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820
雪萊的四幕抒情戲劇。1818年至1819寫于意大利,出版于1820年。這是一部偉大的詩篇,體現了雪萊作為一個詩人和激進分子的所有渴望和矛盾心理。這部詩劇帶有神秘劇、心理劇和政治寓言的特點。雪萊寫作該詩的依據是古希臘悲劇大師埃斯庫羅斯的劇本,講述普羅米修斯因盜火種拯救人類而被嫉妒的宙斯綁在高加索山的故事。據說當時的結局是宙斯和普羅米修斯和解了。雪萊認為這是劇作家的敗筆,他在自己劇本的前言中寫道:“這樣一種軟弱無力的結局是我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是說人類的衛護者同人類的壓迫者妥協了?!庇谑?,雪萊把古希臘悲劇的故事情節和他以撒旦為重建天堂的英雄,以上帝為壓迫者的觀點相結合,大膽重寫了或者說更新了這兩個神話故事。他把普羅米修斯塑造成一個具有崇高道德和高尚動機的完美典型,被宇宙中另類和善良的力量解放,戰勝了人類所有的暴政。詩歌的形式豐富多變,如獨白、戲劇詩、情歌、夢境、抒情合唱和預言等。第一幕表現普羅米修斯被永遠縛在寒冷的高加索山上,痛苦萬分。一邊是大地母親安慰的話,一邊是金星和復仇女神勸他降服宙斯的話。第二幕表現海洋之神摯愛的女兒亞細亞和潘西雅如何決意拯救普羅米修斯,挑戰力量的終極來源———居住在陰暗地獄的強大的冥王。第三幕是全詩的重大轉折,表現宙斯被冥王打敗,普羅米修斯獲救,和他的愛人亞細亞重逢。而他們的孩子,精靈“小時”則預兆了人類的解放。第四幕是一個喜劇性的夢境或喜歌。由“小時”、精靈、大地和月亮共同合唱完成。后人對該詩有關性、科學和政治的象征意義的詮釋不一而足。但是,有關解放的概念是詩的主旨所在。在第二幕的第四場中,亞細亞(愛的精靈)向冥王(命運和人類的敵人)的挑戰和質問無疑是雪萊最富詩意的段落之一。該詩和文藝理論作品《詩辯》一起,成為詩人以藝術的形式參與社會變革的重要行動。
上一篇:英國《《西風頌》》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認真的重要》》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