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每一分鐘
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早已毋庸置疑,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效率就是金錢”,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自古至今,要想成功,就必須惜時。實際上,只要我們能充分利用好時間,不浪費每一分鐘,那么,你必當成才。有些人只是利用好了幾年,有些人只重視年輕時代,而成功者則盡量利用好每一天,甚至利用好每一分鐘乃至每一秒鐘。他們很少有浪費時間的行為,他們的成功實質上就是時間利用上的成功。
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出版了40本小說和近30本隨筆集,《鯉》雜志曾采訪過她:“許多女人生了小孩之后就沒有閑暇時間了,您現在有了孩子,是如何抽出時間來寫作呢?”吉本芭娜娜說:“確實沒什么時間,但是我一直在拼命。為了爭取多一點的寫作時間,每天我都在與時間賽跑,最夸張的時候,你能想象嗎?我幾乎是站著吃飯。”估計許多人看到這里會感到羞愧吧,比起吉本芭娜娜,許多人總是感慨自己時間不夠、事情做不完,卻從來不去利用那些零碎的時間。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有很多規劃,但當他們未能完成規劃時總向別人推諉:“我最近沒忙,根本沒有時間。”遲遲不見有行為,但是如果你想有所獲得、有所成就,做哪一件事不會耗費時間呢?某些優秀的人,舉手投足優雅,且寫得一手好字,當你在羨慕對方的時候,是否想起對方為了培養儀態、練字一個人度過了多少沉默時光呢?忙和沒時間是最爛的借口,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之所以會抱怨沒時間,不過是因為你在其他事情上浪費了時間。
財經作家吳曉波說:“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如果你每天都付出自己的努力,那早晚會從量變到質變,你現在走的每一個腳印,都會成為將來實現人生飛躍的跳板。我們不少人總會訂下許多計劃,看書、運動、旅行等,不過常常因沒有時間而不得不放棄。難道你的生活真的有那么忙嗎?真相到底如何心知肚明,別總以忙和沒時間為借口,那不過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而已。你若堅持努力,一定會發光,因為時間是所向披靡的武器,聚沙成塔,將人生一切的不可能都變成可能。
小王是一名企業員工,他在18歲那年高考失利后就進入現在這家公司。
這家公司人才濟濟,但因為小王只是高中學歷,所以他只能從事最簡單的產品裝配的工作,但他不甘心,于是,利用上班之余的時間,他拿起了書本,自學了很多與該產品有關的知識,并自考了一些其他課程。
轉眼,小王已經工作5年。這家企業每5年會舉辦一場大型的青年知識大獎賽,參加比賽的人多半是一些高學歷的人,但小王還是報名了。他的參賽作品是公司生產部門的機器流程改造圖。公司高層一見到這幅圖就驚呆了,一個生產流水線上的工人怎么可能制作出如此讓人驚嘆的圖。于是,他們找來小王,就圖紙進行了一番理論討論,他的說明,讓在座的領導們瞠目結舌。“我看你的簡歷,你只不過是個高中畢業生啊,怎么會……”
“是這樣的……”
聽完小王的敘述,眾領導一致表示:“單位的員工要是都有你這樣的學習精神,該有多好。”
很快,小王收到通知,他被升為技術主管,負責他所提出的這一項目的改造工程。
這則職場故事中,我們見證了一個普通員工的升遷過程。員工小王之所以會被領導賞識,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就在于他能利用空余的時間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充實了原本知識不足的自己。
總之,我們任何人,都應該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那么,現在,就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吧。為此,你需要記住:
1.克服懶惰,選擇行動
一個人之所以懶惰,并不是能力的不足和信心的缺失,而是平時養成了馬虎大意、馬虎拖延的習慣,以及對事情敷衍塞責的態度。
要珍惜時間,首先就要改變態度,必須改變態度,以誠實的態度付出積極和扎實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每一件事做好。
2.強迫執行,勤奮起來
良好習慣形成的過程,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要養成某種好習慣,要隨時隨地加以注意,身體力行、躬行實踐,才能“習慣成自然”,收到相當的效果。我們在改變拖延習慣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絕不允許自己有怠惰的行為。
有人說,人的心理很微妙,一旦知道時間很充足,注意力就會下降,效率也隨之降低;一旦知道必須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某事,就會自覺努力,從而效率大大提高。如果堅持每天讀10頁文章,哪怕堅持讀1頁,1年就是365頁,10年即3650頁;但是如果你每天落后別人半步,1年后就是183步,10年后即1830步啊!可以說,人的潛力是很大,善于利用零零碎碎的時間,通常不會影響心身健康,但卻可以有效地提高做事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上一篇:現在就做,絕不能耽誤一秒
下一篇:生活不只有茍且,還可以選擇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