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萌、劉文飛譯劉文飛
【原文作者】:丹·哈爾姆斯
【原文作者簡介】:
丹尼爾·伊萬諾維奇·哈爾姆斯(1906-1942),蘇聯(lián)文學家。1906年生于彼得堡,20年代初步入文壇,加入文學團體“真實藝術協(xié)會”,同時寫出大量詩歌、小說和劇本。20年代末起主要從事兒童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她的兒童詩一時家喻戶曉,1942年,哈爾姆斯無辜遭鎮(zhèn)壓,后被恢復名譽。
1927年,哈爾姆斯的《伊麗莎白·巴姆》一劇在列寧格勒上演,該劇中所體現(xiàn)出的情節(jié)和沖突的淡化、人物的木偶化、臺詞的非連貫等特色,使得有些研究者認為:哈爾姆斯是荒誕派戲劇的先驅(qū)之一。60—70年代,他的詩作紛紛重新發(fā)表。1987年第14期蘇聯(lián)《圖書博覽》刊登了哈爾姆斯的組合短篇《斷片》。
【原文】:
第10號藍色筆記本
有一個紅頭發(fā)的人,沒有眼睛和耳朵。他也沒有頭發(fā),因而人們是假定地稱他為紅頭發(fā)的人。
他無法說話,因為他沒有嘴。鼻子他同樣也沒有。
他甚至沒有手和腳,肚子他也沒有,后背他也沒有,脊骨他也沒有,任何內(nèi)臟他也沒有。什么都沒有!因而不明白這里談的是誰。
最好我們還是別再談他了。
商店里如今賣什么
科拉特金去找季卡凱耶夫,碰上他沒在家。
而季卡凱耶夫這時正在商店里,他在那兒買了肉、糖和黃瓜。科拉特金在季卡凱耶夫的門前轉悠了一陣,已打算寫個條子,突然他看到,季卡凱耶夫本人正走來,手里提著一個漆布口袋。科拉特金見到季卡凱耶夫,就向他喊道:
“我已經(jīng)等了您整整一個鐘頭!”
“不對,”季卡凱耶夫說。“我離家總共才二十五分鐘。”
“這我不知道,”科拉特金說。“反正我已經(jīng)等了整整一鐘頭。”
“別撒謊!”季卡凱耶夫說。“撒謊可恥。”
“最仁慈的閣下!”科拉特金說。“勞請您換副表情。”
“我以為……”季卡凱耶夫剛開頭,科拉特金就打斷了他。
“如果您以為……”科拉特金說,可季卡凱耶夫立即打斷了他,說:
“就你好!”
這句話惹惱了科拉特金,于是他用手指按住一個鼻孔,用另一個鼻孔向季卡凱耶夫噴鼻涕。這時季卡凱耶夫從袋子里掏出一根最大的黃瓜,用它向科拉特金的腦袋打去。科拉特金雙手抱住腦袋,倒下,死了。
如今商店里就賣這樣的大黃瓜!
墜落的老婦人們
一位老婦人由于過分的好奇從窗口墜落下來,摔傷了。
從窗口探出另一位老婦人,她開始向下望那摔傷的,但由于過分的好奇也從窗口墜落下來,摔傷了。
然后從窗口墜落下第三位老婦人,然后是第四位,然后是第五位。
當?shù)诹焕蠇D人墜落時,我已厭倦看她們,于是我去了馬爾采夫斯基市場,在那兒,據(jù)說,有人給了一個瞎子一條針織頭巾。
視錯覺
謝苗·謝苗諾維奇戴上眼鏡,望著松樹,他看見:松樹上坐著一個農(nóng)夫,正向他揮舞拳頭。
謝苗·謝苗諾維奇摘下眼鏡,望著松樹,看見松樹上并未坐著誰。
謝苗·謝苗諾維奇戴上眼鏡,望著松樹,看見松樹上坐著一個農(nóng)夫,正向他揮舞拳頭。
謝苗·謝苗諾維奇摘下眼鏡,又看見松樹上并未坐著誰。
謝苗·謝苗諾維奇又戴上眼鏡,望著松樹,又看見松樹上坐著一個農(nóng)夫,正向他揮舞拳頭。
謝苗·謝苗諾維奇不情愿相信這一現(xiàn)象,他認為這一現(xiàn)象是視錯覺。
木匠庫沙科夫
從前有一個木匠。他叫庫沙科夫。有一回他離開家,去一家小鋪想買些乳膠。
化凍了,大街上非常滑。
木匠走了幾步,腳下一滑就摔倒了,磕破了腦門。
“唉!”木匠說著,站起來,來到藥房,買了塊膏藥貼在腦門上。
但當他走到大街上,剛走幾步,他腳下一滑又摔倒了,磕破了鼻子。
“唉!”木匠說,來到藥房,買了塊膏藥貼在鼻子上。
然后他又走到大街上,又腳下一滑摔倒了,磕破了腮幫。只好又來到藥房,用藥膏貼上腮幫。
“這樣,”藥房掌柜對木匠說。“您經(jīng)常摔著磕著,我建議您多買上幾貼膏藥。”
“不用,”木匠說。“我再也不會摔倒了。”
但當他走到大街上,腳下一滑又摔倒了,磕破了下巴。
“可惡的冰!”木匠叫道,又跑向藥房。
“瞧見了不是,”藥房掌柜說。“您又摔倒了。”
“不!”木匠叫道。“我什么也不想聽!快給我膏藥!”
藥房掌柜給了膏藥;木匠貼上下巴,跑回家去。
可是里的人認不出他,不放他進屋。
“我是木匠庫沙科夫!”木匠高叫。
“隨你說去!”屋里的人回答,并用掛鉤和鐵鏈鎖死了門。
木匠庫沙科夫在臺階上站了一會兒,啐了一口,又向大街走去。
箱子
一個細脖子的人鉆進一只箱子,隨后合上蓋,開始有些喘不過氣來。
“瞧,”細脖子的人一邊艱難地喘氣一邊說。“我在箱子里喘不過氣來,因為我的脖子細。箱蓋合上了,空氣進不到我這兒來。我會憋死的,但我無論如何不打開箱蓋。我將慢慢死去。我將見到生與死的博斗。在同等條件下正在進行不正常的戰(zhàn)斗,因為死亡自然會獲勝,而注定死亡的生命只是枉然地在與敵人搏斗,直到最后一分鐘也不放棄徒勞的希望。在此刻進行著的這場搏斗中,生命會知道自己取勝的方式:為此生命應當強迫我的雙手去打開箱蓋。我們看著:誰勝誰負?只是這樟腦味實在難聞。如果生命獲勝,我就把煙草散在箱子里的東西上……開始啦:我再也無法呼吸,我死了,這很清楚!我已經(jīng)沒救啦!已沒有任何崇高的東西在我腦子里,我正在窒息!……”
“哎喲!這是什么?此刻是出了什么事,但我無法明白究竟出了什么事。我看見了什么或者聽見了什么……
“哎喲!又出了什么事?我的上帝!我喘不過氣來。看樣子我正在死去……
“這又是什么?為何我在唱歌?仿佛,我的脖子痛……可箱子在哪里?為什么我看到了我房間里的一切?好象我正躺在地板上!而箱子在哪里?”
細脖子的人從地板上爬起來,看了看四周。哪兒也沒有箱子。椅子上和床上堆滿了從箱子里掏出來的東西,可箱子哪兒也沒有。
細脖子的人說:
“就是說,生命以一種我所不知的方式戰(zhàn)勝了死亡。”
一個讓門衛(wèi)吃驚的年輕人
“真有你的,”門衛(wèi)打量著一只蒼蠅,說。“如果給它涂上些乳膠,那它大概就要完蛋。事情就這樣!就用普通的膠水!”
“喂,你這該死的!”一個戴黃手套的年輕人向門衛(wèi)喊道。門衛(wèi)馬上就明白了這是在叫他,但他仍繼續(xù)看蒼蠅。
“沒聽見正跟你說話嗎?”年輕人又喊。“畜生!”
門衛(wèi)用指頭按死蒼蠅,并未向年輕人轉過頭來,說:
“喊什么,你這不要臉的?我聽見哪。用不著喊叫!”
年輕人用手套撣了撣褲子,彬彬有禮地問:
“請問大爺,怎么從這兒上天?”
門衛(wèi)看了一下年輕人,瞇起一只眼,然后瞇起另一只,然后捋了捋胡子,又看了一下年輕人,說:
“去,這里沒什么好呆的,您一邊去吧。”
“對不起,”年輕人說。“我這是來辦件急事的。那兒連房間都替我準備好了。”
“好吧,”門衛(wèi)說。“出示你的票。”
“票不在我這里;他們說這兒會放我進去的。”年輕人說,直盯著門衛(wèi)的臉。
“真有你的!”門衛(wèi)說。
“怎么?”年輕人問。“您放我進去?”
“好吧,好吧,”門衛(wèi)說。“您進去吧。”
“怎么走呢?往哪去?”年輕人問:“我不認路哇。”
“您要去哪?”門衛(wèi)說,做出一副嚴厲的面孔。
年輕人用手掌掩住嘴,非常輕地說:
“上天!”
門衛(wèi)傾身向前,為了站得更穩(wěn)些又邁出了左腿,他仔細地望一眼年輕人,厲聲問:
“你干嘛?裝什么蒜?”
年輕人笑了一笑,抬起戴著黃手套的手,在頭頂上方一揮,就突然消失了。
門衛(wèi)聞了聞空氣。空氣中有股羽毛燒焦的味。
“真有你的”門衛(wèi)說,他敝開短大衣,撓了撓肚皮,朝年輕人站過的地方啐了一口,又慢慢走回自己的門房。
遺失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米亞索夫在市場上買了根燈芯,攥在手里往家走。半路上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丟了燈芯,就去商店買了150克波爾塔瓦香腸。然后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又去牛奶公司,買了一瓶牛乳酒,然后到小攤上要了一小杯克瓦斯,喝完了便去排隊買報紙。隊伍很長很長,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排了不下二十分鐘,可他排到報販子跟前時,報紙剛好在他眼皮底下賣完了。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原地踱了一陣,才起步回家,可路上他丟了牛乳酒,于是折回面包房,買了一只法國白面包,結果又丟了波爾搭瓦香腸。
現(xiàn)在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動身回家了。可他在路上跌了一跤,丟了法國白面包,還摔斷了自己的夾鼻眼鏡。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回到家時非常惱火,一下倒在床上,但久久未能入睡,而他剛一睡熟,就又夢到自己似乎弄丟了牙刷,正在用一只燭臺刷牙。
睡意戲弄人
馬爾科夫扒掉靴子,喘了口氣,躺倒在長沙發(fā)里。
他很想睡覺,可他剛閉上眼睛,睡覺的愿望就立刻消失了。馬爾科夫睜開雙眼,伸手去取一本書,可這時睡意又向他襲來,于是書還沒夠著,馬爾科夫就躺下身重新合上了眼睛。誰知眼睛剛閉上,睡意又一次消失了,馬爾科夫的意識變得格外清晰,甚至能心算二元方程的代數(shù)題。
馬爾科夫難受了半天,不知干什么好:睡還是不睡?他痛苦不堪,既恨自己,也恨自己這間屋,不得已,他穿上大衣,戴好帽子,抓起手杖,來到戶外。習習清風使馬爾科夫定下神來,他感到心里高興了些,想回到自己屋里去了。
一邁進房門,他立刻感到一陣愜意的疲倦,直想睡覺。
可是他剛躺進沙發(fā)合上眼,——睡意頃刻間化為烏有。
馬爾科夫不勝狂怒,從沙發(fā)里跳起來,沒顧上穿衣戴帽,就朝塔夫利切斯基公園方向奔去。
費佳·達維多維奇
費佳在奶油缸跟前徘徊了很久,終于瞅準妻子彎下腰去修腳趾甲的空隙,飛快地一下從缸子里摳出全部奶油,塞進自己嘴里。合上缸蓋的時候,費佳無意間弄出了響聲。妻子立刻直起腰,看到缸中空無一物,就用剪子指著空缸,厲聲問:
“缸里的奶油設了,哪兒去了?”
費佳現(xiàn)出吃驚的模樣,伸長脖頸探頭看了看缸子。
“奶油在你嘴里,”妻子用剪子指著費佳說。
費佳搖頭否認。
妻子說:“啊,你光搖頭不哼聲,是因為你嘴里塞滿了奶油。”
費佳睜大眼睛,朝妻子擺動雙手,仿佛在說:“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沒有的事!”可妻子說:
“你撒謊。張開嘴。”
費佳只是呣呣。
“張開嘴。”妻子又說一遍。
費佳叉開手指,嘴里一陣嗚嚕,似乎在說“噢,對了,我完全忘了;現(xiàn)在就去”,然后站起身,打算走出房間。
“站住!”妻子一聲大喝。
但是費佳加快腳步,消失在門外。妻子起身去追,但到門外停下了,因為她赤身裸體,這副樣子是不能到走廊上去的,那里常有這套房子里別的住戶來回走動。
“溜了,”妻子坐到沙發(fā)上說道,“滾他的蛋!”
費佳呢,他順著走廊來到一扇寫有“嚴禁入內(nèi)”字樣的門前,推開門走進屋去。
費佳走進的這間房子又窄又長,窗戶用一張臟紙遮住。屋里右側靠墻放著一只斷了腿的臟沙發(fā),窗前有一張用木版拼成的桌子,它一邊支在床頭柜上,另一頭搭著椅子背,墻上訂著一塊兩合板架子,上面擺的不知是什么東西。屋子里別無一物,如果不算沙發(fā)上躺著的那個人。此人面有菜色,身穿一件又長又破的咖啡色長禮服和一條黑色土布褲,從褲筒里伸出兩只洗得干干凈凈的赤腳。此公沒有睡覺,凝神望著來人。
費佳鞠了一躬,并攏腳跟行了禮,用手指從嘴里掏出奶油,遞給躺著的人看。
“一個半盧布”。房間主人說,沒改變姿勢。
“少了點兒”費佳說。
“不少。”房間主人又說。
“那么好吧。”費佳說著,從手指上扒下奶油,放到架子上。
“明天早晨來拿錢。”房間主人說。
“噢,您這是說什么!”費佳叫起來。“我可是現(xiàn)在就要用錢呀。再說總共才一個半盧布……”
“你滾吧。”房間主人冷淡地說,于是費佳踮著腳尖跑出房間,小心地隨手關上了門。
潘金和拉庫金
“哎,我說,你的鼻子別使勁呼哧!”潘金對拉庫金說。
拉庫金皺起鼻子,不樂意地看了潘金一眼。
“看什么?不認識嗎?”潘金問。
拉庫金吧噠一下嘴,在圈椅里氣憤地轉過身去,看著另一個方向。潘金用手指彈著膝頭,說:
“這個傻瓜!真該照后腦勺給他一悶棍。”
拉庫金站起來朝外走,可潘金迅速地跳起來,趕上拉庫金說:
“站住!往哪兒跑?最好還是坐下,我給你看一樣東西。”
拉庫金停下腳步,將信將疑地看著潘金。
“怎么,不信?”潘金問。
“信。”拉庫金說。
“那你就坐在這,坐在這把圈椅里。”潘金說。
于是拉庫金坐回自己那把圈椅。
“瞧你,”潘金說,“干嘛象個傻瓜似的坐在椅子上?”
拉庫金挪動著雙腳,飛快地眨巴起眼睛來。
“別眨眼。”潘金說。
拉庫金不再眨眼,卻弓起背,把頭縮進肩膀里。
“坐著嘍。”潘金說。
拉庫金繼續(xù)弓背坐在那里,腆起肚皮并且伸長了脖子。
“哎呀,”潘金說,“真該給你一個耳光!”
拉庫金打了一個嗝兒,鼓起腮幫,然后小心地把氣從鼻孔呼了出來。
“嘿,我說,鼻子別呼哧!”潘金對拉庫金說。
拉庫金把脖子伸得更長,又飛快地眨起眼睛來。
潘金說:
“拉庫金,你要是再眨眼睛,我就踹你的胸口。”
為了不再眨眼,拉庫金扭著下巴,同時把脖子伸得更長,腦袋朝后仰去。
“呸,你這副樣子多讓人討厭,”潘金說,“嘴臉象母雞,脖子發(fā)青,簡直是個丑八怪。”
這時,拉庫金的腦袋往后仰得越來越厲害,終于失去控制朝后折去。
“這是什么鬼名堂!”潘金大叫起來。“這又是在變什么戲法?”
如果從潘金那個角度看著拉庫金,你就會感覺到,拉庫金坐在那里,象是根本沒有腦袋。拉庫金的喉結朝上凸起,你不由得會把它當成一只鼻子。
“哎,拉庫金!”潘金說。
拉庫金一言不發(fā)。
“拉庫金!”潘金又喊了一聲。
拉庫金沒有回答,繼續(xù)一動不動地坐著,
“是這樣,”潘金說。“拉庫金咽氣了。”
潘金劃了個十字,踮起腳尖走出房間。
14分鐘之后,從拉庫金的軀體里鉆出一個小精靈,它惡狠狠地看了看潘金不久前坐過的地方。可這時從帽子下面走出高大的死神,它一把拽住拉庫金的靈魂,引著它直穿過房間和墻壁不知何往了。拉庫金的靈魂跟在死神后面奔跑,惡狠狠地、一刻不停地四處張望。但這時死神加快了腳步,于是拉庫金的靈魂蹦蹦跳跳、磕磕絆絆地消失在遠方拐角處。
彼得羅夫和卡馬羅夫
彼得羅夫:哎,卡馬羅夫!咱們捉蚊子(1)吧!
卡馬羅夫:不,我還沒這份打算。咱們最好來捉貓!
七只貓
竟有這樣一件事!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完全搞混了。根本無法弄清楚。
你們自己來判斷一下吧:我當了貓舍的看門人。
他們給了我一副皮手套,以防貓抓破我的手指,還命令我把貓安置到各自的籠子里,并在每個籠子上標明——此貓叫什么名字。
“好吧,”我說。“那么這些貓都叫什么名字呢?”
“你看,”他們說,“左邊的那只貓叫做瑪什卡,挨著它的這只是普羅恩卡,下只叫布邊奇克,這只叫楚爾卡,這只叫穆什卡,這只叫布爾卡,這只叫什圖卡圖爾卡。”
剩下我一個人和貓在一起的時候,我想,我先抽支煙,然后再把這些貓裝進籠子。
于是我一邊抽煙,一邊望著貓。
一只貓在用爪子洗臉,另一只望著頂棚,第三只在房間里散步,第四只失聲怪叫,還有兩只貓兒在互相埋怨,只有一只走到我跟前,咬了我的腳一口。
我跳將起來,連煙卷都扔了。
“好啊,”我大叫,“真是只壞貓!你甚至連貓都不象。你是普羅恩卡還是楚爾卡,也許你是什圖卡圖爾卡?”
我突然明白過來,我已經(jīng)把所有的貓搞混了。哪一只叫什么名字我根本不知道了。
“嗨,”我大叫,“瑪什卡!普羅恩卡!布邊奇克!楚爾卡!穆爾卡!布爾卡!什圖卡圖爾卡!”
可是貓們一丁點兒也不理會我。
我沖它們?nèi)碌溃?/p>
“咪咪咪!”
這下所有的貓都立刻朝我扭過頭來。
可下一步怎么辦?
幾只貓都湊到窗臺上,背沖著我,朝窗外張望。
現(xiàn)在它們都蹲在那兒,可哪只是什圖卡圖爾卡,哪只是布邊奇克呢?
我根本弄不清楚。
我想,只有非常聰明的人才能猜中,哪一只貓叫什么名字。
勇敢的刺猬
桌上放著一只箱子。
幾只動物走到箱子跟前,看一看,嗅一嗅,舔一舔。
箱子突然間——一、二、三——折開了。
從箱子里面——一、二、三——竄出一條蛇。
動物們大驚失色,四處逃竄。
只有刺猬不害怕,它朝蛇撲過去,結果——一、二、三——把蛇咬死了。
然后它坐到箱子上叫道:“喔-喔-喔!”
不對,不是這么叫的!刺猬叫道:“汪-汪-汪!”
不對,不是這么叫的!刺猬叫道:“咪-咪-咪!”
不對,還是不對!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叫的了。
你們誰知道刺猬怎么叫?
【鑒賞】:
這里的一些“斷片”,干巴巴的,甚至難以以它們?yōu)閷ο笳归_所謂的藝術分析。然而,作為蘇聯(lián)荒誕文學的代表,這個組合短篇的作者哈爾姆斯通過這些“斷片”卻體現(xiàn)出了他的某些藝術個性。
《斷片》是簡約的:每個“斷片”都寥寥數(shù)言,最長的“故事”也不過千余字。每篇都沒有情節(jié)的循序發(fā)展,沒有形象的細膩刻畫。因為作者曾主張,在文學作品中必須剔除一切“語言和生活的糟粕”,以突出該突出的人和事。《斷片》是抽象的:每一“斷片”的目的大約不僅僅在于提供一個生活場景,它們不同程度上都是作者某一觀念、某一視角的表現(xiàn),是純粹的“概念文學”。作者認為,真正的藝術,其主題應該是高度抽象的,以抽象的概括把握生活現(xiàn)實。《斷片》又是荒誕的:夸張的人物,突兀的事件、荒唐的對話以及充斥各處的重復,時時造成一種變異的效果,作者旨在以此引起人們對日常生活的新的關注。總之,主題的抽象、形象的原始和手法的簡約,構成了《斷片》、亦即哈爾姆斯創(chuàng)作的一大特色。這也正是“真實藝術協(xié)會”的創(chuàng)作主張。這個文學團體存在于1926-1927年間的列寧格勒,該派的美學原則與藝術趣味,與當時世界藝術中開始興起的未來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表現(xiàn)主義以及50年代新出現(xiàn)的荒誕派,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聯(lián)系。
哈爾姆斯的這些“斷片”。不是政治寓言,盡管其中不乏辛辣的針對政治、針對現(xiàn)實的諷刺;它們也不是幽默小品,雖然某些片斷能讓人發(fā)出會心的一笑。哈爾姆斯的這些小說寫于20、30年代,半個世紀之后,它們方才得以在蘇聯(lián)面世。發(fā)表這篇小說的編者在按語中稱,小說作者“隱秘的原意,就是顯現(xiàn)生活中那些我們已不再注意的最簡單因素”,這些因素“正沖擊著小市民庸俗的習慣性思維”。不過,最好也別讓這句按語阻擋住我們對哈爾姆斯的這個組合短篇、對哈爾姆斯整個創(chuàng)作以至對我們周圍生活的深究。
當然,哈爾姆斯的作品與后來的荒誕派戲劇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是對社會和生活中一些荒誕現(xiàn)象的局部寫照,是樂觀的,抨擊的;后者則是對世界和人生之荒誕的整體象征,是悲劇的,幻滅的。和結構主義等一樣,由于沒有適宜的土壤,荒誕派文學也沒能在其出生地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后來,在“真實藝術協(xié)會”于20年代末被迫解散后,哈爾姆斯轉而將主要精力投入在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上。這個轉變,除了為尋求一個相對僻靜的文學角落這一考慮之外,大約與他對抽象形象、簡潔語言的信奉也不無一定的關系。
1942年,哈爾姆斯無辜遭鎮(zhèn)壓,后被恢復名譽。作為一個“平反作家”,哈爾姆斯“復活”得相對早些。1968年第8期的蘇聯(lián)《新世界》雜志上,就刊載過題為《丹尼爾·哈爾姆斯的復歸》的文章。60、70年代,他的詩作紛紛重新問世。目前,他已被人們公認為最杰出、最有特色的蘇聯(lián)詩人之一。
上一篇:吳樹文譯 何少賢《文鳥》短篇小說名著鑒賞
下一篇:關惠文譯 張沁《斯臺爾尼》短篇小說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