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他人的經驗,也要進行取舍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夢想著能夠獲得成功,因而他們總是學習成功者的經驗,更有甚者把成功者的成功模式照搬過來,套用到自己身上。殊不知,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也就決定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復制的。我們可以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但是卻不能全盤照搬成功者的經驗,否則就會因為情況不相符導致經驗不可用,或者無法起到預期的效果。此外,萬事萬物都處于隨時隨地的變化之中,我們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時,必須根據事情當時的現實情況做出定奪,而不能僅憑他人成功的經驗就冒進,否則帶來的只會是損失和挫折,而不會是成功的再現。
毋庸置疑,他人成功的經驗一定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正如鄭板橋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話告訴我們必須學習,而不能一味地模仿和復制,否則就會毫無生命力可言。向成功者學習也是如此,只能學習其神,而不能學習其形,否則就無法得到其成功的精髓,也使我們的學習陷入被動和消極之中。
記住,他人成功的經驗并非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因而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明智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進行取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能讓學習事半功倍,也使我們獲得成功的道路更加通達。
一些投資者總結,投資的秘訣就是相信股市中名聲最大、最成功的投資者的意見。對此,巴菲特提醒說,投資的時候不要被權威的意見所左右,要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勇于挑戰權威。正是對權威的質疑和挑戰,才令他在投資的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成功。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投資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理念對當時企業資產評估的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巴菲特卻覺得老師的理念存在缺陷。巴菲特認為,格雷厄姆只看到了企業的有形資產,卻忽視了企業的無形資產,企業和其他機構不同之處就在于企業擁有品牌價值這種無形資產,這種無形資產可以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實際效益。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要有一定的造詣,才能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對于剛剛踏入某個行業的初學者,專家的一句指點猶如金科玉律,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敬重專家權威,就是敬重知識、敬重能力,是人謙虛好學的表現,可是,如果自己在權威的追逐超出應有的限度,甚至到了盲目的地步,那就不是明智,而是愚蠢了。
面對任何問題,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都必須從現實出發,一切脫離現實解決問題的方案,哪怕聽起來或者說起來多么完美無瑕,都是站不住腳的。尤其需要審時度勢,才能不再拘泥于常規或者是他人成功的經驗,所謂變通,只有變才能通。
古往今來,大多有成就之人,都不會盲目相信權威的觀點,而是對權威的觀點大膽質疑、小心求證,并不顧世俗的眼光,勇敢地向全世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那些盲目相信權威,對權威的話不假思索就完全相信的人,往往缺乏獨立的思想和正確的頭腦,這樣的人做起事來非但不會成功,還會時時伴著挫折和失敗。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好車把式也有翻車的時候”,即使是專家權威,也不可能做到樣樣精、時時明。更何況,在現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到處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專家這個頭銜的含金量也大打折扣,那些所謂的權威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厲害。盲目相信這些人只會擾亂自己的判斷,讓自己誤入歧途。
上一篇:女孩設定人生目標,就擺脫了迷茫
下一篇:學會求助他人,人情就是用來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