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莫名煩惱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殘酷,越來越多的人因缺乏安全感而困擾。他們對自己、他人以及周圍的環境都缺乏信任,為了獲得歸屬感、穩定感,他們由一個城市輾轉到另一個城市,從一段感情輾轉到另一段感情,從一個工作輾轉到另一個工作,疲于奔命,卻仍舊無法填補心中的缺失。他們認為心累勝過身累,經常患得患失,感到莫名的煩惱。
人們為什么會缺乏安全感呢?心理學家認為安全感是在對有可能出現的會給身體或心理帶來傷害或危險的事情的預感,以及個人在對待外界時產生的可控感和確定感。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諾在需要層次理論中提出,人的需要層次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他認為當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安全需要就出現了。人們會開始擔心自己的生存環境是不是穩定、安全、可靠,進而變得憂慮、恐懼,沒有安全感。
人們對生活往往懷著一種美好的憧憬,憧憬自己可以得到幸福、健康、財富、成功、地位等,熱衷于一切可以讓我們看似能夠得到快樂的東西。可是在許多時候我們發現當人們真正得到這些東西的時候,卻沒有預想中的快樂。尤其是當人們發現它還不夠多、不夠好,更會時刻擔心會失去它。患得患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的通病,不管他們的煩惱是因為得不到還是怕失去。
有一位富翁,他擁有一家世界頂級的豪華飯店。每天上午11點,這位富翁都會坐著一輛耀眼的汽車里穿過紐約市的中心公園。
在穿過中心公園的時候,這位富翁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每天上午都有一位衣衫襤褸的人坐在公園的凳子上死死盯著他開的那間酒店。富翁對這個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有一天,他終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讓司機停下車,自己走到那個流浪漢的面前說:“請原諒,我不明白你為什么每天上午都盯著我的酒店看。”
“先生,”那個流浪漢認真地說,“我沒錢、沒家、沒住宅,只得睡在這條長凳上,不過,每天晚上我都夢到住進了那座酒店,所以每天醒來之后我都會注視著那座豪華酒店,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夠真的住在那里啊,哪怕只有一晚!”
富翁覺得很有趣,于是就對那個人說:“今天晚上我就讓你如愿以償。我為你在酒店訂一間最好的房間,讓你免費住一個月。”
幾天后,富翁路過流浪漢住的那間酒店套房,想順便問一問他是否覺得滿意。然而,他發現那個人早已搬出了酒店,重新回到公園的凳子上了。
富翁來到公園,詢問流浪漢為什么要這樣做,流浪漢回答道:“一旦我睡在凳子上,我就夢見我睡在那座豪華的酒店,我對它充滿了無限遐想;可是一旦我睡在酒店里,我就夢見我又回到了冷冰冰的凳子上,這夢真是可怕極了,以致于完全影響了我的睡眠!”
故事中流浪漢之所以會覺得住在酒店套房還不如睡在公園的板凳上舒服,正是因為他缺乏安全感。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心理。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變得患得患失,對現有的狀態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人經常會感覺到自己被拒絕、冷落、排斥,或是被歧視、嫉恨,孤獨感和被遺棄的感覺經常會伴隨他們,他們經常覺得受到威脅、面臨危險,因此總是焦慮不安;在他們眼中,別人都是壞的、危險的,對他人也是懷著不信任、敵視的態度;為了尋求安全感,他們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非常自私。他們活得很累,也很不快樂。
在當今社會中,有這樣一群游離于社會邊緣的人,他們常年旅行、流浪在外,渴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排解自己沒有安全感的情緒,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全感。自由攝影師馬林就是其中的一員。
馬林是一個自由攝影師,由于父母在他童年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他從小就輪流住在父親和母親各自組建的新家中,這種不穩定的生活環境使他從小就缺乏安全感,他對外界存有戒心,很難相信別人,朋友也不多。他渴望穩定和安全感,卻始終顛沛流離,以至于成年后還在延續著這種四處流浪的生活。他經常處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中,卻不愿意改變現狀。
他每年在家住的時間不足50天,剩下的時間全部用在路途上,先是新疆、西藏、云南、青海等國內偏遠地區,接著他又開始到中亞、南亞、南美洲等的一些國家旅行,他用自己的相機拍攝所見所感,然而卻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東西。
一次偶然,他認識了一位智者,他對智者說:“我總覺得自己在尋找什么,但是我走了很多地方,仍然覺得心里空落落的。”智者回答他說:“其實你只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有時候旅行只是一種逃避,你要做的是正視你的內心,挖掘自己內心的力量,擺脫患得患失的煩惱狀態。當你用積極的態度生活時,你就會發現你想要的安全感、穩定以及幸福都會很快降臨。”
企圖通過外界的刺激來覓得安全感的做法,不但不能幫助人們擺脫憂慮、不安、沒有安全感的狀態,還會讓他們在這種狀態中越陷越深。因為安全感是心理層面、精神層面的,外在環境和物質需要的刺激對此毫無用處。要想擁有安全感,需要從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開始,只有不斷地發現、挖掘自己內心的精神力量,才能夠真正找到安全感,進而擺脫患得患失、煩惱不斷的心累狀態。
不敢面對不安、恐懼是阻止人們找到安全感的最大敵人。對于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不管打擊有多小,他們也會把這種傷害無限制地夸大,進而引發恐懼、焦慮、不安的情緒。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換個角度去看就會發現,世上沒什么事情是值得人們害怕的。害怕、恐懼是可以戰勝的,只要你敢于面對它們,它們就會被你震懾,進而逃得無影無蹤。
總而言之,要想擁有安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恐懼,面對不安;其次,就是積極挖掘自己內心的潛能,使自己的力量不斷強大。只有這樣,你的內心才會遠離孤獨、虛妄、自私、怯懦,你才能擁有安全感,才能過得平靜、幸福。
上一篇:給自身的欲望“瘦瘦身”
下一篇:職場人要有空杯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