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671
彌爾頓繼《失樂園》之后創作的另一部偉大史詩。如果說在《失樂園》中彌爾頓展示的是人類(以亞當為代表)在誘惑者的詭計面前墮落并失去恩寵的故事,那么在《復樂園》中詩人則向我們展示了人類(以基督為代表)是如何通過與地獄之王的抗爭重新贏回恩寵的。與《失樂園》一樣,《復樂園》的情節取自于《圣經·新約》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經過彌爾頓精心的藝術處理,成了現在四卷共兩千多行的長詩。許多《失樂園》的寫作特點也同樣體現在《復樂園》中,是“彌爾頓風格”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復樂園》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如在《失樂園》中隨處可見的比喻在本詩中相對要少得多;雖然也借鑒了維吉爾、莎士比亞、斯賓塞等人的風格,但不像《失樂園》那樣廣采博收。與《失樂園》相比,人們一般認為《復樂園》盡管有部分章節達到了感人的高度,但其地位仍不可與《失樂園》同日而語。《復樂園》中的主要人物只有撒旦和基督兩人。與《失樂園》中相比,撒旦的力量已被大大地削弱了,因此,人們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史詩英雄基督身上。不少批評家認為彌爾頓的基督與彌爾頓本人有著極其明顯的相似之處。例如,詩中基督常引退沉思,這與在豪頓莊園的詩人完全一樣;基督對苦難的忍耐表明了彌爾頓對失明的態度;基督對野心和榮譽的斥責與彌爾頓在《利西達斯》(“Lycidas”)一詩中表達的也完全一致。有人提出詩中的基督是個越來越不讓人同情的人物,面對誘惑,他或優柔寡斷,或毫無人情味,反復說的是讓人討厭的一個字:“不”。但也有人反駁了這種觀點,認為基督教英雄的品德是“忍辱含垢”,而不像異教英雄那樣訴諸于行動,因此基督所做的僅是拒絕,這是彌爾頓所創造的更高的英雄主義。與《失樂園》一樣,對《復樂園》評述最多的一點也是文體。不少批評家用了大量的詞來形容其語言風格,如“平淡”、“枯燥”、“冷漠”、“陰晦”、“干巴巴”、“毫無色彩”等,認為它“或許是任何語言中最未加修飾的詩”。對于這一點,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基督的語言平淡、無詩味是彌爾頓有意為之,以表達一種真正的美德。
上一篇:英國《《墓園挽詩》》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外省生活花絮》》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