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觀越早樹立越好
財富對于人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幫助我們完成很多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所以越早樹立正確的財富觀,我們的人生之路才能越快地順暢起來。
人們喜歡把錢財當成浮云,在重義不重利的外表下,大家違心地選擇放棄金錢,并且將這一觀念傳遞給我們的子孫。然而,這種價值觀并不明智,因為它并沒有將對待財富的心態擺正,往往是當我們真正地意識到財富的重要性時,卻已經遠遠地被甩在了財富的后面,只能拼命而吃力地去追趕了。所以,越早樹立正確的財富觀越好,這樣我們才不會那么容易被金錢所累。
股神巴菲特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典型。他擁有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幾乎每個人都希望有他那樣的財富和駕馭財富的智慧。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這位全球經濟界的神話人物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在很小的時候便樹立了正確的財富觀。他既不鄙視財富也不貪財,而是能正確地駕馭財富。
1941年,11歲的沃倫·巴菲特投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支股票。沒有人想到他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僅僅憑著投資股票和外匯就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富翁,被稱為“股神”。
11歲對于現在任何一個人來說都還顯得太過幼稚,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認為還不應該讓這個年齡的孩子去接觸和駕馭財富。但是巴菲特的成功告訴我們,對于金錢的認知,早知絕對比晚知好。正確的財富觀是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為什么要擁有這些財富,該把它們用在什么地方,巴菲特也完美地詮釋了答案。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將把自己的大部分財富捐給5家慈善基金會。讓人不敢相信的是,將自己的財富回報社會,居然就是他積累財富的初衷。巴菲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最初的想法——這是我和妻子在50年前形成的想法——我要終生積聚財富。我們一直認為,這些財富要全部回報社會。”
50年前,他就已經決定將自己擁有的財富回報社會了。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積累財富就是為了擁有財富,然后讓子孫后代傳承下去。而作為全球超級富翁,巴菲特卻愿意把自己的大部分財產都用來回報社會。這種財富觀不知道比那些表面上視金錢如糞土、私底下卻爭名逐利的人高尚了多少倍。
哲意人生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那么正確的財富觀更應該是“樹立要趁早”。唯有我們對金錢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正確地去駕馭和使用它,不是嗎?
上一篇:警惕配套效應
下一篇:責任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