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819
雪萊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詩,浪漫主義詩歌的杰出典范。本詩寫于1819年,是年6月雪萊遭受了喪子之痛,他的詩歌《伊斯蘭的叛亂》又受到評論界的攻擊,這使得雪萊情緒極為低落。據雪萊本人說,他在1819年秋天的一個傍晚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樹林里散步,突遇狂風暴雨,于是才思泉涌,很快寫出了這首頌歌。詩中秋風掃落葉的豪邁體現了雪萊的樂觀精神和奔放的激情。人們對《西風頌》主題的理解各有說法。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描寫大自然的抒情詩,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西風代表強烈的革命風暴,掃除一切舊勢力,同時保護著新生力量的種子,為大革命的到來積蓄力量。但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西風代表著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它具有積極向上、永不服輸的可貴品質。全詩共分五段,每段十四行,包括四個三行的詩節和一個雙行排偶句,詩句采用五步抑揚格,韻腳為abacdc ee。詩歌的第一部分,作者飽含崇敬之情歌頌了秋風的氣勢磅礴和巨大威力,它不僅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大地,狂掃落葉,同時也將“帶翅的種子”撒向越冬的溫床。作者一連用了枯黃、烏黑、灰白、猩紅、漆黑、湛藍這些色彩,生動地展現了一個色彩斑斕的自然世界。第二部分里,作者將目光轉向了高朗的天空,將漂浮的云想象成大地的落葉,接著烏云密集,如墳墓拱頂的蒼穹正在醞釀一場狂風暴雨。詩人運用“墳墓”這一意象渲染了暴風雨來臨前的死亡的恐懼。第三部分里,詩人又來到了盛夏的海濱,鮮活的海洋植物也因秋風的到來變得枯萎凋零。第四部分里,詩人祈求秋風將他托起,賜予他創作的靈感,將他的詩歌傳遍千家萬戶。但是,詩人絕望地看到生活的兇險,他被生命的荊棘劃得遍體鱗傷。在第五部分里,詩人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表達了他對新生活的追求和堅定的信念。其中的詩句“既然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膾炙人口,成為鼓勵人們在困境中自拔,堅持希望,勇往直前的哲理名句。
上一篇:英國《《西班牙悲劇》》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