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不是空虛與寂寞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夜晚下班回家,遠離了應酬,遠離了工作,你倒頭躺在沙發上,將雙腳任意地放在某一位置,蹺起二郎腿,沒有人會說你不禮貌不雅觀。然后,你將音響打開,放一首自己最喜歡的輕音樂,白天所有的煩惱都拋之九霄云外,沒有上司的嘮叨,沒有孩子的吵鬧,你覺得舒心極了。接下來,你開始回憶,回憶曾經逝去的一段初戀,回憶少時朋友間的嬉鬧,想到忘情之處,臉上有溫熱的液體慢慢滑下,說不清是幸福還痛苦,但明顯自己已深深陷入迷宮深處,由不得自己。徜徉在記憶的迷宮里,享受著親情、友情、愛情,正如濃煙裊裊升起。
然而,這看似簡單的快樂,又有多少城市人能懂得品味呢?
的確,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才能思考很多事情,才能不受他物的牽絆,讓自己的思想盡情遨游,在深思熟慮中獲得生命的體驗與感悟。這便是孤獨的妙處吧。
我們強調獨處的妙處,然而,獨處不是空虛與寂寞。一個人空虛,那是自己給自己的獨有空間,而一個人孤獨,那是因為身邊沒有朋友。
其實,獨處是有益健康的。一個人靜靜地待在一處,放飛盛滿夢的風箏,讓自己在孤獨中摘回一個美麗的青春,在歲月的長河浪尖上,回味著自己的往事,遐想著自己的未來,默默地守望自己那一份情懷。
夜深了,總算安靜下來,看著熟睡的孩子和老公,我端起一杯冰檸檬茶,打開電腦,忙了一天,終于可以找找自己的娛樂。
我習慣先看自己的微博,今天,不知道朋友、同事發生了什么樣的事,看完微博后就一目了然了,看來,微博已經成了現代人互動和聯系的一個重要平臺,我們也已經習慣在這里互相問候、談論自己的家庭瑣事。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累,尤其是白天繁重的工作壓力和孩子的吵鬧聲,我就覺得結婚對于我來說就是個錯誤,但只要看到熟睡的家人,我的心又多了一份安寧。
其實我是愛好文字的,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喜歡寫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只要一下筆,心中所有的郁悶情緒都不見了,老公也曾說我的文筆不錯,問我要不要寫本書。其實,我覺得,文字只是記錄心情而已。
對于生活,我總是抱著知足的心態。太多的幻想都不切合實際,過好當下的生活最要緊。所以,無論是微薄的薪水,還是全家五口人擠在80平的房子里,我都覺得無所謂,我更不會去羨慕他人的大房子、他人的社會地位等。朋友都說,我這人看得透徹,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都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好好想想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也許我們都能得到答案,也就沒有了那些浮躁之氣。
其實孤獨也是美麗的,孤獨的是影,實在的是心,孤獨的人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如果一個人興趣無比的廣泛而又濃烈,又有無比旺盛的精力,那么,你就不必去考慮你已經活了多少年這種純數字的統計學,更不需要去考慮你那不是很久的未來。
很多時候,人生并不如意,甚至還有失敗、失望、挫折,在歲月長河中,又有多少人是事事順心的呢?生活坎坷,歲月蹉跎,在歲月的長河浪尖上,學會享受獨處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
的確,孤獨常使我們陷入一種冥想的狀態。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個人在森林里迷路了,他又餓又累,然后就倒在一棵大樹下,這個時候,他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場景:面包和牛奶。他以為真的有牛奶和面包,靠著腦海中的景象,他終于成功走出森林。
可見,如果一個人能專注手頭事、認真努力的話,就不會感到空虛和寂寞。例如,農夫一心要把麥子割完、學生一心要讀完一本書,他們都是不孤獨的,只有無所事事的人,才會覺得內心空虛、寂寞,需要與人為伴。
“孤獨和寂寞是一種遠離人間的美麗。”這樣說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人不能過分地沉湎于對往事的回憶。人不能僅僅生活在回憶中,要把心放到未來,放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上來,這樣,你的生活就會永遠有追求、有理想、有興趣。
我們常常會感到空虛和寂寞,因為知己難逢。那么,不得不獨處的時候,你是覺得享受,還是覺得孤獨呢?你是一個人獨自享受輕柔的音樂,或者喝喝茶、看看書呢?還是趕緊打電話給朋友、同事,或者去酒吧、廣場這些人群聚集的地方尋求一種心靈的慰藉呢?你認為自己是個耐得住寂寞的人嗎?一個人的時候,你是自怨自艾還是選擇像太陽一樣把孤獨射在自己生命的光輝里,充實自己、反省自己呢?
上一篇:愛搗蛋的孩子,精力充沛
下一篇:獨處時培養一些高雅的情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