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家務能加速孩子的健康成長
猶太父母經常會讓孩子從小就做一些家務活,他們認為通過讓孩子做家務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教育,這樣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會產生責任心和義務感。
讓孩子做家務,重要的不是干了多少活,而是參與的過程。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和心理分配家務。比如,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吩咐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如幫爸爸取報紙、給媽媽遞拖鞋、將廢紙扔進廢紙簍里等。此外,讓孩子在模仿大人行為的同時,仔細觀察大人的勞動成果也很重要,比如,媽媽擦干凈的地板,爸爸修剪好的花草等,這些都會激起孩子做家務的欲望。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可以分給他們一些簡單的家務了,如打掃房間的時候讓孩子擦桌椅板凳,吃飯前讓孩子擺上碗筷等。這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勞動強度還有勞動時間上不要過量。這樣孩子就不會厭煩勞動,甚至會喜歡做家務。
猶太父母經常會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教給孩子一些技巧,比如,在洗衣服的時候,他們會告訴孩子,應該將袖子挽起來,這樣就不會將衣服弄濕了。現在的孩子學業壓力很大,有些家長經常覺得自己做比孩子做快得多,他們甚至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將一切家務全部攬了下來,這樣做會讓孩子從心里覺得自己做家務根本就是多余的,有父母做,根本就用不著自己。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厭煩做家務,甚至覺得做家務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事情。讓孩子適當地做一些家務,既可以讓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休息一下,又能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做家務也是自己的義務。這樣,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孩子就會變得更加有責任感,更加勤奮。
麗莎生活在一個小型農場,這個農場是家族制企業,麗莎和丈夫有四個孩子,一家人每周都會舉行家庭會議,決定農場工作的具體分配事宜,包括飼養動物、監督擠奶以及記賬等工作。農場賺到錢后,家人就會對利潤進行分配,連最小的孩子也能得到自己的一份利潤。孩子可以自由支配自己賺到的錢,滿足自己的日常開銷。比如,小一點兒的孩子可以為自己買棒棒糖、頭飾等,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為自己買衣服、交電話費等。父母負擔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和家庭的必要開銷,例如,帶孩子看病、購買一日三餐的食品等。孩子們分得的利潤隨著農場的利潤情況變化,如果農場的利潤減少,孩子們分得的利潤也會相應減少。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每個孩子都有很強的責任感,因為如果工作做得不好使農場的利潤減少,自己分得的利潤也會減少。
有些父母不讓孩子做家務是因為他們擔心孩子做不好,但是做父母的應該知道,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的。所以不要太過在意孩子做家務的結果。
在平常的家務中,不要將孩子與家務隔開,事實證明,在家務活中適當地教育孩子,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打開人生的格局,成為命運的主宰
下一篇:把冷板凳坐穿,把寂寞焐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