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之外還有約定俗成的規則
商場猶如戰場,到處都充滿著激烈的政治斗爭。與常規的制度條款相比,這些潛在規則就顯得更加重要。因為規章制度有跡可循,白紙黑字落于實處。而這些潛在規則,則相對比較私密,需要你細心觀察才能發現。所以,千萬不要忽視它們,有時正是這些潛在規則影響著你的前途發展。
學會尊重你的“衣食父母”
現代企業的經營模式向來是以維護股東利益為最高原則。但通常股東的利益只能靠公司管理層才得以具體實施。也就是說,總經理或者董事長的意見代表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走向。所以,在為公司創造利益的同時,一定要以他們的意見為先。無論你有怎樣的才能或出于其他的考慮,都不能與領導班底的意見相左。或許,你的一些方案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確實有著極大的好處。但你要知道公司并不是你個人的,老板才是公司的負責代表。你的薪水都是來源于你的能力和老板對你的認可,拿什么去與對方進行談判。一定要擺好自己的位置,初到公司,也不可能以你個人的意見為宗旨。所以,步入職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尊重自己的“衣食父母”,學會聽從老板的安排,才是為人處世的關鍵之道。
大多數老板更側重于守成
與開疆辟土而言,大多數老板更喜歡保持現有狀態。誰都想去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高投入就意味著高風險,大刀闊斧的業務革新,有時并不能帶來可觀的收益。比如項目的核心人員變動、開發過程中的技術瓶頸或預算超支等問題,都是很有可能出現問題。正是這些不可估算的風險因素,使很多經營者收斂了擴張的腳步。因為一旦高投入的業務革新無效,那么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可能導致公司整個的運轉不利。甚者能夠使公司宣布破產。所以,對于大多數領導而言,他們更希望能夠平穩地坐在自己的崗位上。哪怕少賺一些,也不能使自己的領導地位受到動搖。
當然,除去這些原因外,領導者還會考慮到一些人際立場的因素。如革新計劃被他人所利用,成為他人打擊自己派系的借口等。在公司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上位者總有著自己的顧慮。為了使自己的地位不受到外來的威脅,他們通常會消除一切潛在因素。當然,更不會給他人機會來借機打壓自己。這也是很多革新計劃,受阻的關鍵所在。
老板的性別有時很關鍵
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員工認為男性老板比女性老板更容易相處。尤其對女性職員而言,其優勢尤為突出。因為大部分男性領導者,在面對女性職員時,存在一種先天的優越性。也許是基于對弱者的同情心理,他們并不會認為女性職員有過多的野心,相反有時還會予以適當的照顧。而這種情況在女性老板的身上,可能情況有變。因為,同樣身為女性,很多管理者并不是很欣賞一些女性員工的柔弱表現。相對而言她們對于同性的要求有時會更為嚴格。而且,女性領導大多不會輕易相信別人,即使有時你覺得老板對自己欣賞,但最終的結果也很有可能是一切成空。再有,對于大部分男性職員而言,與男性老板的相處要更輕松容易。他們通常會按照正常的規章制度去要求自己的員工,私下里的交際應酬,也相對比較方便。但如果是面對女性領導,有時就容易產生一些不便。像與領導間的距離把握,不管離得過近或過遠,因為性別上的關系,都容易給自己帶來諸多的不便,所以,在與女性領導交際相處之時,要特別的小心注意。
有時上級看重的并非能力
通常而言,老板更青睞那些忠誠度較高的員工。如果一個技術型人才只是專業水平較高,而對老板的忠誠度一般。那么,無論他有怎樣的才華,都很難得到晉升的機會。任何老板都不愿為他人做嫁衣,去培養一個忠誠度不高的核心人員去背叛自己。在他們看來,即使能力相對差一些,但只要忠誠于自己,也是能夠慢慢培養的。所以,千萬不要恃才傲物,認為除了自己沒人能夠勝任該職務。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即使沒有你,其他人也能將工作做好。不論離開誰,公司都會正常運營。老板也絕對不會因為你一個人,去改變自己的初衷。
所以,對待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謹慎低調,盡可能讓老板知道你的忠誠。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一定要學會遮掩自己的鋒芒,對于能力過強的人,老板大多會心存顧忌。也許,今天他需要你的能力,但誰知明天會不會被他人所替代。所以,一定要低調行事,只要保持能力,并適時地向老板展現自己的忠誠,相信一定能很快獲得領導的賞識,這也是職場晉升的最佳途徑。
職場中,你該對誰去負責
作為一名普通的職員,你要清楚知道自己要對誰負責。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想辦法給他留下良好的印象,從而爭取升職加薪的機會。這里要說明的是,你所要負責的人應該是能夠決定你職務與薪水的人,并不只是單純地在工作上對某個人負責。如果你的直屬上司是決定你職場命運的人,那相對要簡單得多。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向他展示你的忠誠及業務能力。如果你的上司不能決定你的職場命運,那么你就應該去確定誰才是掌控你升職加薪的關鍵人物。
這里要說明的是,所謂的良好印象并非只是一味地加班苦干。而是要在適當的機會,讓他了解發現你的優點,最好能夠讓他記住你。不管這個人的風評或能力有多么不盡如人意,你只要做你應做的可以了。雖然,可能會被他人認為投機,但這確實是職場上最直接有效的升職方式。
為什么得不到晉升的機會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當自己的職位晉升到某一階段時,就很難再次晉升。雖然,在公司的表現一貫良好,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也十分注意,可是老板就是不給自己再次晉升的機會。相信不少職場人士都曾遇到過這樣的處境。可到底是因為什么,是不是老板忽略了自己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進行權力制衡。
對于普通員工而言,老板的權術之道運用得十分高明。為了更好地帶動公司經濟效益的發展,老板對于員工間的提升通常非常謹慎。也許,你是非常優秀。但是,除了你之外,其他的員工也很能干。如果,在眾人間直接做出某一個選擇。很有可能打消一方的工作積極性。而另外得到晉升的一方,是否能夠像過去一樣盡職的工作,也無法得到明確的保證。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雙方通過競爭,來換取晉升的機會。這樣,一來可以讓大家知道這個崗位的珍貴性,即使你不做,還有其他人能夠勝任。使員工在晉升之后,依舊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二來則可以通過有效的競爭促進公司的辦公效率。這樣一舉雙得的事情,對于公司而言怎樣都是有利的。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繼續保持自己的工作狀態,也許哪一天老板的測試結束了,升職的機會自然會落到你的頭上。千萬不要著急,只要做你應做的就可以了。
做百件小事也比不上做一件大事
對于公司的發展而言,即使你做一百件日常的小事,都未必能比得上一件有影響力的大事,因為大事更能為自己的整體形象加分。雖然同屬于為公司服務,但一些日常的瑣碎小事,比如打字、復印、遞送文件等,通常無法突顯你個人的能力才能,當然,一些特定的時刻除外。在大多數的時間里,這些事情是誰都可以做的。并不是說這些事沒有做的必要,但是僅憑這些事是很難得到晉升的機會。若想使他人對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須要做一些有影響力,可以牽動很多人員的大事情,才能使自己在眾人間得以突出并有機會受到重用。
所以,聰明的員工應該清楚知道自己應該做哪些事情。不要只是一味地埋頭苦干,那些信奉實干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果因為苦干而得不到升遷的機會,只能說你將時間精力用錯了方向,做了許多的無用功,怪不了別人。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辛勤工作卻得不到老板的賞識。若想取得更大的發展,你必須要專注于做那些更有影響力的事情。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
學會對你的上級說真話
很多人誤以為老板喜歡那些善于鉆營的人,這是一個誤區。當一個人身處管理領導層位置的時候,身邊會有很多阿諛奉承的人。像這些居高位的人,見識過各類的人群,他們知道這些人之所以不停贊揚自己,不過是想從自己的身邊多得一些好處而已,又怎會真心的去對待他們。
所以,辦公室里那些天天鉆研老板喜好的員工,不一定能得到老板的青睞賞識。相反,一些說真話的人,有時更能引起老板的興趣。因為,在他們的身邊很少有人能夠說出內心的真實感受。雖然,大多數老板都喜歡別人的恭維,但是真正能將恭維說得真摯可信,說話力度嚴謹到位的人卻少之甚少。所以,與其一門心思鉆研那些不到位的奉承之詞,還不如說一些實話更有效果。哪怕你的實話,包含批評的成分,但只要是實話,大多會給領導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至少,他會認為你比較實在,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有時一鳥在手,更勝十鳥在林
一些直屬領導為了挽留員工或者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常會許下很多的承諾。比如年薪獎的增加或者是晉升的機會等。
這時,請一定要小心應對,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承諾。要知道,很多諾言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決定的權利,更何來兌現之說。所以,要理智地對這些承諾進行認真的分析。通過判斷我們可以得出,哪些承諾是有可能兌現的,哪些承諾只是領導用來鼓勁的策略,哪些承諾是有可能兌現但又不能完全實現。然后,你可以對自己現有的工作進行重新的審視。可以看看有無其他更好的工作機會。千萬不要盲目相信老板所許下的承諾。因為即使是真的留了下來,他還是可以隨時反悔的。所以,特別提醒在你決定辭職的時候,不要聽信那些虛無縹緲的承諾,更是應該多以自身的利益為先。在確保了薪水及其他穩定機會的同時,再決定自己的去留問題。
學會對自己的“薪水”負責
大多時候,公司為了能夠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會倡導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如果你信以為真并貫徹執行,那很有可能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要說明一下,這里并不是倡導大家不注重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既然領了公司的薪水,就要為公司所服務,這是非常合理的行為。
但是,要注意度的把握。因為,任何企業在裁員減薪之時,不會因為你對公司的“忠誠”而手下留情。一個企業的發展,更多以自身利益為先。所以,他會希望員工對企業忠誠。這樣,才有人愿意去加班、出差,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來源。
以聯想公司的解約事件為例,很多員工為聯想企業奉獻了自己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華,也曾為公司創造過輝煌的業績。可最后的結果呢?一紙合約將過去的功勞全部否決掉。在那些被裁退的員工中,有些人已年過五十,對于他們而言,今后的生活又該何去何從。這就是企業制度的冰冷所在,對于一些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的員工,即使他過去有著怎樣的業績,都只是空談,到頭來也只能是解聘。所以,提醒那些為自己的夢想不停打拼的人們,不要被企業的“忠誠論”所迷惑,我們會盡忠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要掌握好心中的天平。在為公司創造財富利益的同時,一定學會正確保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上一篇:職場-別把自己累死了,把任務細分讓不同的人完成
下一篇:職場-剩者為王——中庸者經常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