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公司的前途就是關心自己的命運
當一名員工進入一家公司后,就應該有和公司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心態。因為個人和集體是永遠相互依存的,公司的成長就是自己的成長,而關心公司的前途命運自然就是關心自己的命運。那么,如何做一名老板眼里有前途的員工,進而獲得老板的提拔和加薪呢?那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了公司的前途而出謀獻策,為了公司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林正強在深圳一家電器公司擔任工程師,平時主要負責研發設計工作。
有一次,他去超市購物,遠遠看見電器專柜旁有一名顧客與售貨員爭吵,走近之后才發現,這名顧客正在抱怨他的空調才剛買一周就出現質量問題,顧客要求立即更換,而售貨員卻稱同一品牌型號的產品沒有現貨,要與廠家聯系,最少也要等四天。顧客不同意,要求第二天必須更換。于是兩人相持不下。
從顧客的投訴中,林正強發現出故障的空調正是自己公司生產的。雖然身為公司的員工,但林正強并不負責銷售工作,況且他當時還有其他的事,因此大可以對此不管不問。但他看顧客說得越來越起興,甚至引來一些人圍觀,為了避免影響公司產品的聲譽,他就走上前去向顧客介紹說自己就是這家空調公司的員工,為此代表公司向對方道歉,并表示將在24小時內解決所有問題。在林正強真誠言語的打動下,那位情緒激動的顧客恢復了平靜并接受了建議。隨后,林正強問清楚了對方的電話和住址,隨即返回公司,打電話給業務部的同事,請求他們幫助那位顧客更換空調。
那位顧客回到家時,發現送貨員早已在家門口等他了,顧客不得不欽佩這家空調公司的辦事效率。第二天,林正強還親自登門拜訪,以確定對方對一切都滿意。由于及時發現并解決了問題,為公司避免了一場危機,林正強受到老板的高度評價。
可以看出,面對顧客的投訴,林正強沒有因為自己不是銷售人員而袖手旁觀,而是秉著公司主人翁的心態,從老板的角度出發,積極處理事件,化解危機,體現了對公司高度負責的精神。
現實中,有些人不關心公司,認為只有那些傻瓜才會關心公司是否順利發展,他們認為公司不是自己的,自己是為了老板工作,而不是為自己,自己只是老板的賺錢機器而已,那么公司的盈利和虧負都是和自己無關的。這些人往往沒有長遠的目光,認為公司發展的好壞只和老板個人有關,而自己作為一名員工是沒有必要也沒有義務去關心公司的發展的。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自然不會積極主動地工作,而是常常消極怠工,在工作中缺乏責任心。
一名不關心公司命運、認為公司的發展和自己無關的員工無法得到真正的發展,并且對自己的工作也百害而無一利,因此,這樣的人無論換多少工作單位、到過多么知名的企業任職,也終是成績平平,因為他們愚蠢地總是把自己當成公司的局外人。
優秀的員工是不會有“我不過是在為老板打工”這種想法的,他們把工作看成一個實現自我的平臺,不僅僅是為了得到養家糊口的工資,而是已經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發展融為一體。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和老板的關系更像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而不僅僅是一種上下級的關系。對于優秀的員工來說,無論他們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他們已經是公司的“老板”了,他們是在為自己打工。
社會學家認為,公司和員工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關系,公司通過為員工提供工作解決員工的生存問題,員工到公司工作給公司帶來利潤。所以,一名不懂得和公司共同成長的員工遲早會被激烈的社會競爭所淘汰,而一名關心公司前途的員工才會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而成長。
對一家公司來說,員工的成長是公司成長的前提,而公司的成長也必將帶動員工的成長。作為一名員工,若想讓自己成長得更迅速,就必須和自己的公司共同成長,甚至主動承擔推動公司成長的重任,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并在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對一家公司來說,員工的成長是公司成長的前提,而公司的成長也必將帶動員工的成長。作為一名員工,若想讓自己成長得更迅速,就必須和自己的公司共同成長,甚至主動承擔推動公司成長的重任,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并在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上一篇:先投入戰斗,然后再見分曉
下一篇:創新制造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