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二郎神》原文與賞析
楊無咎
清源壽辰
炎光欲謝,更幾日,熏風吹雨。共說是天公,亦嘉神貺,特作澄清海宇。灌口擒龍,離堆平水,休問功超前古。當中興,護我邊陲,重使四方安堵。新府。詞庭占得,山川佳處。看曉汲雙泉,晚除百病,奔走千門萬戶。歲歲生朝,勤勤稱頌,但可民災無苦。薦尊俎,愿得地久天長,協佐皇都。
這首詞,是南宋隱士楊無咎所作。詞牌為《二郎神》,詞題為《清源壽辰》?!豆嘟肌份d,宋太祖景德年間“追封二郎神為清源妙道真君”;《八閩通志》載,“宋真宗加封清源妙道真君”;《宋史》載,徽宗政和七年下詔修神保觀,供奉二郎神;元代無名氏有詩《清源真君六月二十四日生辰疏》??磥?,這是一首以《二郎神》這個詞牌,而慶“二郎神”壽辰的詞,詞牌與詞題妙合神契,用以頌揚一位神奇的治水英雄。
詞的上闋頌揚二郎神的治水功績。首句以大自然的正常變化入詞,寫炎熱的晴日漸去,沒過幾天,又是一陣和風吹雨。緊接著,寫人們都紛紛傳說,這種風調雨順都是由于天公保佑,也是由于有神的賜予,特別為百姓們澄清了海內的禍患。詞中“貺”讀如況,是賜予的意思。下面一句詳寫二郎神治水的功績:他在四川灌口擒龍;他鑿通離堆平息水患。這樣大的功勞,不用問,一定是超過前代古人所為的。第四句寫,當今正值國家中興之際,護邊陲、安四方之任,也要請二郎神承擔。這上闋4句,句句不離對二郎神的頌揚、褒贊,只是角度略有變化,由自然而社會,由歷史而至現今。
詞的下闋表現老百姓對二郎神的崇敬。寫出人們在山川佳處為二郎神修廟觀、享香火,就連文人們創作的詞牌中也讓一席給《二郎神》。試想,二郎神居于如此的禮贊與供奉之中,早上,他會于雙泉邊汲水;晚上,為了驅逐人們的各種病痛疾苦,而奔走于千家萬戶。而百姓們呢?只要能使他們無災無苦,他們會年年來朝拜、經常稱頌二郎神的功德。他們會獻上豐厚的祭品,請求神祇幫助解民疾苦、助國家中興。下闋,句句飽含著人們的崇敬之情與殷切的期望。這種崇敬與期望已經升華為一種信仰,反映了戰亂時代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
從楊無咎的這首詞中,我們可以了解,在宋人眼里,二郎神是一位擒龍治水的英雄,是一尊消災除病的神靈。在老百姓看來,二郎神姓甚名誰都不要緊,也不關心他屬于佛家還是道家,只要他對百姓做過好事,廟里的香火總是興旺綿延。
二郎神究竟是誰?答案往往頗為含糊。自古以來,對二郎神有多種解釋。
其中流傳較早、較廣泛的一種解釋為:二郎神就是治水的李冰。《史記·河渠書》曰:“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則用溉浸,百姓餉其利?!薄度A陽國志》卷三有:“周滅后,秦孝文王以李冰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時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行地中,會江南安觸山脅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患之。冰發卒鑿平混崖,通正水道?!蔽闹小盎煅隆奔丛~中“離堆”?!豆沤駡D書集成·神異典》卷五一引《江西通志》“清源廟”條載:“廟在浮梁新田。舊傳神姓李名冰,秦孝公時守蜀,作五石牛以壓水怪,立祠灌口。”等等。傳載相踵,不一而足。李冰系四川歷史名人,實有其人、確有貢獻,這是無庸置疑的。李冰享祀,自秦漢以來未曾間斷。川人奉祀在情在理;后世以為江水之神,川外亦修廟,也未為不可。但李冰之祀始于秦漢,而二郎神之稱始見于唐代,因而,有人認為李冰并非二郎神,李冰實際上是李二郎的前身。
第二種解釋為:二郎神就是李二郎。如《事物紀原》卷七:“元豐時,國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云神永康導江縣廣濟王子。王即秦李冰也。《會要》所謂次子郎君神也。宋后敕封靈惠侯?!币约耙恍┑浼⒎街尽部贾械挠嘘P的記載都可做為佐證。諸位二郎神中,以李二郎神的影響最大。這是因為五代以來,它得到了歷代帝王的認可,這也就是造成宋代以來二郎神名頭大盛,二郎之享川內川外所在多有的原因之一。
第三種解釋為:二郎神就是趙昱?!度淘戳魉焉翊笕肪砣d: “清源妙道真君,姓趙名昱,從道士李玨隱青誠山。隋煬帝知其賢,起為嘉州太守。郡左有冷源二,河內有犍為老蛟,春夏為害,……昱持刀入水,有頃,其水赤,石崖崩,吼如雷。昱右手持刃,左手持蛟首奮波而出?!窀衅涞?,立廟于灌江口,奉祀焉,俗曰灌口二郎?!边@種說法始見于宋時《龍城錄》,與李二郎之說大致同時,這完全是道教捧起來的二郎神。
第四種解釋為: 二郎神就是楊二郎楊戩。道家既捧出了趙昱,佛家也不甘落后?!段饔斡洝返诹兀?“(觀音)菩薩道: ‘乃陛下令甥顯圣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于是二郎神又歸于觀音菩薩麾下,觀音菩薩助他擒龍斬蛟,而且還給他添了一只象征智慧和法力的眼睛,使他成了佛門神將,甚至于家喻戶曉了。這種近代民間最流行的說法,實際上是最無稽的說法。
此外,宋初所信奉的二郎神又認為是蜀漢王孟昶,或是送子之神張仙; 又有人說二郎神為 《晉書》上有傳的鄧遐; 或又以為是印度神中毗沙門天王的第二子獨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歷史上對二郎神的解釋已頗為熱鬧,近年來,又有人據1974年灌口出土的圓石雕考證出 “二郎原來是兩個神石人”,是李冰石像旁手扶治水工具的侍從神像。
至此,我們可以透過民間傳說的迷霧、和尚道士的編造、文人墨客的附會、現代學人的考證,看到二郎神由真人而石人、而神像,由治水的英雄李冰變為百姓尊奉的神靈、再變為或儒、或道、或小說家們創造出的子虛烏有的過程。而且看到,盡管二郎神姓氏頗多、名號不一,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正如楊無咎 《二郎神》詞中所寫的二郎神是 “當中興,護我邊陲,重使四方安堵”、“但可民災無苦”的歷代百姓們崇拜的神。也可以說,二郎神的造神過程正是人民對自身力量的肯定,是自我力量的對象罷了。而南宋隱士楊無咎本人名聲不大,但 《二郎神·清源壽辰》詞卻千載流傳,這不能不說是叨了二郎神的靈光。
上一篇:《經籍、寓言故事·二母爭兒》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亞伯蘭一家》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