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制造機遇
歐陽蘭大學畢業后,到一家銷售公司做推銷員。近來,公司里新進了一大批梳子,可是銷售量卻不太樂觀。因此,她總是茶不思飯不想的,一心想怎樣才能把這批貨盡快推銷出去。
后來,一個念頭突然涌入她的腦海里:為什么不能把梳子賣給和尚呢?原來,她的這家公司距離一個久負盛名的深山寶剎比較近,那里的朝圣者絡繹不絕。她可以在那里找到突破口。經過深思,拿定主意的歐陽蘭決定第二天就前往寶剎拜訪那里的住持。
她對住持說:“凡是來朝拜進香者都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遠道而來的,寶剎應該有所回贈以示紀念。這樣不僅能保其平安,還能鼓勵其多做善事。我這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刻上‘積善梳’三字,就是饋贈佳品了。”
住持聽后,心中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梳子,還邀請歐陽蘭小住幾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贈送“積善梳”的儀式。得到“積善梳”的人們都很高興。于是,一傳十,十傳百,朝圣者越來越多,寶剎的香火也越來越旺了。住持希望歐陽蘭能再多賣給他一些不同檔次的梳子,以便回贈給各種類型的朝圣者。
就這樣,歐陽蘭在看來最沒有梳子市場的地方,開發了非常有潛力的市場。理所當然,歐陽蘭也得到了升職和加薪。
由此可見,創新意味著機會。歐陽蘭正是想到不走尋常路,才使幾乎滯消的梳子得以大賣。在職場中,我們也需要這種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無形卻又擁有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通過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改善或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更大的業績。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創新能力,便不會有人類今天的文明,我們可能還會同猩猩一樣,仍舊過著鉆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愛因斯坦、愛迪生沒有創新能力,他們就不可能做出變革世界的不菲成就。如果一個人不具備創新能力,就只能庸庸碌碌地過一生。然而很多人意識不到這點,他們在工作中不想動腦,不愿思考,每天機械地工作,只是為了完成老板交給的任務。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在這樣的狀態中工作,那將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工作中獲得機遇,脫穎而出,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制造機會,才能不斷取得進步,獲得事業上的發展。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問題,運用創新思維思考問題,進而才能解決問題。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用“不創新,即死亡”這句話來闡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是個人發展的最好途徑,我們要勇于創新為自己在職業發展上謀取更大的空間。既然創新精神如此重要,我們該怎么做呢?以下四點可供大家借鑒。
切勿拘泥于以往的經驗
在工作中,切忌拘泥于以往的經驗,因循守舊。不要說前人這么做,我也這么做。要知道,前人的做法也是在創新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另外,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以往的經驗很可能已經過時,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時地做出正確的決定。
與時俱進,保持知識更新
保持知識更新與補充,創新離不開現實,現實是在不斷變化的,及時地知識更新會使知識庫跟隨知識的發展而得到擴充,為創新思維、創新行為的產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有些問題,站在原來的角度,有可能得不到解決。那么,這時,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就會豁然開朗。
要敢于大膽假設
客觀條件都是經常變化的。在工作中,要敢于假設:當某一條件發生變化后,事情將會朝著什么趨勢發展,如果這樣該怎么解決……從而產生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創新是一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無形卻又擁有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通過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改善或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更大的業績。
上一篇:關心公司的前途就是關心自己的命運
下一篇:創新就是主動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