泵成了搶手貨。該公司庫存的許多產品一夜間被搶購一空,并且還接到了許多訂單。因此總經理決定抓住這一機遇,大批量采購這種產品。
于是,他連同兩名助手連夜趕到了廠家,要求與對方簽訂訂購1000臺的合作協議,但是,對方卻以“必須現金交易”為由,不予發貨。這可急壞了總經理,好話說了一大堆,最終還是沒有征得同意。在一次吃飯的時候,這位經理得知廠長是位麻將迷,只要有陪手,玩個通宵都不成問題。于是下次見到廠長后,也說自己是一個麻將迷,并且說,這幾天無事可做,建議玩幾圈。
廠長很爽快地答應了,并且邀自己的助手上陣助興,但是他們的手氣太背,一個勁兒地為廠長點炮,廠長贏得不亦樂乎,越來越精神,直到第二天早晨四點才停止。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晚上,總經理再次邀兩位助手上陣,結果還是輸得一塌糊涂,兩場總共輸掉了兩萬多元。雖然錢輸了,但是總經理卻輸得舒心,輸得暢快。因為在兩天的“較量”中,他不僅與廠長成了要好的牌友,而且也不露痕跡地送上了大禮。等到下次總經理再與廠長商討水泵的事,廠長二話沒說,就答應先發300臺,等交來貨款,其余700臺立刻發貨。就這樣,總經理順利地把事辦妥了,用兩萬元的大禮換來了更長遠的利益。
所以,送禮也要講究策略。同樣一份禮,如果送得恰到好處、送到關鍵,便是劃得來的;如果濫送、不掂量著送,往往會花大錢辦小事,或者根本辦不成事。
上一篇:拒人拒事,要留足人情味
下一篇:擺一副不好惹的形象,免受他人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