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jīng)·舊約》·燔祭獻子》原文與賞析
《舊約·創(chuàng)世記》第22章
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里?!鄙系壅f:“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眮啿鼻逶缙饋?,備上驢,帶著兩個仆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上帝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地看見了那地方。亞伯拉罕對他的仆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里來?!眮啿卑鸯芗赖牟穹旁谒麅鹤右匀錾砩希约菏掷锬弥鹋c刀,于是二人同行。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里。”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亞伯拉罕說:“我兒,上帝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庇谑嵌送?。
他們到了上帝所指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里筑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里?!碧焓拐f:“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xiàn)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眮啿迸e目觀看,不料,有一只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的子孫必奪得仇敵的城門。并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于是亞伯拉罕回到他仆人那里,他們一同起身往別是巴去,亞伯拉罕就住在別是巴。
亞伯拉罕燔祭獻子的故事是《舊約》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故事之一。為了證明自己對上帝的忠誠,亞伯拉罕甘心情愿將自己的獨生子以撒作為向上帝的燔祭,在亞伯拉罕持刀刺向以撒的最后一剎那,上帝派來的天使才及時阻止了這一悲劇。
亞伯拉罕在《舊約》中,不僅僅是以色列人的最早祖先,同時是耶和華(亞威)一神教的最初傳播者。從原始部落民族的多神教轉向一神教,崇拜唯一的真神——上帝耶和華,亞伯拉罕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居于重要地位。由于上帝的顯現(xiàn),亞伯拉罕蒙召,成為最堅定的上帝一神教的身體力行者。他首先帶動了家里人,妻子撒拉、弟弟納鶴和侄子羅得追隨他的信仰,繼而將這種新的宗教擴大到家族中其他人和奴仆中去。雖然不斷受到多神教崇拜者的敵視,但亞伯拉罕成功地維護了家族的團結,并且使新生的一神教的影響越來越大。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所作所為顯然十分滿意,給了他前所未有的恩寵,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薄暗厣系娜f族都要因你得福。”這是上帝對亞伯拉罕直接的召喚,亞伯拉罕沒有猶豫,帶領他的家人往上帝指示的福地去,這地就是迦南。到達迦南后,上帝又向亞伯拉罕顯現(xiàn),應許他:“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后裔?!睘榱讼蛏系郾硎靖兄x,亞伯拉罕建筑了一座祭壇,用來“求告上帝的名”。上帝見亞伯拉罕如此虔誠,再一次向他顯現(xiàn),與他立約,規(guī)定亞伯拉罕和他的后裔都必須行割禮,作為上帝與人立約的證據(jù)。
上帝與亞伯拉罕的這一約定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他表示的是上帝與受造者,即神與人之間因立約而存在的一種特殊關系。它顯示了上帝這位創(chuàng)造者是受造者亞伯拉罕及其后裔專一信仰、專一崇拜的唯一的神;同時,上帝也作了承諾:“我要將你現(xiàn)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后裔永遠為業(yè),我也必作他們的神。”由于這一立約,最終確定了神與人之間的關系。
從上所述可以看出,亞伯拉罕在以色列氏族從多神教走向一神教的過程中,居功至偉。他是一神教的熱情傳播者,又是一種教最堅定的信仰者。上帝雖然已經(jīng)看見亞伯拉罕相信他,信仰他,并且認為他是一個義人,但上帝還是忍不住想要 “考驗”亞伯拉罕一下,看他對自己的虔誠究竟能夠達到何種程度。這種 “考驗”雖然十分殘酷,但對受試者顯然十分有效,它能清楚地表明一個人在愛子與上帝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的情況下,究竟是選擇對上帝的信仰,還是選擇保存親情骨肉。
燔祭是猶太教的一種祭禮,是為乞求上帝應許某事某物而實行,通常是將牲畜或飛禽屠宰,把血灑在祭壇周圍,然后用火焚燒。但在 《圣經(jīng)》 中,以人為燔祭的事也屢見不鮮。由于亞伯拉罕是100歲時,才得到獨生子以撒,所以這種考驗顯得分外嚴峻?!办芗阔I子” 的故事將這一考驗過程寫得繪聲繪色,十分生動感人。100多歲的老人與他心愛的獨生子往獻祭的地點摩利亞去,父子二人同行,一位知道真情,充滿對幼子的愛憐而又不得不做出老年喪子的犧牲,心情必定是蒼涼悲壯的,而另一位則混沌未開,全然不知道他即將面臨滅頂之災。在這樣的背景下,亞伯拉罕與以撒的對話特別有一種悲愴的意味。
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 “父親啊!”亞伯拉罕說: “我兒,我在這里?!?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亞伯拉罕說: “我兒,上帝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贝颂帉υ挘恰杜f約》中最出色的描寫之一,雖然沒有直接描寫父子二人的神態(tài)及心理活動,但父子二人不同的心境情態(tài)盡在對話中凸現(xiàn),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在 “燔祭獻子”故事中,以撒是作為亞伯拉罕獨生子的身份出現(xiàn)的,實際上亞伯拉罕還另有一個兒子,即撒拉的女奴夏甲生的兒子以實瑪利,當時亞伯拉罕86歲。由于夏甲出身微賤,以實瑪利是庶出,所以在原配夫人撒拉生了正出的兒子以撒以后,夏甲母子就開始了厄運,撒拉要求亞伯拉罕趕走夏甲母子,以確保以撒能夠繼承家族的全部產(chǎn)業(yè)。亞伯拉罕無奈,只得給夏甲母子一些食物和水,讓他們自尋生路。他們在別是巴的曠野迷了路,水也喝完了,只能坐以待斃。后來幸虧得到天使的指引,才找到一口井,并在巴蘭曠野住了下去。據(jù)說,以實瑪利后來生了12個兒子,發(fā)展成12個民族,成為阿拉伯人的祖先。在 《圣經(jīng)》 中,經(jīng)常把以實瑪利人當作以色列民族的敵人。亞伯拉罕雖有以實瑪利,但他是庶出,又被趕出家門,所以可以認為亞伯拉罕只有以撒一個兒子。這一點甚至上帝也認可,他說:“你帶上你的兒子,就是你的獨生兒子,你所愛的心撒,往摩利亞地去,把他獻為燔祭?!鄙系壅亲寔啿鲍I出自己的獨生子來 “考驗”他的忠貞和虔誠的程度。
亞伯拉罕抱定了犧牲愛子的決心,在上帝指定的地方筑壇,把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結局,上帝派天使及時阻止了這一骨肉相殘的屠殺。在這里,再一次證明了上帝的偉大: 他既檢驗了亞伯拉罕的赤膽忠心,又避免了 “伊凡雷帝殺子”式的血腥場面。于是,在這場特殊的骨肉親情與宗教信仰較量中,亞伯拉罕經(jīng)受住了考驗,他用事實證明了他愛上帝超過了一切。
然而,上帝仍然是要求燔祭的,他喜歡動物油脂燃燒所發(fā)出的”馨香之氣”。恰巧有一只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不能自拔,它就成了以撒的替代品。在 《圣經(jīng)》 中,屢屢出現(xiàn)以人為祭的場面,并非所有的人都像以撒這樣幸運。在 《舊約 ·士師記》 中,元帥耶弗為了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向上帝許愿:“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里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么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戰(zhàn)爭勝利地結束了,卻不料他的獨生女兒第一個出來迎接他。這使耶弗他肝膽欲裂,因為向耶和華許愿不能挽回。他女兒回答說:“父啊!你既向耶和華開口,就當照你所說的對我做吧!”她又對父親說,只要求一件事,給她兩個月時間,她要在山上,為自己終為處女而哀哭。兩個月以后,耶弗他實踐了自己的誓言,將獨生女兒獻給耶和華作燔祭。以后,每年以色列的女子為耶弗他的女兒哀哭4天。
這是《舊約》中以人為祭的最鮮明生動的例證,然而卻不是唯一的一例。在《舊約·民數(shù)記》第25章中,因為以色列人在什停與摩押女子淫亂,拜祭異神,因此耶和華吩咐摩西說:“將百姓中所有的族長,在我面前對著日頭懸掛,使我向以色列人所發(fā)的怒氣,可以消了?!痹凇杜f約·撒耳母記下》第21章,就敘述大衛(wèi)把掃羅家的子孫7人交在基遍人手中,“基遍人就把他們在耶和華面前吊死在山上——此后,上帝才垂聽國民的哀求?!?br>
這些描寫,證明在古代猶太民族中曾經(jīng)實行過人祭。在《圣經(jīng)》的許多地方,上帝直接要求人祭,并規(guī)定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以用畜類來代替人祭,即“贖身”。
這種傳說可以追溯到那個著名的“逾越之夜”。《出埃及記》第13章載:“以色列中凡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別為圣歸我?!蹦菚r你要將一切頭生的,并牲畜中頭生的,歸給耶和華。公的都要屬耶和華。凡頭生的驢,你要用羊羔代贖,若不代贖,就要打折他的頸項。凡你兒子中頭生的都要贖出來?!辈⒚鞔_說明,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耶和華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出來。因為耶和華擊殺了埃及人所有頭生子及所有頭生牲畜,因此以色列人將一切頭生的公牲畜獻給耶和華為祭,但將頭生的兒子都贖出來。
只有在《出埃及記》以后,燔祭才獲得近代形式,上敘文字已經(jīng)允許用羊羔代替兒童和以色列人極其有用的大牲畜驢子。但并不是所有的燔祭都可以用羊羔來代替(贖身),“所有立過誓的”祭品,預先指定獻給上帝的祭品不可以用牲畜來代替。《舊約·利未記》第27章記載:“但一切永獻的(按照所發(fā)誓愿獻祭的),就是人從他所有永獻給耶和華的,無論是人,是牲畜,是他承受為業(yè)的地,都不可賣,也不可贖。凡永獻的是歸給耶和華為至圣。凡從人中當滅的(發(fā)誓愿獻子的),卻不可贖,必被治死?!薄杜f約·民數(shù)記》第30章,摩西轉述上帝的吩咐時說:“人如果向耶和華許愿,或起誓,要約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話執(zhí)行?!?br>
從這一角度來看,以撒的得救就有其道理了;他不是亞伯拉罕,發(fā)誓愿獻祭的,而是上帝為考驗亞伯拉罕要求他燔祭的,所以可用羊羔贖身;而耶弗他是為了爭取戰(zhàn)爭的勝利而發(fā)下誓愿將第一個迎接他凱旋的人獻為燔祭的,所以不能贖身。
但是,以人為燔祭畢竟是一種血腥野蠻的宗教儀式,在《圣經(jīng)》的寫作時代,這種人祭就被視為不光彩的事情,并以種種理由為之進行辯護。《舊約·以西結書》第20章寫道:“我也任他們遵行不美的律例,謹守不能使人活的惡規(guī)。因他們將一切頭生的經(jīng)火,我就任憑他們在這供獻的事上玷污自己,好叫他們凄涼,使他們知道我是耶和華?!痹凇妒ソ?jīng)》的先知書中,甚至表明了這樣的見解,似乎耶和華并不要求頭生的,他要求的只是對上帝的愛、正義和須從而已?!稄涘葧返?章寫道:“耶和華豈喜歡千千的公平或是萬萬的油河嗎?我豈可為自己的罪過,獻我的長子嗎?為心中的罪惡,獻我身所生的嗎?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什么是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痹凇逗挝靼返?章中,上帝干脆就說:“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上帝,勝于燔祭?!?br>
《舊約》中還譴責了以色列人用人燔祭其他神的現(xiàn)象,認為是以色列人最不可饒恕的罪行之一。《利未記》第20章記載: “耶和華對摩西說: ‘你還要曉諭以色列人說,凡以色列人,或是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把自己的兒女獻給摩洛的,總要治死他,本地人要用石頭把他打死。我也要向那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因為他把兒女獻給摩洛,玷污我的圣所,褻瀆我的圣名。那人把兒女獻給摩洛,本地人佯為不見,不把它治死,我就要向這人和他的家變臉,把他和一切隨他與摩洛行邪淫的人,都從民中剪除。”摩洛是腓尼基宗教對重要男性大神的稱呼,舊時解釋其原意為 “王”;據(jù)近人考證,原為當時的宗教術語,專指以嬰孩為祭品進行火焚的宗教儀式。由于燔祭摩洛直接威脅到耶和華一神教的地位,所以耶和華絕對不能容忍,要與異教分子 “變臉”,把他們 “剪除”,實施非常嚴厲的懲罰。
《舊約》中有關以人為燔祭的故事,實際上是上古時期原始部落人民宗教儀式的折射。這種血腥野蠻的習俗,在腓尼基人、希臘人、墨西哥人以及其他許多民族的歷史中,都有此類駭人聽聞的記載。他們或為戰(zhàn)爭的勝利,或為作物的豐稔,或為其他一些人力所不能達到事物,向神求乞福佑,從而進行這種野蠻的屠殺,有時人數(shù)可達成百上千。這種為了散神而殺人的祭祀活動,是當時社會生活荒蠻時期的標志,是人類幼年時期認識水平低下的反映。隨著社會生活的進步,這種野蠻的習俗將被較為人道的宗教形式所取代。本故事中亞伯拉罕用一頭公羊代替兒子作為犧牲,其中就具有結束人祭的象征性意義。
燔祭獻子的故事是 《圣經(jīng)》 中恐怖的一章,上帝以近乎殘忍的方式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這與上帝善良、仁慈的形象極不相稱。亞伯拉罕在這場嚴峻的考驗面前,如同他最初蒙召時一樣,毫不猶豫,毫不遲疑地聽從上帝的神示,從而以自己無畏的犧牲決心經(jīng)受住了考驗。對自己的忠實信徒,上帝決心予以報答,他賜給亞伯拉罕大福,讓他子孫人丁興旺,他的后代在征戰(zhàn)中無往不勝,“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如此隆恩,可謂空前。
燔祭一般是為了求乞和贖罪,《圣經(jīng)》上有關燔祭的記載很多,從形式上,有火祭與素祭之分;從內(nèi)容上,有平安祭、贖罪祭、贖愆祭之別。據(jù)《舊約 ·利未記》,以色列人每年7月10日守贖罪日,祭司要穿上細麻布的圣衣,為眾人行贖罪之禮。此時,要將牛羊一類的牲畜獻在上帝面前,以為眾人贖罪?!疤孀镅颉?一詞的含義,典出于此。
上一篇:《小說、戲劇·靈芝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jīng)·舊約》·猶大風云》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