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一份職業,而非一份工作
職業跟工作是兩回事。職業是長線的、發展的、逐步上升的;工作更多是暫時的,是謀生的手段。職業和工作又是結合的。把工作當職業的人,中年后往往是業內的精英,是管理層,甚至是老板;把工作純粹當工作的人會一輩子陷入“工作→生存→工作……”的怪圈,薪水低,生活質量也低。要走出這個怪圈,就得先給自己選定一個職業。
同樣在公司里工作,有的人懶洋洋的,有的人卻很努力。那些努力的人為什么努力?是因為勤勞嗎?是為了自己的飯碗嗎?是喜歡被老板剝削嗎?不,真正努力的人都是為自己做事——他們有更高的需求:把這份工作當作長線發展的“職業”來做。
什么是職業?相信已經工作了很多年的人和那些天天在職場打拼的人也不見得能回答好這個問題。如果你大學剛畢業時是福特公司的一名推銷員,一年后變成了殼牌石油的服務代表,突然有一天,你又成了一名小學教師,然后你又做了會計,直到有一天又成了報紙的評論員……雖然你的職場經驗很豐富,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并不是一種職業,你只是在不停地換工作、換行業。
但是,如果你這樣做:
會計助理→低級會計→會計→主任會計→財務總監→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
恭喜你,這才稱得上是職業。它應該是沿著一條既定的路線、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建立起來的,而不是你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隨心所欲地更換工作。頻繁更換工作的結果是豐富了你的人生經驗,但它不是你的職業。
阿爾弗拉德·福勒生長在加拿大新斯科夏半島的農場,由于沒有突出的技術專長,他找了好幾種工作都保不住,工作的頭兩年就被解雇了3次。后來,當他從事第四種職業——推銷刷子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最適合做這項工作,并且愛上了這種職業。因為當他從事這項工作的時候他異常興奮、屢受鼓勵,他相信自己一定會把這項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這項最美好的銷售事業中去。
他非常了不起,逐漸成了一個成功的銷售員。當他不斷地在成功之路上前進的時候,他又立下了下一個目標:創辦自己的公司。他擅長經營銷售,因此這個目標非常適合他的個性。從此,他不再為別人銷售刷子,而是自己晚上進行刷子的制造和生產,第二天拿出去推銷。他覺得銷售自己生產的產品要比推銷別人的東西更令他興奮。他的刷子的銷售額開始不斷上升,資產也慢慢多起來。他干脆租下一塊空地,雇了一名幫工,為他制作刷子,而他自己則集中精力推銷產品。最后,福勒的事業越做越大,成為擁有幾千名銷售人員、年收入數百萬美元的“福勒制刷公司”。
也許人生的最大快樂就在于有目的地、朝氣蓬勃地工作。一個人的信心、活力和其他種種優良品質都依賴于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你會得到“忘我”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因循茍且者永遠享受不到的。
思路突破
做職業生涯的主人而非奴隸
有質量的生活需要3個籃子:第一個裝的是生活必備金,第二個裝的是生活保險金,第三個裝的是生活暢想金。要想把這3個籃子都裝滿,一個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因為,做到了才有資格得到。然而,有許多人也不比別人努力得少,可就是只得到了第一個或前兩個,這是什么原因呢?我認為這與他們的選擇和做法有關。
選定你的職業發展路線
職業生涯的設計,不僅能幫助個人實現目標,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真正了解自己,從而設計出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在激烈競爭的時代,只有掌握個人的競爭優勢,才能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發揮個人的潛能,實現預定的人生目標。
然而,對于那些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面對著復雜多變的職場風云,他們似乎有些無所適從。其實,要想擺脫這種狀況,只需要按照既定的人生目標,找出最準確的職場定位,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于職業定位,有專家認為可以分為以下5類:
第一類,技術型定位。這類人多出于個性與愛好的考慮,并不想從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處的專業技術領域發展。
第二類,管理型定位。這類人很想去做管理人員,同時,經驗也讓他們知道,自己有能力達到高層領導職位。
第三類,創造型定位。這類人需要完全屬于自己的東西,如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產品或工藝、自己的公司、能反映個人成就的私人財產等。
第四類,自由獨立型定位。這類人更喜歡一個人做事,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樣彼此依賴。但是他們不同于那些簡單技術型定位的人,他們不愿意在組織中發展,而寧愿做咨詢人員或獨立從業或與他人合伙開業。
第五類,安全型定位。這類人最關心的是職業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他們會為了穩定的工作、可觀的收入、優越的福利待遇等付出不懈的努力。
新生活從選定方向開始。我們的職業生涯有了方向就可以避開職場的暗礁長驅直入。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就差這一點。
另外,一個人要做到職業發展路線準確,還必須考慮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擇己所愛,先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和崗位。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不斷地獲得成功。
為老板工作的同時為自己打工
李強是一個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不甘心一輩子給別人打下手,無時無刻不在尋找發展的機會。后來,幾經波折,他來到某城建公司所屬的一個建筑工地打工。從進入建筑工地那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建筑工人。當其他人抱怨工作苦、薪水低的時候,他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并自學建筑知識。
晚上吃過晚飯,工友們往往扎在一起閑聊天或打撲克,只有李強躲在角落里讀書。有一天,公司的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視察工人宿舍時,經理看見了他手中的書,又翻了翻他的筆記,什么也沒說就走了。
第二天,經理把李強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干什么?”他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想我們工地并不缺少工人,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是不是?”經理點了點頭。
不久,李強就被破格升任為技師。那些打工者中也有人諷刺挖苦他。但是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公司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我們只能從工作業績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的工作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我只有把自己當作公司的主人,才能獲得自身發展的機遇?!?/p>
正是抱定了這樣的信念,他才努力工作,刻苦鉆研,并系統掌握了建筑技術知識。就這樣,李強一步一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
李強的成功完全靠他自己的努力。他從加入公司的那一天起,就能夠胸懷大志向,能夠為自己的目標做準備,能夠去努力奮斗,反過來公司就成為他實現自己奮斗目標的平臺和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正是由于有這種目標加勤奮,他不僅做了建筑公司的高工,還在建筑公司完成了一個大型建筑項目。他超人的工作熱情和管理才能又被城建公司的總經理發現??偨浝砹⒓醋尷顝娮隽俗约旱母笔?,主管全公司事務。由于他的積極努力和工作熱情,加上他日漸成熟的管理藝術,30歲那年,他被任命為城建公司副總經理。
李強成功的人生經歷說明:不僅僅是為公司工作,更是為自己的未來工作,這是一個優秀員工時刻要牢記的。只要你以公司的主人翁心態去對待工作,把公司當作是自己實現抱負的平臺,那么你就已經是公司的老板。因為你已經和公司融為一體了,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不會白費。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你的工作不是為別人,更不是為薪水,而是為自己!
點亮思維
世間男女誰不想成就自己的事業?職場是另一個家,雖然不用我們去費力裝修,但有一點必須知道,那就是:你對它有多好,它才會對你有多好。僅為了一日三餐工作的人既沒出息,又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只有把工作納入職業規劃,人生才會更有成就,并且實現長線收益。
上一篇:習以為常,喜悅遞減:當心適應性效應
下一篇:從困難中看到機會,而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