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短兵相接的人際關系中,你要“鈍感”一點
脾氣特別溫和的周軍,今年42歲,在公司中層的崗位上已經5年了。正好公司高層有一個空缺,眼看著就可能輪到自己“上臺階”,所以他工作更加勤奮,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同事們也經常開玩笑說,周處長該請客了,當了領導,別忘了我們,等等。聽完類似的話,他臉上雖然表現得嚴肅,可是心里確實是美滋滋的,真的認為自己上了臺階。
最近,公司的其他部門接連出了很多問題,領導召集全體人員開會。會上,領導非常嚴肅地說:“最近我們單位的一些人,工作責任心差,不務正業,一天也不知道想什么,只想著自己的前程,造成了很多失誤,給單位的形象抹了黑!”
會議結束后,周軍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心事重重,臉色難看,沒有了笑容,同事打招呼也不怎么搭理,低頭趕緊回家。到家后也沒有好臉色,坐在沙發上抽悶煙,仰頭看著天花板,呆呆地發愣。妻子把飯做好喊他吃,他隨便吃了幾口,就以工作太累、不舒服為由,先睡覺去了。
第二天上班后,他顯得特別不自在,辦事縮手縮腳,不敢直對領導的目光;工作中的一點小事,本來自己可以決定,他也要請示領導;在辦公室說話也低聲低語,沒有了往日的玩笑話,讓同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就連上衛生間方便,也是快去快回,不敢耽誤時間。
漸漸地,愛人、同事都覺得他有些不可理喻,而他自己也很痛苦。他知道自己很愛妻子,也不想在工作上出問題,卻總是忍不住懷疑別人。為此他的壓力很大,不知道如何是好。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群中有20%是屬于高敏感群體,他們有天賦、感覺敏銳、多慮、過于認真、過度自省、內向、好面子、緊張、舉輕若重、患得患失。這些性格特點使他們的工作容易陷入困境。因為這些敏銳的感覺會變成對環境的過敏,仿佛心靈不停地接收信息,產生過度的聯想,從而一刻也得不到休息。
這種對環境的過度敏感,對我們的身心產生過度的驅動,導致緊張的感覺,最后耗盡我們的能量,使我們無法繼續生活和工作,抑郁也可能隨之而生,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
高敏感群體是由過度敏感產生緊張,是“關心的事情太多了”。非高敏感者只需要走2步的事情,高敏感群體多走了5步,不僅過分操勞,導致筋疲力盡,而且在情感上體驗到的快樂、憤怒或抑郁都比別人更強烈,保持的時間也更長。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身心產生壓力,就是緊張。
早年經歷過挫折的高敏感群體,更容易在工作中體驗到更長時間的痛苦疲憊。在工作中所體驗到的自責、恐懼、自卑、自我懷疑、無助感,往往是來自兒時的挫折記憶。這些問題一直到成人并未得到解決,現在正阻礙個人的發展。而且其緊張還會嚴重影響他人,例如反復抱怨和訴苦、不安、過度解釋、消極悲觀、患得患失、情緒不穩、缺乏計劃、容易產生熱情也容易失去激情、容易相信他人也容易懷疑,容易自信滿滿也容易自卑。與這樣的人一起工作,別人也更容易感到緊張和痛苦。
那么,如果你是一個高敏感群體,該如何戰勝這種性格上的缺陷呢?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接受自己的敏感性,勞逸結合,多做戶外運動
了解自己的敏感特性,把它只用于工作中的創造性,但是要限制地運用于人際關系。如果想保持激情和熱情,不受人際矛盾的紛擾,需要將工作和休息合理安排好,因為持續工作會使自己陷入緊張狀態難以自拔。戶外運動能使人際關系變得輕松而不過敏。要認識到,敏感的思維是一回事,行動上則應該為所當為,而不是為所欲為。
了解自己有多大能力,容忍自己的挫折和失敗,學會放下
工作需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了解自己的能力極限。在工作順利的時候,不要認為自己是萬能的,承擔過多的任務和責任;在工作不順的時候,要學會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求助于他人,獲得各方面的支持;要學會在自己的極限到來之前停止工作。要知道,所有的枯竭都是暫時的,激情和才能是可以恢復的。
取得成績犒勞自己,讓成就感代替自責和沮喪
高敏感群體容易有貶低自己成就的傾向,不容易知足常樂。應該為自己取得的哪怕是再小的成功而高興和滿足,獎勵自己休息或娛樂一下,然后在這個成就感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努力。如果總是因為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過度鞭策自己,就會不喜歡現在的自己。不要用期望來要求今天的自己,看到進步的自己才能高興地努力,這是給自己心靈加油的方式。
遇到自己不高興的事,要學會直接表達,明白自己的界限
高敏感群體很容易小心翼翼地與人相處,怕得罪人,結果承擔了過多的責任,委屈了自己,最后導致精神上的精疲力竭。因為我們的敏感使我們對別人的意思過度理解,其實事情沒那么復雜。坦誠溝通是最好的橋梁。學會說“不”,不僅不會得罪人,還能使人了解你的界限。
過來人的點撥
“敏感”是個優點,但是如果過度,就成了缺點。在職場中,一定程度的鈍感是需要的,這樣你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上一篇:在工作中做個有心人
下一篇:害怕老板,說明你還不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