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遠大,有壓力才有動力
狄德羅說:“沒有目標,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標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有雄心的人的生活就是干事業(yè),平庸的人的生活僅是過日子。古希臘哲學大師亞里士多德很尖刻地區(qū)分了兩種人,即“吃飯為了活著”和“活著就是為了吃飯”。
一個人之所以偉大,首先是因為他有偉大的目標。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常用“志當存高遠”,“風物長宜放眼量”“鯤鵬之志”等詞句,來形容和鼓勵人要有大志。歷史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說明,目標遠大定天下。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當初有實力競“標”的主要是這幾個人物:曹操、劉備、孫權(quán)、袁紹、劉表。
曹操的“標的”是:
一統(tǒng)天下,坐領(lǐng)江山。他自稱“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
劉備的“標的”是: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他在三顧茅廬時對諸葛亮說:“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志向比曹操略差些,但也算得上蓋世英雄。
孫權(quán)屬“繼承父兄遺產(chǎn)”而得國,但也不是泛泛之輩。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士民富庶,足與魏、蜀鼎立,偏安江東。
反觀河北袁紹就差多了。袁本身擁有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起點高,名聲大,擁數(shù)十萬之眾,謀臣無數(shù),戰(zhàn)將如云,也曾有興漢滅賊之志,但徒有虛名,屬“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之輩,被稱為“羊質(zhì)虎皮”、“鳳毛雞膽”,為后世唾笑。
還有劉表,領(lǐng)荊襄之地,地沃利廣,豪杰眾多,但胸無大志,目光短淺,甘為井底之蛙,本有進取中原的絕好機遇,但他卻以“吾坐據(jù)九郡足矣,豈可別圖?”而自足。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這些人的博弈過程中,以曹操的目標最遠大,當然是曹操“中標”,最終成了最后的贏家。
正如史官贊詩所言:
“曹公原有高光志,贏得山河付子孫。”
但是,這些歷史上的帝王將相,英雄豪杰;在毛澤東眼中,都算不上什么成功,“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青少年時代,便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我們青年人的責任真是重大,我們應(yīng)該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路真長。……我就決心要為全中國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的歷史證明,帝王者,無論有多大本領(lǐng),也只能建功立業(yè)于當代,死后難免江山易主;圣賢者,雖可以依靠精神主宰千秋萬代,死后成為“萬世師表”,但又極少成就功業(yè)。為此,既要建功立業(yè)于當代,又要傳精神于萬代千秋。
“建功立業(yè)要與萬世師表結(jié)合起來!”毛澤東有著超越無數(shù)歷史風流人物的偉大理想,正是這種遠大的目標成就了他的偉大功業(yè)。
遠大的目標能夠?qū)ι町a(chǎn)生巨大的影響力。它使得我們的努力凝聚到一處,并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奮斗的方向,因而我們的每一步都穩(wěn)重有力,都是朝著目標邁進了一步。
對于那些不甘平庸的人來說,養(yǎng)成時刻檢視自己抱負的習慣并永遠保持高昂的斗志,是完全必要的。要知道,一切都取決于我們的抱負。一旦它變得蒼白無力,所有的生活標準都會隨之降低。我們必須讓理想的燈塔永遠點燃,并使之閃爍出熠熠的光芒。
遠大的目標就是推動人們不斷前進的夢想。隨著夢想的實現(xiàn),相信你一定能夠領(lǐng)悟成功的要義是什么。
還是道格拉斯·勒頓說得好:“你決定人生追求目標之后,就做出了人生最關(guān)鍵的選擇。要能如愿,首先要明確你的愿望。”
有了理想,你就弄清了自己最想取得的成就是什么。有了目標,你就會有一股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勇往直前的沖勁,你的目標使你能獲得超越你自己能力的東西。
別的人也許可以讓你暫時停止你事業(yè)上的進步,而你已是唯一能使自己永遠堅持下去的人。假若你沒有長期的目標,暫時的阻礙就會成為你永遠的挫折。家庭問題、疾病、車禍及其他你無法控制的各種情況,都是你成功與事業(yè)的重大障礙。然而,只要你有長期的目標,它們都只可能是暫時的。
被譽為大眾“汽車之父”的亨利·福特,歷經(jīng)挫折制造大眾車,而備受世人敬慕,終于夢想成真。
1863年7月3日,福特出生于美國底特律南郊迪爾本鎮(zhèn)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他以母親的一句箴言作為他一生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宗旨:“你必須去做生活給予的不愉快的事情,你可以憐憫別人,但你一定不能憐憫自己。”他努力制造自己的“汽油引擎汽車”,最后成功了,被譽為“汽車大王。”
福特自小就酷愛擺弄機械。年僅7歲,他就是轟動全鎮(zhèn)的天才少年技師了。12歲那年的一天,福特隨父親坐馬車到底特律去的路上看到的一輛用蒸汽推動、在馬路上行走的蒸汽車使他驚訝不已。從此,福特立誓要親手制造“利用引擎行走的車。”16歲那年,福特懷著一腔夢想去了底特律市。
在底特律造船廠引擎車間工作時,福特通過《世界科學雜志》中一篇介紹英國人歐特發(fā)明汽油引擎的文章,引起了他在交通工具上也應(yīng)用內(nèi)燃引擎的想法。
工作兩年后,福特以熟練技師的資格又跳槽到西屋引擎公司工作。作為移動式引擎的示范操作員,他在這里學到不少有關(guān)引擎的知識。
8年后,福特返回了父親的農(nóng)場。父親送給他40英畝的土地,但癡迷機械的福特興趣顯然不在務(wù)農(nóng)上,他在森林旁的空地上蓋起了自己的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他曾制造過一部蒸汽機車,雖然這部車會動,但速度很慢。
這時,美國的工業(yè)進步較快,鋼鐵業(yè)開始發(fā)達,石油精制技術(shù)也進步神速,電燈、電話也相繼問世,汽油引擎的優(yōu)點已被大家所公認。
時代熱潮使福特再也坐不住了。他不愿在鄉(xiāng)村過悠閑的生活,他要創(chuàng)公司,做老板,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
一天,他向妻子克拉拉和盤托出自己的計劃:要制造一輛采用汽油引擎而不用馬拉的車子,并把構(gòu)想中的車體形狀畫在一張樂譜的背面給她看。
1891年9月25日,福特帶著新婚的妻子,告別了家鄉(xiāng)和親人,來到了底特律。福特受雇于著名科學家愛迪生創(chuàng)辦的愛迪生公司,擔任夜間值班工程師。兩年后,他又晉升為主任技師。每天下班后,他都來到屋后放煤炭的工作場里,埋頭于汽油引擎的實驗。
1896年6月4日凌晨3點,福特親手制造的第一輛“不用馬拉的車”終于完成了。造車場就在屋后的小磚屋里。
“成功了!”福特和他的兩名助手釘上最后一顆鉚釘,壓抑不住興奮高喊起來。他們像贏了一場重大的比賽一樣,相互擊掌慶賀。福特迫不及待地要到外面試車,但車體比房門大得多,根本無法推出去。他毫不猶豫地取來一把斧頭,舉起來向小門兩側(cè)的墻上砍去。
福特躍上駕駛座,親自駕駛他的第一輛汽車,將它開上了大街。
福特的這輛汽油機“四輪車”,簡直是一個“怪物”:動力傳動是用一根連接發(fā)動機與后輪的自行車鏈條進行的。沒有剎車,若要停車必須將引擎完全停止。車子只能進不能退,若要倒車,得下車來推。底盤是安了4只自行車車輪的馬車架改裝的。引擎為4馬力,有兩檔速度,分別為時速15公里和30公里。
福特成功地駕駛他的“怪物四輪車”跑了十幾公里,到迪邦鎮(zhèn)去探望他的妹妹瑪格麗。
發(fā)明電燈、活動照相機、留聲機的大發(fā)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對福特試制成功內(nèi)燃引擎汽車欣賞不已,甚至說超過了他本人設(shè)計的電動車,是“創(chuàng)世紀的發(fā)明。”
就在這一年的夏天,由福特任總監(jiān)的底特律汽車公司宣布成立。這是在底特律設(shè)立的第一家汽車制造公司。
當時,歐美地區(qū)流行賽車,誰要在賽車時得勝,誰就能一舉成功。福特想出一個一舉兩得的計劃,就是設(shè)法用自己的車參加比賽并獲勝,這樣既可制造出更好的汽車,又能獲得他人支持,有助于事業(yè)的早日成功。因此,福特決定制造一輛世界上最堅固、速度最快的競賽用汽車。
第二年夏天,福特終于造出了第一輛賽車。它具有25馬力,車體輕,速度快,直道上跑可達每分鐘1英里。福特親自駕車參加底特律賽車比賽。福特參加的是汽油車10英里競賽,而對手是憑賽車活動而稱霸同行的克利夫蘭汽車制造商溫頓。許多人都為福特捏了一把汗。
決定福特和他的汽車的命運的一天來了。隨著“開始”的號令一響,兩輛車就同時沖了出去。車子跑到轉(zhuǎn)彎處,福特不得不減低速度,溫頓趁機超出。但到了直線跑道后,福特便加足馬力追趕,這時,溫頓的車子突然從車尾噴出藍色煙霧,顯然是出故障了,只好降速慢行。于是,福特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迅速追了上去,以絕對優(yōu)勢獲得了冠軍。
此次比賽之后,福特和他的汽車聲名大振,大批投資者蜂擁而至。不久,福特成立了第二個公司,并任經(jīng)理。但董事們熱衷于制造價格昂貴的汽車,又不善于經(jīng)營,致使福特汽車公司僅持續(xù)幾個月就解散了。
然而,公司倒閉的巨大壓力并沒有使他屈服,他以堅定的信念挺了過來,執(zhí)著地朝著目標走去。1903年6月,福特與人合伙,又一次辦起了福特汽車公司。
總結(jié)以往的教訓,福特決定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優(yōu)先生產(chǎn)價格低廉的大眾車。于是,他開發(fā)了耐用可靠的新引擎,制造出一種時速達50公里的敞篷車,并命名為A型車。由于它的售價只有850美元,物美價廉,受到熱烈歡迎,不到一年,就銷售了650輛。在隨后的3個月中,又猛升到1100輛以上。到了第三年,每月的生產(chǎn)量高達360輛。福特汽車公司一躍而成了底特律最大的公司。
因此,我們可以說,凡是高喊“沒有機會”的人,其實是在為自己盲目的人生找借口。條條道路通羅馬,一旦有了目標,怎么可能找不到機會呢?福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訂立一個遠大的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高遠的眼光、積極的心態(tài)外,還要有膽魄和毅力。幾乎人人都有夢想,知道夢想實現(xiàn)后是多么的美好和偉大。但大多數(shù)人不敢把自己的夢想確立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他覺得那太遙遠,自己無力或不愿費力地去追求他。
因此,若你要擁有遠大目標,就要有自信,有追求它的魄力。你要認為自己行,不能滿足既得的成績。
上一篇:潛心修煉,競爭力是積累出來的
下一篇:立即執(zhí)行,馬上去做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