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只爭朝夕,日事日畢,提升效率
每個職場新人都渴望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但絕大多數人卻難以如愿,原因之一就在于拖延行動,執行不力。例如,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后才打,今天改寫的報告等到明天才寫,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一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工作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
拖延工作,工作就得以解決了嗎?當然不會,結果必然是多項工作的積壓。在這樣的情況下,想把工作做好是一句空話,往往是為了應付老板而敷衍了事,這就造成了工作的低效率。更糟糕的是,能拖就拖的人總覺疲乏,因為應做而未做的工作不斷給他壓迫感,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以回復工作信件為例,接到別人的郵件時,如果你在第一時間處理并回復,那么大可根據信件內容快捷地理清思路,確保回復內容有實效,但拖延了幾天、幾星期之后,眾多郵件積累在一起,內容越來越多,你的思路就會變得混亂,回復工作將變得艱辛而痛苦,你也就會越來越不想回復信件。
“一些人的習慣一直拖延,直到時代拋棄了他們,結果就被無情地甩到后面去了,”西方學者阿莫斯·勞倫斯曾說,“殊不知,所有事情成功的秘訣就在于養成凡事立即行動的好習慣,這樣才可以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
事實上,那些取得過佳績的人從來不拖延工作,而是能以認真的工作態度、強悍的執行力,做到日事日畢,把工作落實。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立即行動,日事日畢,講速度,求時效,這是提高執行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也是眾多成功者的親身經驗。
有一位英國年輕人的工作效率很慢,始終得不到公司的重用,也看不到事業成功的希望,他整個人都快崩潰了。于是,他前去請教著名的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身為一個全球知名的作家,您每天是如何處理好那么多的工作,而且很快就能取得成功呢?您能不能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
瓦爾特·司各特沒有直接回答年輕人的問題,而是友好地問:“年輕人,你完成今天的工作了嗎?”
年輕人搖搖頭,“這是早晨,我一天的工作還沒有開始呢。”
瓦爾特·司各特笑著說道:“但是,我已經把今天的工作全部完成了。”接著,他解釋說:“你一定要警惕那種使自己不能按時完成工作的習慣——我指的是拖延的習慣。要做的工作即刻去做,千萬不要在完成工作之前先去玩樂。如果說我是一位成功者的話,那么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一個人若能做到“日事日畢”“只爭朝夕”,那么既可以將工作分散,井然有序,輕松應對;又能把工作做好,保質保量,節約時間!因此,你若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養成立即行動的習慣,在第一時間內認真做好手頭工作,只爭朝夕,日事日畢,給公司節省時間,帶來效益。
那么,如何克服拖延惡習呢?以下做法可供借鑒。
1.給每項工作規定完成期限
給每項工作規定完成的期限,也就是提出一定的時間要求。為此,你可以設計一張工作進度表,明確提出你想做而一直拖延的事情,如在限定時間內(如4小時、8小時、當天)完成一份文字報告,在潛意識里時刻告誡自己“現在就去做”“立即行動”等,最好規定一下違約時將受的懲罰,這樣你就會對應完成的工作負起責任,認真執行下去,這是醫治拖延作風的“特效藥”。
2.只要先做5分鐘就好了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過一句話:“永遠做你害怕的事!”當你不想做一項工作時,可是又不得不做時,不妨告訴自己“只要先做5分鐘就好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當你用心做了5分鐘后,往往會覺得再繼續做一個5分鐘不太難。這是因為,拖延有時是由疑慮、膽怯或恐懼引起的,而行動則能克服這些消極情緒,同時增強人的自信,慢慢地也就形成一定的行動慣性。
3.正視不行動的最糟后果
在接受任務時,每一個員工都清楚地知道這個任務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當該開始工作又忍不住拖延時,你不妨設想一下自己現在不行動可能發生的最糟后果,如“我會失去老板的信任”“我會被解雇,再也無法工作”“我會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等,盡可能地要客觀。關鍵要問問自己:“我能否接受這個最壞的結果?”若回答是否定的,你就可以認真積極地去做這項任務。
到此為止,關于拖延的克服方法你已經知道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將之運用到工作中去。如果你沒有運用,剛才看這些內容所花的時間就純屬浪費。因此,如果你真想在擺脫拖延上做點什么的話,不要再遲疑,從此刻開始行動起來,付諸實施吧!
箴言No.4
當該開始工作又忍不住拖延時,你需要警醒自己,在一分鐘之內立馬行動起來:只爭朝夕,日事日畢,講速度,求時效。行動一定會有收獲,行動一定會有結果。高效高質地執行工作任務,那么你想要的將一一兌現。
上一篇:忙到點子上,忙出高效來
下一篇:成功法則:專業更要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