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持明國太子云乘將國家委托大臣治理,自己一心侍奉隱居山林的父母。一次,他在摩羅耶山的高利女神廟里遇見悉陀國公主,兩人一見鐘情,經過一番曲折,兩人終成眷屬。婚禮盛典后,大臣告訴云乘,持明國被摩登迦王侵占,要求領兵收復國土。云乘表示反對,不愿為爭奪王國而屠殺生靈。一天,云乘在海邊散步,聽見龍母哀號慟哭,不愿和龍太子分離。原來,龍王為了避免龍族毀滅,每天主動送一條龍給金翅鳥吃,天長日久,山峰上堆滿了龍骨殘骸。這天正輪到了龍太子當祭品,龍母因此在海邊慟哭。云乘心生憐憫,身披紅袍,代替龍太子登上祭臺。公主和云乘父母聽到消息后,悲痛欲絕,與龍太子一起沿著路上的血跡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云乘。云乘臨死前,教誨金翅鳥今后要行善積德,不要殺生。金翅鳥受到感化,痛悔前非。在即將舉行火葬儀式時,公主向迦利女神發出呼吁,女神現身,用仙水救活了云乘。同時,天神因陀羅應金翅鳥的懇求,降下甘露,救活了死去的群龍。
【作品選錄】
第四幕
御前大臣拿著兩件紅袍登場,宮門侍衛隨著登場。
御前大臣 后宮的事情都要我來料理,
步步兒提防著跌倒在地,
上了幾歲年紀就難把杖兒離,
我真像一位皇帝日理萬機。
宮門侍衛 大人您從哪兒來?
御前大臣 友世太子的母后傳下來懿旨:“御前大臣,限你在十天之內給摩羅耶婆地公主和駙馬各備紅袍一領。”我先到哪兒去呢?公主哪,是住在她的公婆那里。云乘太子哪,我聽說他今天同著友世太子到海岸去啦。我真是拿不定主意啦,是先到摩羅耶婆地公主那兒去呢,還是先到駙馬那兒去呢?
宮門侍衛 大人,您最好還是先到公主那兒去,在這個時候,大約駙馬也就要從海邊兒上回來啦!
御前大臣 須難陀,你說得好!你到哪兒去呀?
宮門侍衛 諸世王降下圣旨說:“須難陀,傳旨友世太子: ‘急速回宮商議歡度新月佳節應該如何賞賜摩羅耶婆地及駙馬事宜!’”大人,您趕緊到公主那兒去吧!我去傳喚友世太子。
一同下場。
云乘太子和友世太子登場。
云乘太子 綠茵茵的草地是我的枕席,
白凈凈石塊是我的坐具,
樹蔭下到處為家,
渴時喝小溪流水,餓時吃菜根樹皮,
野獸來做伴侶,
森林里供給我百樣的珍異。
乞士的生活多容易,
可惜是錯在這樣做對于世人絲毫無益。
友世太子 (向上瞧著)太子,快,快!海水漲潮的時候到啦!
云乘太子 (傾聽著)你說得對!
這浪潮震耳欲聾,似乎是帶來了無數的螺貝,
前前后后的飄蕩而來響聲如雷,
又猶如和海象用鼻子擊打波濤、高聲吼叫相呼應,
遍山漫谷的巖穴紛紛用回音相陪。
友世太子 太子,這潮是真來啦!你瞧!
浪潮閃爍著珠寶般的光芒,
波濤散放著馥郁的芬芳,
似乎是海象和鯨鰲吁氣,
口里咀嚼著鮮嫩的丁香。
云乘太子 友世,你看!那些山峰上罩著一層一層的白云,特別是在這秋天的季節里,顯得多么白,真像雪山絕頂那么美麗。
友世太子 太子,那不是摩羅耶山的峰巒,那是成堆的龍骨!
云乘太子 (心里不安起來)可憐!龍怎么會成群成伙地死了呢?
友世太子 太子,太子,不是成群成伙地死的。
云乘太子 友世,那又是怎么一回事情?
友世太子 你聽我說。傳說在古時候,金翅鳥揭樓羅每天都要鼓動他的翅膀把海水扇開,然后突然就把龍從龍宮水府里抓了出來,飽餐一頓。
云乘太子 (非常痛苦地)可憐!真是任何人都做不出來這樣的事。往后呢?
友世太子 后來,龍王覺得這樣下去的話,龍族要有滅種的危險,于是他就和揭樓羅說——
云乘太子 (充滿著感情)說“吃了我”對不對?
友世太子 不,不是。
云乘太子 那么他說什么呢?
友世太子 他是這么說的:“由于畏懼你的屠殺,母龍懷胎的小龍成千成萬地流產死去,幼龍也遭遇到死亡的威脅。我們的龍族要是絕了種,那么你侵犯龍宮水府的目的也就不能達到啦。所以,希望你只在海濱停留,我答應你每天送一條龍給你吃!”揭樓羅同意了這個辦法。
龍骨堆積得如同雪漫的山峽,
龍骨都是來自那龍族的鮮花,
金翅鳥天天循例把龍殺,
龍骨當然會增加,一定要增加,不,已經天天在增加。
云乘太子 咳!真可憐!龍族就是這么樣地被龍王給保全啦!
龍王的舌頭有一千只,
難道沒有一只發善恩:
“今天為了保全一條龍不死,
甘愿在龍族的敵人面前犧牲自己。”
奇怪,奇怪!
這個可咒詛的污濁身體,
諸般不潔都能聚積,
它終歸毀壞,也不值得贊譽稱奇,
怎么還有人犯罪造孽,真是癡愚!
可憐!龍族的災禍真是無盡無休止!(自語)難道我就不能夠把自己的身體獻出去,至少救出一條龍的性命嗎?
宮門侍衛登場。
宮門侍衛 我可爬到山頂上來啦!(張望著)唔,友世太子在駙馬的旁邊呢!我走過去。(走近友世太子,行禮)參見兩位太子!
友世太子 須難陀,你到這里做什么來啦?
宮門侍衛 (耳語)這么回事!
友世太子 太子,父王有旨宣召我。
云乘太子 去吧!
友世太子 太子,你也千萬不要為了好奇在這個地方多停留,這個地方存在著不少的危險。
友世太子下場,宮門侍衛隨著下場。
云乘太子 我也下山去到海灘上看一看。(向前走著)
幕后 哎!兒呀!螺髻呀!今天我怎么能夠眼睜睜地瞧著你死呢!
云乘太子 (傾聽著)啊!好像是一個婦人哭泣的聲音。我去看一看是什么人,她為的是什么事。(向前走去)
螺髻登場。后面跟著一個老婦人,高聲地啼哭;一個仆人,偷偷地夾著兩件紅袍。
龍母 (流著淚)哎,兒呀,螺髻呀!今天我怎么眼睜睜地瞧著你死去呢!(撫摸著螺髻的雙頰)這樣像月亮的小臉兒要是給糟蹋了,龍宮水府就要黯淡無光啦!
螺髻 媽媽,您何必這么樣地不安,這么樣地難過,這么樣地折磨自己呢?
龍母 (注視著她的兒子,輕輕地撫摸著兒子的身體)哎,兒呀!你這么嬌嫩的身子,從來都沒有見過陽光哪,怎么能讓那個狠心的揭樓羅活活地撕著吃掉呢!(慟哭起來,緊緊地擁抱著螺髻)
螺髻 媽媽,別,別難過啦!您瞧,
人世是無常的,
嬰兒誕生向來先是產婆護理,
然后才由母親撫育,
您又何必憂戚!
龍母 哎,兒呀!你至少也得再停留一會兒,我還要端詳端詳你的小臉兒!
龍仆 來吧,太子。她和你說的話有什么用處呢?她只是盲目地寵愛著自己的兒子,一點兒也不明白這是對于龍王應盡的本分。
螺髻 好人,我這就來!
龍仆 (自語)我把螺髻已經領到死巖這兒來啦,我把這兩件紅袍交給他,這是犧牲者的標識,然后再指給他死巖在哪里。
云乘太子 啊!是這個老婦人!(看著螺髻)這一定是她割舍不得的兒子。(向著四下里看)唔?我怎么一點兒也看不出來這里有什么可怕的?啊,他們還在說著話呢,從他們的話里也許能夠聽得出來是怎么一回事。我躲在這棵樹的后面聽一聽。
龍仆 (慟哭著,合掌作禮)螺髻太子,這是龍王的旨意,不得不出此下策。
螺髻 好人,你盡管說!
龍仆 龍王婆藪下旨意。
螺髻 (合掌過頂,恭敬地)大王有什么旨意?
龍仆 叫你穿上這兩件紅袍子,爬到死巖上去,好讓揭樓羅看見紅袍子的標識就把你捉去吃掉。
云乘太子 (流淚)不幸哪!婆藪龍王就是這樣地舍棄了這個不幸的人!
龍仆 螺髻,拿著這個!(把那兩件紅袍子遞了過去)
螺髻 (天真而柔順地)給我!(接過紅袍子,頂在頭上,表示尊敬龍王的旨意)
龍母 (瞧見兒子手里拿著那兩件紅袍子,急得用手捶打胸膛)哎呀,孩子!這袍子是犧牲的標識啊,我一看就嚇得心里發顫哪!(暈倒)
龍仆 揭樓羅來的時候快到啦,我得趕緊躲開!(下場)
螺髻 媽媽,堅強些,堅強些。
龍母 (受到安慰,慟哭著)哎,孩子!哎,兒呀!哎,我夢了一百回才得到的人兒呀!我到什么地方才能夠再見著你呀!
抱住螺髻,慟哭著。
云乘太子 (流著淚)咳!揭樓羅怎么這樣沒有慈悲心腸呢!真是——
我想這鳥中王真是金剛石做成的心腸,
兇狠狠地要把這偎依在母親懷里的孩子吃光,
那母親神志昏昏地淚點兒亂拋如同雨降,
縱聲兒百般啼哭,眼光兒掃著四方:“哎,兒呀!誰能搭救我們脫離魔障?”
螺髻 (揩拭著龍母的淚)媽媽,別,別難過啦!您堅強些,堅強些。
龍母 (哭喊著)兒呀!我怎么能夠堅強?難道說龍王可憐你是我的獨生兒子,把你放了嗎?哎!可咒詛的死亡呀!怎么你就那么狠心地在這個茫茫的世界上單單挑中了我的兒子?我一點兒指望也沒有啦!我實在是不幸極啦!(要暈倒的樣子)
云乘太子 你看他已經被龍族舍棄,
性命如同懸絲,
憂愁苦惱不能自已,
我不救他,這身體還有什么價值?
我向前走得離他們近一些。
螺髻 媽媽,您控制控制自己吧!
龍母 哎,兒呀!螺髻呀!控制也沒有一點兒用處。你想想,連咱們龍族的保護者龍王婆藪都拋棄了你,還有誰會來保護你?
云乘太子 (走近他們母子)當然我會!
龍母 (急忙地拿著她的裙子遮住了螺髻,自己挺身而前)嘿!毗那多的兒子揭樓羅!你吃了我!我是給你送來的食物!
云乘太子 (流著淚)哎!看這愛惜兒女的心腸!
看她這般情急,都是出諸愛惜兒女的心,
就連那龍族的硬心死敵都應該發生憐憫。
螺髻 媽媽,別害怕。別害怕。這個人不是咱們龍族的敵人。您瞧瞧,
哪里有揭樓羅嚼碎巨龍骷髏、涂滿血污的長喙,
這里是高貴的人品,溫和正如明月圓。
龍母 哎,兒呀!我就怕你死,瞧著什么都像是揭樓羅啦!
云乘太子 媽媽,別害怕。我是一個持明國的人,我是來保護您的兒子的。
龍母 (喜悅)兒呀!你把剛才說的話再說一遍,你多說幾遍。
云乘太子 媽媽!多說幾遍又有什么用處呢?我是來用實際行動表現的。
龍母 (雙手合掌,高舉過頂)兒呀!但愿你長命百歲!
云乘太子 請把那犧牲者的標識遮蓋住我,
為救你兒子的生命,我甘愿拿身體獻給揭樓羅。
龍母 (捂著她的耳朵)可不許這么辦!你和螺髻一樣,也是我的兒子。不!你比螺髻還要更值得我疼愛,你,因為你甚至于要犧牲自己的身體來保護我那被龍族舍棄了的兒子。
螺髻 (微笑著)啊!這位大圣賢的行品真是奇妙!
這般行品真令人驚,
憐憫旁人情愿犧牲己命,
往世間世友求生,不惜效法旃達羅人吃狗肉,
為救喬達摩巨鳥拿底戰柯竟至獻出了性命。
揭樓羅——伽葉波的兒子,
鎮日里卻吃龍殺生。
(面向著云乘太子)啊,大圣賢!從您的犧牲自己的決心里,您表示了對于我的無上的同情。所以,您不要堅持,因為——
像我這樣卑微的生命生生滅滅是尋常事,
哪里有您這樣仗義助人的人降生在人世?
您這樣做有什么用處呢?您還是放棄了這樣的念頭吧。
云乘太子 (拉著螺髻的手)小孩子!螺髻!你千萬不要違抗我幫助旁人的心愿,我等待了好長好長的時期才得到了現在這個機會。(跪在螺髻的腳前)你不要過意不去。把那犧牲者的標識給我!
螺髻 啊!大圣賢!您為什么做這種毫無價值的打算呢?螺髻永遠也不會玷污佑護龍族像螺貝一樣潔白的名譽的。如果您是真心憐憫我們母子倆,那么您就應該想一個好辦法讓媽媽不至于因為我的死亡而憂傷至死。
云乘太子 還有什么辦法在這兒好想?辦法早就想出來啦,現在就是任憑你啦!
螺髻 怎么任憑我?
云乘太子 你如果想要和母親同生共死,
那只有用我的性命救你自己。
這就是辦法。那么,趕緊把犧牲者的標識交給我,我披著它爬上死巖。你,讓你的媽媽在前面走,快些離開這個地方。不然的話,她要是瞧見了這個死巖離她這么近,女人的性格又是那么脆弱,她也許活不成。再說,難道你還沒有看見這座堆滿了無數龍骨的大墳場嗎?真是:
成群的鷹隼在空際翱翔,
羽翼遮蔽得天昏地暗。
饞涎欲滴地等待著時光,
想把啄去而又在途中墜落的殘肉搶。
龍骨脊髓發出腥臭的氣味,
經常地大量流向血液的池塘,
豺狼的嘴角放射出一片片的火焰,
滴到血塘里發出嘖嘖的聲響。
螺髻 我怎么會看不見呢!
這墳場每天都要給那百鳥之王把龍貢獻,
飽滿他的貪厭,
遍地是龍族的頭骨,
皎潔賽過月光。
正如同濕婆天的身體,
懸掛著龍蛇的花環,
毗那耶伽充溢著喜歡,
頭骨的皎潔閃爍著明月的光芒。
走吧!光是害怕有什么用處呢?揭樓羅立刻就要來啦。(跪在他母親的面前,雙手合掌,高舉過頂)媽媽,您現在也回去吧!
啊,媽媽!您是這樣地愛惜孩兒,
但愿生生世世您永遠做我的媽媽。
(跪在她的腳前)
龍母 (慟哭著。自語)這就是他最后的一句話了嗎?(高聲)兒呀!無論我的腳走到哪里,從來不能讓你離開我的左右,我和你一塊兒去!
螺髻 (站了起來)我要遵照師傅的教誨,虔誠地到離這兒不遠的南牛耳寺的神座那里繞行一匝,表示恭敬。
螺髻和龍母一同下場。
云乘太子 可憐哪!我的心愿竟不能夠得到滿足!我拿什么來彌補——
御前大臣突然登場。
御前大臣 拿這兩件紅袍!
云乘太子 (注視,喜悅。自語)真是想象不到會突然得到這兩件紅袍,我的心愿可以完成啦,真是幸運。
御前大臣 這兩件紅袍是友世太子的母后派我送到太子這兒來的。太子,請您穿戴起來。
云乘太子 呈上來!
御前大臣把紅袍獻給云乘太子。
云乘太子 (接了過去。自語)這就是我和摩羅耶婆地公主結婚所產生的結果!(穿上紅袍。高聲)御前大臣,你去吧!替我向母后問安!
御前大臣 謹遵太子吩咐。(下場)
云乘太子 這兩件紅袍來得剛剛湊巧,
我感到無量歡喜為眾生把身體輕拋。
(向著不同的方向瞧看)看這狂風刮得越來越猛,摩羅耶山頂上的巖石都好像被搖撼起來啦,我推測百鳥之王離這兒不遠啦。看哪——
兩只翅膀扇動著如同烏云風擁,
整個兒地遮蓋著蒼穹。
海水激蕩著襲擊海岸,
要把那大地掃空。
身上的光輝吞噬了十二個太陽的光明,
十方都被照耀得通紅。
鎮守四極的巨象看著大吃一驚,
懷疑是洪水泛濫了天庭。
我趁著螺髻還沒有回來的時候,趕緊爬上死巖去吧。
(爬上死巖,坐著,表現出來坐在死巖上的快樂)啊!坐在這個上面哪!
摩羅耶婆地縱然渾身涂抹摩羅耶山的檀香汁,
也不如我接觸這死巖快情適意。
咳,還說什么摩羅耶婆地公主!
坐在死巖上所感覺的欣愉和快樂,
都不是兒時坐在母親懷里所能獲得。
這個揭樓羅已經來啦,我還是把自己遮蓋起來吧!(遮蓋住自己)
揭樓羅登場。
揭樓羅 啊哈!
把圓圓的月亮橫掃在一邊,
嚇得那西沙把身體兒卷成圈,
日天被他車上的駿馬奔騰所震撼,
我的大哥看見了笑容滿面。
張翼把白云趕得擁擠在天的邊緣,
霎時間我來到海邊的摩羅耶山,急切切要把龍餐。
云乘太子 舍棄自己的身體保護龍族,
這行品已經是我的收獲,
但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得到同樣的滿足,
具有身體就一定要為眾生服務。
揭樓羅 (瞧見了云乘太子)
我就要放量飽餐一頓,
猛然間把這龍抓在手中,
他躺在死巖上不聲不動,
為的是保護其余的龍種。
身子上遮蓋著紅袍,
好像是被我那比雷霆還可怕的巨喙啄進心胸,
那顆心兒懼怕得碎成齏粉,
迸射出血液涂滿全身。
沖著云乘太子撲了下來,抓住云乘太子。
幕后天花亂墜,天鼓齊鳴。
揭樓羅 (向上瞧看,傾聽)啊呀!天花亂墜,天鼓齊鳴!
為什么天花亂墜,落英繽紛,
招惹得蜜蜂兒歡歡喜喜地來把香嘗?
為什么天鼓齊鳴,
充塞在四面八方?
(笑了起來)
嗯!我明白啦!
我疾飛迅行搖撼了天上眾天所集的大香樹。
那云霞錯當作洪水襲來,
嚇得擠在一起發出震雷的響聲。
云乘太子 (自語)真是好運,我的心愿成為現實啦!
揭樓羅 (感覺到云乘太子的重量異乎尋常)
這群龍的救難者身體沉甸甸,
必能夠滿足我的貪吃龍類的饞涎。
待我飛上摩羅耶山的絕頂,好好地吃個痛快!
抓住云乘太子,下場。
(吳曉鈴譯)
注釋:
印度傳說: 仙人世友靜坐虔修了很長時間后,突然感覺異常饑餓。他于是放棄苦修去尋找食物,但沒有找到。他最后向一個不可接觸階級的旃達羅人乞求狗肉吃,因為他認為無論如何人總要活下去。
印度傳說: 有一個窮苦的婆羅門叫作喬達摩,他由于大鳥拿底戰柯的指引得到了許多財寶。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餓了,又舍不得把財寶用掉,就把拿底戰柯殺掉吃了。
揭樓羅的另一個稱號。
印度神話: 西沙是個千首龍王,也就是龍王婆藪。他是世界的支撐者,打呵欠的時候,大地就要震動。每當一個劫數將盡的時候,他就吐出火焰把宇宙萬物燒光。
日天的車子由七匹駿馬牽引,車夫阿留拏是揭樓羅的哥哥。揭樓羅的飛行速度異常迅速,驚了日天駕車的馬,日天坐在車上也就受到震動。阿留拏看到弟弟如此神通,覺得非常得意。
【賞析】
戒日王是印度古代著名帝王。玄奘《大唐西域記》、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和道宣《釋迦方志》等中國佛教典籍以及波那的《戒日王傳》都記載了戒日王的生平事跡。戒日王的祖先崇拜太陽神,他本人崇拜濕婆神,但不排斥其他宗教,對佛教和婆羅門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態度,他平日既供養佛僧,也供養婆羅門。戒日王在位期間,大力提倡和獎勵文化活動,當時的一些詩人和小說家都受到他的恩寵。戒日王本人也是一位詩人和劇作家,《龍喜記》是他較有特色的一部戲劇。此劇取材于云乘太子“以身代龍”的故事,《菩薩譬喻如意藤》(殘本)和《故事海》中都記有相關云乘的故事,云乘太子以身代龍和佛經中著名的尸毗王割肉飼鷹、摩訶薩埵王子舍身飼虎等故事,都是宣揚佛教舍身求法的教義。而戒日王的《龍喜記》在此基礎上,雜糅了印度教的一些內容,這部戲劇的宗教教化作用除了宣講佛教教義外,還向世人揭示了禮拜印度教教中大神的作用。
此劇中文譯者吳曉鈴先生認為,在印度古代戲劇中,《龍喜記》不算是一部優秀的作品。這大概和本劇的內容、情節安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一定的關系。《龍喜記》共分五幕。前三幕主要敘說云乘和公主摩羅耶婆地相遇、相愛并結為夫婦,而后兩幕寫云乘舍己救龍族,最后在合理天女神(今譯為迦利女神)和帝釋天(因陀羅)的幫助下,云乘獲救,死去的眾龍復活。從戲劇角度看,這五幕劇內容在故事主題、情節發展等方面,前后缺乏承接,有脫節感,似乎為同一主人公的兩部戲劇。前一部分,表現才子佳人間的愛情故事,情節不外乎主人公之間郎情妾意,經過一番波折,終成眷屬,沒有脫離此類故事的一般模式。但是,作者并沒有忘記此部戲劇的教化目的,在看似前后脫節的戲劇處理中,始終抓住了主人公云乘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勇于犧牲的性格品質。
第一幕中,云乘就這樣說過:“我所以保護任何的事物——包括我的身體在內——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幫助別人。”他遵從父母的心愿,不僅親自陪伴隱居的父母,還到處為父母尋覓適宜的新隱居之所。在才子佳人故事開始前,作者用了相當多的筆墨描寫了云乘諸如此類的事情,為云乘這個人物定下了一個基調——樂于助人,這是云乘貫穿整部作品的品質特征。云乘與公主之間的甜美幸福愛情,與后來云乘舍身代龍行為的崇高、悲壯形成強烈對比,向觀眾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 云乘為了他人的幸福,不惜拋下新婚的妻子、慈愛的雙親,這樣的犧牲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可以說,《龍喜記》前面的才子佳人愛情故事和后面舍身代龍的故事,在戲劇主題上是一致的,作者用主人公性格品質的統一性作為貫穿前后的主導線。當然,作者在筆墨安排上顯得不夠恰當,給觀眾造成前后脫節之感,也是一種不足和遺憾。
《龍喜記》雖也寫了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更主要的目的是通過故事來進行宗教教化。《龍喜記》涉及不同的宗教。云乘的舍身行為,與舍己助人的佛教故事相似;而此劇中也出現了印度教的迦利女神和帝釋天等。佛教是在對早期印度教的批判和繼承中產生的,兩者在一些宗教倫理上存在著相似性,再加上作者本人對各派宗教所持的兼容態度,才使得這部戲劇中出現各種宗教流派,而又不顯得沖突、矛盾。這種宗教和諧性也是《龍喜記》的一個特色。
《龍喜記》中所講的云乘與公主的愛情故事和云乘舍身代龍的故事,在各自的情節安排上,都是比較精彩的。如第一個故事中,云乘和公主之間出現的小誤會,增加了戲劇的矛盾沖突,使情節曲折生動。在第二個故事中,作者通過環境描寫,渲染氛圍。第四幕中,龍母的慟哭聲、死巖上的白骨和死巖附近陰森景象等,營造了一個凄慘、可怖的環境氛圍。在慟哭聲、狂風聲、海水呼嘯聲等組成的喧囂中,云乘以一種從容、平靜的神態披上紅袍走上死巖。這種強烈的對比,更增加了宗教的莊嚴感和崇高感,使觀眾的心靈得到凈化。
《龍喜記》繼承了古代梵劇中語言優美的一貫特色,劇中人物對白準確形象。云乘的對白寧靜、平穩,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際,他仍然用一種平和的語氣說話;而在表現沉醉于甜蜜愛情中的云乘時,對白充滿了歡快、喜悅。作者用變化的語言,表現了人物的不同心境。
(張瑋)
上一篇:《黑天的故事 [印度]佚名》讀后感
下一篇:《墓中回憶錄 [法國]夏多布里昂》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