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團隊合作是最強大的競爭力
在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用過程來判斷團隊戰斗力的強弱。比如說,一家企業有上千人的銷售隊伍,他們正在市場上浴血奮戰,奮不顧身地工作,這算不算戰斗力強大呢?這個是不好判斷的。如果他們的奮戰不但沒有擴大市場的份額,反而還被競爭對手蠶食了自己的市場,那么我們只能夠說這是一個缺乏戰斗力的團隊。
一個團隊有沒有戰斗力,只能夠從這個團隊做事的結果來判斷。如果他們高效率地完成了目標,那就是有強大的戰斗力;如果是達到了目標,但是卻沒有效率,那么戰斗力就只屬于一般;如果既沒有效率又沒有實現目標,那么其戰斗力就很小甚至為零。
建立起團隊,不一定就具備了戰斗力。如果團隊成員分散且互相牽制,雖然在名義上這個團隊仍然是存在的,但是事實上,他們已經沒有辦法發揮團隊的力量了;如果這個團隊整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同樣也不會產生戰斗力。
人們通過研究發現,團隊要爆發出戰斗力,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而這些條件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動則力強,靜則力弱;聚則力強,分則力弱。”這其實也就是團隊戰斗力的本質。
任何一個公司都是一個大的團隊,而公司內部的各個部門就是這個大團隊當中的具體成員。成員與成員之間的溝通、協作良好,團隊的效率就高,具體表現出來就是公司的管理成熟、流程高效、業績優秀。反之,如果公司內部的各個部門互不支持,那么,這個公司雖然在名義上是一個團隊,實際卻只是一個群體,根本無法爆發出團隊應有的力量。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當一家企業過于多元化,業務過于分散,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性不強時,這個企業的戰斗力就會被慢慢分散,甚至是完全喪失。可是如果一個企業的多元化業務一直是圍繞著核心業務進行擴展的,那么企業的戰斗力就會隨著業務的增多而增強。
具體來看,當企業的新業務與核心業務關聯不大的時候,企業內部原來合作良好的團隊成員會被分出一部分來負責新的業務,這樣其實就削弱了團隊成員原有的合作性與互補性,團隊的力量沒有辦法往一處聚集,戰斗力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這種聚則力強、分則力弱的企業案例是非常多的。例如三九集團,它的業務曾經涵蓋了地產、教育、文化等幾十個行業,而其核心業務卻是制藥。正是這種脫離了核心業務的多元化擴張,才導致了三九集團后來的經營困難。最后它不得不砍掉所有與核心業務無關的業務,重新回到了制藥的核心業務上來。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春蘭集團。春蘭品牌曾經是中國空調行業的一面旗幟。當春蘭空調銷售首次突破百萬套、迎來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時,它卻向著多元化的方向擴張,從而喪失了“一哥”位置,多年來都徘徊在二線品牌之列,銷量、利潤、影響力大不如往年。
而與此同時,海爾、格力、美的卻躋身空調行業三強之列。格力始終堅持專一化路線,決心集中優勢兵力占領空調陣地,而這一戰略也最終讓格力空調成為了世界品牌。美的則是通過空調致富之后,快速布局大白電,它的擴展業務是圍繞著核心業務來運轉的,現如今也獲得了不菲的成績。
當我們反觀春蘭就會發現,它并沒有因為多元化而減弱對空調業務的投入力度,反而是投入得越來越多。彩電、洗衣機、冰箱、電腦等產品都跌出行業十強之列,市場銷售大不如人意。而春蘭摩托車更是成了匆匆過客,春蘭虎、春蘭豹產品也只是一時的輝煌。由于政策因素,春蘭卡車一直都沒有獲得快速發展。而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鎳氫電池項目也由于市場環境整體不成熟,在短期之內沒有辦法形成規模經濟,更不足以支撐集團的走勢。
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春蘭一直走下坡路呢?業內人士認為,春蘭在短時間內從一個空調企業向多個領域多元化擴張,缺少充分的準備和扎實的基礎。而這種擴張中,有關聯度較大的冰箱與洗衣機,還有跨度較大的電腦、摩托車、汽車以及新能源。在關聯多元化擴張中,春蘭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原有的網絡、品牌、技術等優勢取得成長。在非關聯多元化擴張中,由于跨度過大,缺乏專業人員和技術儲備,從而導致了春蘭在短期內根本沒有辦法獲得經濟效應。
換句話說,春蘭的非關聯化擴張實際上導致了它的戰斗力衰弱,而這也正是春蘭不斷虧損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一個團隊即使在客觀上存在強大的戰斗力,但是如果運用不當,不能夠有效合作,戰斗力也會大大削弱,甚至是喪失戰斗力。
上一篇:積極主動永遠都比俯首聽命更牛
下一篇:向團隊中“會的人”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