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巧克力》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91 彩色片 114分鐘
墨西哥米拉墨斯電影公司出品
導演:阿爾方索·亞羅 編?。毫_拉·艾斯奎威爾 攝影:艾瑪努艾爾·魯班茨基 斯蒂夫·伯恩斯坦 主要演員: 盧美·戛華佐(飾蒂塔) 馬克羅·萊昂納特(飾彼得羅) 里吉娜·托尼(飾伊琳娜)
本片獲1991年艾里奧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劇情簡介】
蒂塔出生的時候,母親伊琳娜正在廚房切洋蔥。那洋蔥的劇烈刺激使她在母體里就哭個不停。據廚娘娜恰說,蒂塔是被淌流在廚房地板上的汪汪淚水推送到這世界上來的。出生以后淚水成河,娜恰把淚水蒸發成的鹽掃起來,有40磅重,足夠全家人吃很長的時間。
伊琳娜從一開始就不喜歡蒂塔,把她交給廚娘娜恰撫養。娜恰終日圍著鍋臺轉,這樣,蒂塔的命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要伴著廚房的洋蔥異味終其一生。從會拿刀叉起,蒂塔就學著剁洋蔥的手藝,善良的娜恰為這幼小的生命祝福,希望她早日長大,找一個如意郎君,擺脫這苦難的命運。這種良好的祝愿遭到伊琳娜的嚴厲責斥,她說“蒂塔永遠不會嫁人,她是我的小女兒,她要照顧我,直到我死去?!币亮漳冗@樣說,是根據這個家族世代相傳的一項規定:么女不得嫁人,要侍候母親終生。
母親疼愛兩個姐姐路莎拉和蘇菲。蘇菲有著墨西哥女人所沒有的一頭金發,人們紛紛議論,說她是混血種,不是蒂塔父親之女。蒂塔的父親在氣惱中死去。
1910年,三姐妹均長大成人。英俊的牧場少東家彼得羅出現在蒂塔的面前,他深深愛著這個姑娘。蒂塔感到“他凝視她裸露的雙肩時,就像生面團接觸到熱油時那樣灼熱的感受”,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同樣愛著他。
彼得羅無法壓抑這種感情,他向蒂塔坦露了自己的愛情。他說:“我知道這種表白的確顯得過于唐突,但要接近你又是那么困難……”
“我不知該怎么說才好,請給我時間考慮……”
彼得羅說:“不,我現在就需要你的答復,愛是一種感覺,感覺是不用去考慮的?!?br>
彼得羅和他的父親來到蒂塔家求婚,遭到伊琳娜的婉言謝絕,她說蒂塔是最小的女兒,按照家族規矩要侍奉母親,不能出嫁,不過她也說,如果彼得羅要娶妻,可以娶她的大女兒路莎拉,他只比蒂塔大兩歲。
彼得羅考慮再三,同意了伊琳娜的建議。
回家的路上,彼得羅的父親不明白兒子為什么要改變初衷,何以會和沒有愛情的人結婚。彼得羅說:“如果你不能娶你心愛的人,唯一的接近她的辦法就是娶她的姐姐?!?br>
他們的談話,被娜恰聽到了。
娜恰把這一切告訴了蒂塔,她安慰她說:“他是為愛而結婚的,是為了更深地愛你?!钡@種安慰的話,無法撫平少女受重創的心靈。
為了壓抑內心的痛苦,蒂塔每晚編織毛毯,她的淚水不斷地滴落在毛毯上,這條毛毯后來織了百米長。
路莎拉結婚的日子快到了,伊琳娜命令蒂塔主理姐姐的婚宴。蒂塔苦澀的淚水滴入用了170個雞蛋攪拌的結婚蛋糕的面粉里。娜恰說,悲傷的淚水是有毒的。果然,吃了婚宴蛋糕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悲傷起來,后來全體都奔到河邊嘔吐不止。
彼得羅心中只有蒂塔,婚后三個月始終以種種理由拒絕與妻子有任何親昵的舉止,這使路莎拉非常痛苦。伊琳娜發現彼得羅和蒂塔藕斷絲連,便禁止他們接近。
彼得羅以蒂塔“下廚一周年”為由,送給她一束玫瑰花。蒂塔把花緊抱在胸前,那帶刺的玫瑰在胸前留下了三道血痕,那花的芳香也給了她啟示,她要用玫瑰花瓣為心愛的人作一道菜——玫瑰汁鵪鶉。當這道精心制作的菜肴端到餐桌上,不同的人嘗到它竟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彼得羅吃了這道菜,仿佛蒂塔整個身心進入他的體內;伊琳娜的臉上,是莫名的苦澀;蘇菲吃了這道菜,渾身發熱,沖到小木屋去洗澡。路過的扎帕達農民革命軍聞到這道菜的飄香,情迷意亂,開槍把木屋點燃,赤身露體的蘇菲,狂奔在原野上,被一個革命軍將領抱上駿馬,他們一同消失在地平線上。后來傳出了謠言,說她當了妓女,為此,伊琳娜氣得大病一場。
這道“玫瑰汁鵪鶉”使蒂塔和彼得羅找到了心靈和愛的交流的途徑。蒂塔的廚藝日臻完美。
伊琳娜禁止別人提到女兒蘇菲的名字,甚至燒毀了她的照片和出生證。
一年以后,路莎拉生下一個女兒,由于母親缺奶,孩子終日啼哭。蒂塔總是熱心幫助饑餓的人,她以處子的胸懷喂養彼得羅的骨肉,對孩子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孩子滿月的時候,村民們嘗到蒂塔美味絕倫的菜肴,人們問她是怎么做的,蒂塔回答說:“關鍵在于制作的時候,要放進更多的愛?!甭飞a后體弱多病,伊琳娜令彼得羅把她帶到充滿陽光的德州,蒂塔感到失去了寄托,茫然若失。不久,傳來噩耗:孩子因飲食不當而夭折。蒂塔長期積郁的痛苦和憤懣終于爆發了,她對母親說:“孩子的死全是你不好!”她爬進遍布塵埃的鴿子房,不愿再見世人。人們說,蒂塔得了精神病。
伊琳娜讓約翰醫生把蒂塔送進了精神病院。離家的那個黃昏,馬車馱著蒂塔緩緩前行,馬車后拖著蒂塔編織的百米長毛毯。善良的約翰是個鰥夫,一直暗戀著蒂塔,把她帶到自己德州的老家,悉心照料著她,但是蒂塔依然沉默,很少吃喝。
約翰說,他那印第安裔的祖母曾對他說過,每個人出生時心中都有一盒火柴,如果它不能自燃,就要通過外界的力量去引燃它。每個字,每一種旋律,每一種聲音或每一種愛撫,都可能成為引燃的契機。如果火柴一直不引燃,就會潮濕,永遠點不著了。約翰認為,要治好蒂塔,必須引燃第一根火柴,“因為感情的突然爆發,將會把整盒火柴同時點燃,就會產生強烈的光輝,它為我們顯示出生時忘卻的道路,正是這條道路,引領我們回到神圣之本?!?br>
醫生把蒂塔家的使女珍恰接來,她以真摯的愛心做了一碗牛肉湯,蒂塔喝下就神奇地復原了。
不久,伊琳娜去世。蒂塔用母親一直掛在頸項的一把小鑰匙打開她珍藏的小箱子,發現里面是一個男人的照片和情書。外間的傳言終于成為事實。蒂塔傷心流淚了,不過她的哭,不是為了使她的愛情受到壓抑的母親,而是為了受到愛情挫折的那些人。
喪禮上,蒂塔和彼得羅重逢了。路莎拉又有了一個女兒,蒂塔同樣以真心去照顧她。只是在一次宴會上,她聽到路莎拉宣布這個小姑娘長大以后,也不能出嫁,也要侍奉母親終生時,她甚為反感也感到悲傷,仿佛伊琳娜還活著一樣?;氐綇N房后,蒂塔開始詛咒,讓路莎拉宣布過的話在她自己的腸胃里爛掉,讓那腐臭氣體從她的孔穴排出并揮發掉。這詛咒果然奏效,此后路莎拉不斷打呃、放屁,口腔氣味難聞。彼得羅就更加疏遠她。
約翰醫生向蒂塔正式求婚,為了不使他傷心,蒂塔答應了他的請求。然而,她畢竟深愛著彼得羅。入夜,彼得羅潛入蒂塔房中,經過多年的暗戀,他們終于得到了親近的機會。但正是從這天開始,伊琳娜的亡靈經常出現,她譴責蒂塔忘記了道德和尊嚴,拋棄了社會的規范,這使蒂塔深感恐懼。
蘇菲回來了。并非是傳聞中說的那樣,她成為韋·祖宏將軍夫人。
“真相是不存在的?!碧K菲對蒂塔說:“真相是路莎拉嫁給了彼得羅,而不顧你們的愛?!?br>
“但做妻子的是她而不是我?!?br>
“那又怎么樣?婚姻能改變你和彼得羅的感受嗎?當然不會,你們的愛是真正的愛,你們要向路莎拉承認這一事實,尤其是母親去世后……”
她鼓勵蒂塔為爭取自己的幸福斗爭。當伊琳娜的亡靈再度出現時,蒂塔說:“要走的不是我和彼得羅,應該是你!我已經受夠你的折磨,該是一刀兩斷的時候了!”自此,鬼魂不敢再來騷擾她了,她的心靈也永不再受桎梏。
約翰已做好婚禮的一切準備。蒂塔告訴他,她已把貞操獻給了另一個她心愛的人,要求取消婚禮。善良的醫生感到蒂塔真心愛著彼得羅,自愿退出了。但是他堅信:“傳統會隨你而死去?!?br>
1934年,路莎拉早已死去,約翰一直未娶,已是雙鬢發白了,蒂塔也一直未嫁。他們仍是真摯相知的朋友。彼得羅的女兒和約翰的兒子幸福地結合了,他們一同入了哈佛大學。
當客人散去,老屋里只剩下蒂塔和彼得羅時,他們在數不清的燭光映照下,實現了真正的結合。彼得羅樂極而終,蒂塔慢慢地吞噬著火柴。整個老屋被引燃的烈焰包圍著,這對有情人永不離分。
人們在牧場遺址的灰燼中,所能找到的,是蒂塔留下的一本烹飪書,還有這個關于深藏的愛的故事……
【鑒賞】
《情迷巧克力》是根據墨西哥女作家羅拉·艾斯奎威爾的處女作小說改編拍攝的。羅拉·艾斯奎威爾完成了電影劇本的創作,并把它交給自己的丈夫導演阿爾方索·亞羅去完成。
《情迷巧克力》把加西亞·馬爾克斯式的魔幻現實主義帶進了廚房和睡房——這是拉丁美洲婦女的傳統避難所和禁錮她們的牢獄。
無法套用任何模式去分析這部影片。只有了解“魔幻現實主義”何以能夠根植于拉丁美洲這塊神奇的土地,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影片如何在似乎是荒誕的“神奇現實”外殼下所包含的深邃思想,在漫不經心的游蕩中隱含著的社會批判作用。
據文學研究者的介紹,“魔幻現實主義”這個名詞最早產生于西歐,到1948年傳入拉丁美洲?!澳Щ矛F實主義”這一名詞,在歐洲并沒有發展成文學或藝術流派,但進入拉丁美洲時,那里已經有了魔幻現實主義的雛型作品,名詞一經傳入,很快就發展成對當今世界文壇具有很大影響的文學流派。這當然是和拉丁美洲的自然條件、政治條件、印第安文化及外來文化、傳統的和非傳統的、遠古的和現代的思想影響分不開的。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受西歐超現實主義啟發而產生,但它反對逃避現實,脫離現實的創作傾向。雖然他們接受了超現實主義的美學原則,即“神奇的事物是美的,凡是神奇的都是美的,也只有神奇的事物才是美的” (布勒東)。但魔幻現實主義追求的是現實中的神奇,同時也注重反映現實,這是一種 “神奇現實”。
阿爾方索·亞羅力圖保持文學特色,通過昆塔的畫外音,講述姨婆蒂塔、外曾祖母幾代人的故事,這可以說是墨西哥乃至整個拉美大陸女性命運的縮影。昆塔講述的是日?,嵤拢T如“剁洋蔥”、“編織長毯”這類最為普通常見的事情,但卻和人物的命運,人物的感情經歷、喜怒哀樂緊緊聯系在一起?!吧衿妗比绾闻c“現實”相聯系?編導者通過昆塔的語言,發揮了文學給讀者以更豐富的想象可能性的作用,形象地展示蒂塔悲劇性命運和對愛情的執著追求?!皬N房”是這部影片最重要的場景之一,也是每個墨西哥婦女的重要生存空間,切洋蔥是這里最經常的工作,廚房里彌漫著辛辣的洋蔥味,使人淚流不止。這些淚水滴到地面上,被陽光蒸發成為鹽粒,這些鹽粒打掃起來,竟有40磅之多!
這個開端,形象地體現了傳統的拉美婦女被封閉在廚房里,無法實現自身價值、體現主觀能動性的苦澀命運,無疑具有社會批判意義。同樣,影片中多次出現伊琳娜的“鬼魂”,也是為了形象地揭示舊有傳統觀念對人的束縛,“死人統治活人”這一現實的。
電影畢竟不是文學。在這部影片中,編導者為把魔幻現實主義這一文學流派移植入電影形式中,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吧衿娆F實”一個接一個向觀眾展示,有時是展示現象,實實在在的畫面現實(如路莎拉婚宴上來賓的嘔吐);有時又是充滿奇幻的視覺性場景(如蘇菲的出走);有時充滿了憂傷的浪漫情調(如蒂塔被送往精神病院時,馬車后拖著百米長毯),這些神奇現實的展現,旨在刻畫人物,揭示人的心理過程,也是精神狀態達到極點和激奮狀態下的宣泄。導演阿爾方索·亞羅非常注重在不同心理條件下的場景氣氛營造,發揮光色元素的情緒感染力,使觀眾不是在看一個神奇故事,而是和主人公蒂塔一起經受一次感情經歷??梢钥隙ǎ绻皇前l揮電影諸多的表現手段,影片是無法獲得好的效果的。
盧美·戛華佐和里吉娜·托尼的出色表演,使蒂塔和伊琳娜這兩個人物的矛盾關系顯得豐富而又復雜多面。劇作者在人物關系上有明確的設定,她們既然是母女,那么根據家族規定,么女不得出嫁,必須陪伴母親終其一生。人物關系的特殊性和殘酷性由此而展開,蒂塔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彼得羅結婚,還要強作歡顏為彼得羅和姐姐的婚宴制作蛋糕。影片用了相當多的篇幅去表現這種無愛的骨肉關系和無愛的婚姻關系,去揭示人的情感痛苦和矛盾沖突,其現實意義和批判作用同樣是不言自明的。影片中母親伊琳娜的“鬼魂”多次出現,并沒有采用通常慣用的恐怖、夸張的可憎面目,而是像她活著時候一樣,這種處理手法,也是強調了現實的意義。
影片中的彼得羅,不能沖破舊傳統和自己相愛的蒂塔結合,而采取與其大姐路莎拉結婚的方式,以這種無愛的婚姻達到繼續和蒂塔接觸的目的。這種矛盾共置的處理手法,使彼得羅這個人物顯得極其虛偽,并在蒂塔不幸的感情經歷中加倍地增添了痛苦,這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減弱了作品反封建、反傳統的性質。在這點上,同樣反映了作品受印第安文化中宿命論思想的影響,除蘇菲外,所有的人物都任由命運去擺布。外來的西班牙本土傳統的保守觀念,也使影片中的人物悲劇性命運不可避免,使其中的事件、人物關系、情節走向顯得扭曲和荒謬成為必然。
不可否認,《情迷巧克力》的導演阿爾方索·亞羅在電影獨特的敘事方法上有很好的功力,故事講述得流暢而娓娓動聽,電影視聽元素運用得十分純熟而不露痕跡,展示了被傳統束縛的強烈感情和被壓抑過久的情欲導致的死亡。攝影在場景和光色處理上也精確地反映了導演的意圖。但是,由于上述的局限性,在影片的結尾處,蒂塔和彼得羅這對拉丁美洲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死必然會給觀眾帶來思考,究竟他們的死是一種反叛,是一種對自由和愛情的圣潔追求,還是最終“認命”,作為衛道士,成為封建傳統的殉葬者?
上一篇:《情海冤魂》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慕里耶》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