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902
約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說。故事的敘述者是馬洛,他受大陸貿易公司的任命,乘船前往非洲接替一位被土著人殺死的船長。到了非洲后,馬洛被當地土著人的悲慘境遇所震驚。他聽說一個名叫庫爾茲的白人很受當地人的崇拜。他是比利時一家貿易公司在非洲的代理商,在當地收購象牙。他獨自在剛果河上游辦了一個貿易站,并獨創了一套收購象牙的方式,非常成功。他在歐洲受過高等教育,卻甘心在落后的土著部落定居,不愿再回到歐洲。然而,環境使庫爾茲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變成了一個野蠻兇殘的人,他殺戮黑人,橫行霸道。他原先覺得自己可以征服并控制原始部落的愚昧和野蠻,但歐洲殖民主義者在非洲的殘酷和野蠻行徑粉碎了他的夢想。原來,所謂的西方文明人并不比原始人更開化、更有優勢。于是,他抵擋不住利益和私欲的誘惑,利用他特有的心計,挑唆部落之間的互相殘殺,而他卻狡猾地從中得利,并且還以他的偽善贏得了黑人部落對他的信任和尊敬,成了一位神奇的英雄。長期的孤獨和殘暴的生活使庫爾茲發了瘋,馬洛見到他時,他躺在擔架上,奄奄一息,最終死去。臨死前,庫爾茲大叫:太可怕!太可怕!他終于從瘋狂中清醒過來,認識到了西方文明外衣掩蓋下的丑陋和野蠻。馬洛也和庫爾茲一樣,原先對殖民主義充滿幻想,以為白人能給非洲土著人以文明,然而事實證明白人在非洲也一樣原始和野蠻,甚至變得更加兇殘。與康拉德作品中的大部分主人公的人生經歷一樣,馬洛最終從年輕時單純的夢想中掙脫出來,擁有了成熟的理性思考能力,踏上了歸途。這是一部充滿矛盾的小說。現代西方文明值得稱贊和驕傲,但被白人用來遮掩自己的罪行和貪念時就顯得骯臟和虛偽了。在敘述的技巧上,康拉德擺脫了小說創作中傳統的第一、第二人稱或“全知全在”的敘述手法,以馬洛作為敘述者,既為作者創造了靈活自由的敘述空間,又體現了他對人的本質所抱有的懷疑主義思想。
上一篇:英國《《麥布女王》》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黑王子》》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