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久了,會忘記全然打開時的好感覺
語言是有聲的文字,文字是無聲的語言,舞蹈是流動的語言,繪畫是有色彩的語言。人作為萬物之靈長,我們獨有的魅力就是語言的魅力。萬物皆在表達,一棵樹長在那兒,它就已經完整地表達了自己——它所有的外在,就已經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它自己。但一個人站在那里,雖然有一定的肢體語言,但如果不說話別人就很難知道你的真實想法,所以,溝通力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具體表現在哪里呢?
表達關乎幸福
我們每個人都在與周圍的人建立各種關系,如親密情感關系、事業合作關系、朋友社交關系,總之人是處在各種關系中的。人在各種關系中,需要彼此知道、了解,才能合作和交流,這就需要我們把自己頭腦里隱匿的思想和內心的感受,通過表達讓對方知道。比如,我們同處在一個房間里,你覺得有點冷,這只是你的需求,為什么?因為可能別人覺得溫度剛好,甚至是有人會覺得熱。又比如,我們都坐在一個房間里開心地聊天,你有一個需求,希望能夠安靜的獨處一會兒,這個需求只是你的,因為其他人玩得正嗨,他們很喜歡這個熱鬧。所以你要知道你所有內在的精神活動,都具有兩大特質:一是孤立的,二是隱匿的。所以,如果你不說、不表達,誰會知道?
一個人如果眼睛近視,他會去給自己配近視鏡,或者是去做眼睛的矯正手術;如果一個人聽力不好,他會給自己去買助聽器;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骨質疏松了,他會給自己補鈣,然后會曬太陽;天冷了,人們會給自己添加衣服……可如果一個人不會表達,從而無法與別人建立彼此理解的通道,這又如何獲得認同和被認同呢?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紛爭、沖突、誤會都是源于不會表達所引起的,每個人大部分的痛苦、遺憾、后悔,也都是源于不會表達所導致的。
愛人之間、親子之間,彼此相親相愛毋庸置疑,但是卻有非常多的夫妻矛盾源于彼此不會好好表達,大部分親子關系不和諧也源于父母不會和孩子溝通。夫妻之間明明相愛在一起卻互相傷害,背后深層的原因是日復一日彼此溝通不暢造成的。也許夫妻之間一方付出很多,另一方也付出很多,但因為沒有好好表達,而彼此不知道對方的辛苦;也許親子之間,父母愛孩子,孩子也知道父母愛自己,但因為沒有好好表達,而沒有讓這份愛在彼此之間流動。
很多人內在都有自己的“需求”,由于不會表達,說出來的話卻成了“要求”,當我們明明是希望別人心疼苦累的自己,卻把話說成了對別人的指責與埋怨,最終來言去語的錯誤表達積攢成了家庭矛盾,又如何能幸福呢?
表達不是口才,是生活技能
提起表達,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能說會道,但是表達不是口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口才好的人妙語連珠,口若懸河,但說得再好對方又能收到多少呢?所以,口才代表會說話,但不代表會溝通,因為口才是單向的,溝通卻是雙向的。所有說出的話,如果對方沒有收到,就沒有任何意義。試想,一個母親,她能夠帶著愛去表達出對自己孩子的情感,你覺得那個需要口才的訓練嗎?我們沒有一個人說我們要做母親了、要當爸爸了、要結婚了,需要報一個口才班,才能夠進入到新的情感關系中。口才或許是一種讓你有機會在公眾面前表達的才華,可表達不是,即便是默默傾聽,這也是一種表達。
一個不會表達的人不是沒有口才,而是沒有溝通的技能,而這個技能的背后是愛與理解,是接納與包容。一個真正會表達的人,才能夠真正聽懂對方的表達。如果你從未真正地表達過自己,那你可能也體會不到對方表達自己時是怎樣一種感受,你也可能并不真正理解對方表達的是什么意思。所以,表達在我們的生命里真的太重要了,可以說重要到你把它放到怎樣一個高度都不為過。
如何真實清晰地去表達
既然我們知道了表達關乎幸福,并且是一種生活的技能,那我們又該如何實現真實、清晰地表達來達到幸福呢?
首先,表達的背后是自己所具備的能量,有能量的人口吐蓮花,既能說得舒服,也會讓對方聽著舒服。反過來,說出來的話不中聽,讓人不受用,應該是堵住了自己的能量。缺乏能量的人凡事往壞處想別人,對自己也不自信,所以往往話一出口就是借口與埋怨。
當一個人具備了能量,就學會了如何好好說話,這樣的表達具備了高情商,具備了愛與理解,同時也就具備了力量,這份力量可以連接每一種關系,是通往幸福的基礎。
我們一起帶著愛前行、為愛發聲,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舌綻金蓮,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清晰、精準、有力量地表達自己,同時也能夠精準地去和他人形成愛的連接,希望我們的生活在恰到好處的表達里更加幸福和圓滿。
上一篇:對每個人來說,被領導利用是必然的。
下一篇:將自己折疊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