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配套效應
配套效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它的含義是:如果人們擁有了一種新的物品,往往會不斷地想擁有更多的物品,以和新物品配套,不這樣做就難以達到心理平衡。這個名詞來源于18世紀的法國著名哲學家狄德羅。
有一天,一個好友買了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紅色睡袍送給狄德羅。狄德羅高興極了,把自己關在屋里,穿著這件睡袍在家里走來走去。走著走著,他忽然覺得家里的家具太老舊了,和鮮艷美麗的睡袍不配套。穿著這樣的睡袍,怎能使用這樣的家具呢?于是狄德羅趕緊定制了一套全新的家具,使得整個屋子顯得更亮堂了,他很滿意。可他很快發(fā)現(xiàn),當他穿著新睡袍、用著新家具時,那塊破舊的地毯就太礙眼了,灰蒙蒙的,而且針腳也很粗糙,于是他又換了地毯。慢慢地,狄德羅把家里的一切都換了一遍,花費巨大,差點破產……
《韓非子·喻老》中也有類似的典故,叫“紂為象箸”。大意是說,商紂王讓人為自己做了一雙象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聽說后非常擔心。他說:“用象牙筷子吃飯,肯定不會再用粗碗具,必將碗具換成犀玉杯盤,進而吃的東西必定要求山珍海味,穿的東西必定要求綾羅綢緞,再接著就會大建殿宇、高筑樓臺,如此下去怎么收拾啊。”事情發(fā)展果然如箕子所料,不到五年紂王就陷入了酒池肉林的瘋狂中,終因荒淫無度被周武王討伐,丟了天下。
實際上,我們也常常被“配套效應”所困,被迫陷入了一次次的消費欲望中。我們真的需要買那么多東西嗎?買了那些東西真的能讓我們更加快樂幸福嗎?任由配套效應統(tǒng)治了我們的心,去不斷滿足冒出來的無窮欲望,是對我們心靈的脅迫和綁架。沉溺于其中,只會覺得越來越空虛、無助,陷入了形式主義的泥沼。雖然我們并不會向商紂王那樣,有亡國滅族的危險,但也可能為此將自己的正常生活打亂,讓幸福遠離。所以我們應提高警惕,減少自己的欲望,不要犯這種“為了一片葉子而放棄整個森林”的錯誤。
上一篇:被月餅擊潰的愛情
下一篇:財富觀越早樹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