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萬事貴有責任心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是人們自覺地做好每件事情并負責到底的決心或信念。責任心是“群心”中的核心。
我們談用心,首先就是責任心。責任心轉化到行動上就是企業的事我有責任去管,有義務去做。
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我應該如何辦”,而不是“他應如何辦”;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會主動工作,而不是事事都由上司來安排;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出現問題不找借口,而是主動承擔;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除了勇于承擔應負之責以外,還能為他人承擔。責任心是我們戰勝工作中諸多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它使我們有勇氣排除萬難,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得相當出色。
松下集團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在剛剛進入電氣公司大門時還只是一個室內布線工程負責人的助手,他整天不僅要到五六個地方干活,還要推著堆滿材料的手推車跟在負責人后面跑,而且負責人與助手之間如同主仆一般的關系,使得松下幸之助承擔著給負責人打水洗手,甚至修木屐等傭人的活。
盡管工作的勞累程度絲毫不亞于水泥廠的搬運工,但是松下幸之助對此并不在意,巨大的工作熱情使他始終精神飽滿,盡職盡責。松下幸之助總是能將各項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并積極主動地尋找需要做的工作,而不是被動地等待老板去安排。強烈的工作責任心使他很快得到了提升,僅僅3個月的時間,松下幸之助就晉升為負責人,這給了松下幸之助很大的鼓舞,使他更加認真、負責地投入工作中,松下幸之助的職位一路攀升。
對于責任的意義,松下幸之助曾這樣說道:“如果你有智慧,請奉獻你的智慧;如果你沒有智慧,請奉獻你的汗水;如果兩者你都沒有,就請你離開公司?!?/p>
責任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統帥與核心。在工作中,如果你缺乏責任心,那么,你其他的能力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沒有責任心,將工作做好都難,更別說讓自己晉職了。
一位業務員給一位企業老板發送一封電子邀請函,連發幾次都被退回,向那位老板的秘書查詢時,秘書說郵箱滿了。可四天過去了,還是發不過去,再去問,那位秘書還是說郵箱是滿的!試想,不知這四天之內該有多少郵件被退回?而這眾多被退回的郵件當中誰敢說沒有重要的內容?如果那位秘書能考慮到這一點,恐怕就不會讓郵箱一直滿著。作為秘書,每日查看、清理郵箱,是最起碼的職責,而這位秘書顯然責任心不夠。
我們還經常見到這樣的員工——電話鈴聲持續地響起,他仍慢條斯理地處理自己的事,根本充耳不聞。
我們也見過這樣接待投訴的員工——一屋子人在聊天,投訴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可就是不接聽。問其原因,回答:“還沒到上班時間。”其實,離上班時間僅差一兩分鐘而已。
我們也曾聽到過有些客戶服務部門的員工講述自己“經驗之談”——“5點下班得趕緊跑,不然慢了,遇到顧客投訴電話就麻煩了,耽誤回家。即使有電話也不要輕易接,接了就很可能成了燙手的山芋?!?/p>
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反映了員工的責任心。而正是這些體現員工責任心的細小之事,關系著企業的信譽、信用、效益、發展,甚至生存。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對他的員工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責任心是一個人品格和能力的承載,是一個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素養。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有責任感。聰明、才智、學識、機緣等固然是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但缺乏了責任心,他仍是不會成功的。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應當把責任心融入自己的生活態度中,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提醒自己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上一篇:熱心——用心做事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忠心——把忠誠刻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