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富有的斯科契托波萊先生用錢為自己買了領(lǐng)地——一個莊園,也為自己買來了貴族的封號。他在莊園內(nèi)廣宴賓客,聲色犬馬,夜夜笙歌。斯科契托波萊夫人也為了顯擺自己的貴族身份,為了所謂高雅的趣味、逗樂的戲謔,揮金如土,甚至為一條寵物狗置辦了高昂的“撫恤金”。而莊園內(nèi)的平民百姓們卻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窮困生活;雪上加霜的是,瘟疫在人群中悄然蔓延,吞噬著眾多無辜的生命。其中,寡婦卡拉斯科娃在丈夫意外身亡后,全家生活更加窮困潦倒,最終小兒子不幸夭折,而她自己也病發(fā)去世,只留下大兒子伏依杰赫孤苦無依于人世間。年幼的伏依杰赫被迫為斯科契托波萊夫人看護(hù)寵物狗,從而過起了寄人籬下的仆人生活。斯科契托波萊夫人在一場大病之后,識破了婢女的奸詐面目和險惡用心,發(fā)現(xiàn)了平民的善良內(nèi)心,對自己驕奢淫逸、虛榮做作的行徑幡然醒悟,最終找回了自己健康的心靈,和莊園里的人民一起共建未來的幸福生活。
【作品選錄】
一
莊園里好一派忙碌景象: 人們急匆匆地跑來跑去,女管家敞開門窗通風(fēng)換氣,花匠張羅著裝飾用的鮮花;里里外外都在收拾、打掃,以便領(lǐng)主到來的時候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干凈、整齊。——夫人明天就要駕臨。
“生活將會熱鬧起來了。”莊園里的人這樣盼望。
“上帝保佑,收入想必也會多一些了吧。”莊園下面的窮漢們和手藝人互相說道。
第二天早晨,仆役們大隊人馬開到了,隨后是滿載著箱籠行篋的車輛。下午,一輛舒適的旅行馬車駛上山岡,豪華的莊園就坐落在山頂上。馬車?yán)镒官e根菲爾德的斯科契托波萊夫人。夫人對面,靠近馬匹的位置上,坐著她的女侍瑪姆塞薩拉。克拉爾卡姑娘挨著馬車夫坐在趕車人的座位上。夫人的身旁臥著她的心肝寶貝兒——不是丈夫,也不是兄弟或朋友,而是一條名叫約利的英國純種狗。這條狗的身子極小,長著一對長耳朵,黑、白、棕三色皮毛,柔軟得如同絲絨一般。小東西非常惹人喜愛,它是夫人的寵兒!
從前,當(dāng)斯科契托波萊先生還是普通的斯科契托波萊先生的時候,人們除了知道他廣有錢財之外,不聞其他。那時他家的情況也跟現(xiàn)在大不一樣: 夫人既沒有寵犬,也沒有女侍,沒有莊園,沒有前簇后擁的仆役,沒有馬匹,也沒有獵犬;斯科契托波萊先生不騎馬狩獵,不大擺筵席,老爺們也不出城到他家來享受有益于健康的新鮮空氣;可是,斯科契托波萊先生的財富不斷積聚,直至他不知錢往何處花,也不知為數(shù)究竟有多少的時候,他的夫人便對斯科契托波萊這個粗鄙的姓氏感到厭惡了。在她的百般慫恿下,丈夫終于買了個貴族稱號:“封·斯賓根菲爾德”。夫人非常喜歡這個稱號,覺得有了它自然便身價百倍了。從此以后,誰不愿失寵于她,就不得用那個粗鄙的姓氏稱呼她。俗話說“大鳥需大巢”。有了頭銜,勢必也該有塊領(lǐng)地。好在錢可通神,他們購置了領(lǐng)地,買來了馬匹和獵犬,雇了仆役侍從,定做了仆役制服。此外,上療養(yǎng)勝地,宴客開舞會。常言道,佳肴美酒,安愁無友。他們就有了許多許多朋友,尤其是一幫專靠飽啖他人油脂以度日的食客。斯賓根菲爾德老爺破鈔供養(yǎng)陪他打獵的游伴,掏腰包為夫人的儀容、為高雅的趣味、為逗樂的戲謔、為天曉得的被他們吹噓神乎其神的玩藝兒付賬。斯賓根菲爾德夫人長得并不難看,而現(xiàn)在似乎平添了幾分姿色,顯得更加漂亮了。這主要歸功于她的女侍瑪姆塞薩拉。不過,夫人每年付給她的薪俸也頗為可觀,額外還要贈送許多禮物,以便把她穩(wěn)住。正是靠了這些誘餌,夫人才把她從一位伯爵夫人的手里挖了過來。這位伯爵夫人素以首都最有風(fēng)度的貴婦聞名遐邇。薩拉在伯爵夫人那里不過是一名二流女侍,工資并不高。盡管如此,說起來終究是伯爵夫人府里的,因此對于這位剛?cè)〉梅Q號的新貴族的雇傭,未免有點兒躊躇;可是,金錢使她驕矜的心軟下來了。夫人對瑪姆塞薩拉言聽計從。當(dāng)薩拉說“這件事應(yīng)該這么辦,我們府里(指她以前的東家)就是這個樣子的”,斯賓根菲爾德夫人馬上吩咐照薩拉說的辦理,以便在各個方面都同伯爵夫人府里一模一樣。有一次,薩拉說:“夫人應(yīng)該養(yǎng)一條小狗。我們家(指伯爵夫人家)就養(yǎng)了一條,是我們打英國弄來的。哎呀,我那可愛的約利,真教我忘不了啊!”她滔滔不絕地講起這條狗來,最后補(bǔ)上一句:“養(yǎng)這么一條小狗才顯得更有貴族氣派哩!”斯賓根菲爾德夫人立刻四處覓狗。某公為了討好這位闊夫人,花了八十塊金幣特地給她訂購了一條她想要的小狗。此人暗想,反正我會得到酬報的。果不其然,從此他深得夫人的寵幸。小狗到手,夫人高興萬分,瑪姆塞薩拉甚至說,這條狗比伯爵夫人的那一條還要漂亮。她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約利,跟伯爵夫人家的一樣。為了使約利的生活過得既舒適又愉快,夫人還約法三章,特別為它制訂了一些必須嚴(yán)格遵守的制度。瑪姆塞薩拉則奉命監(jiān)督這些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在薩拉的臥室里,一張柔軟的安樂椅上放著一個絲絨面子的軟墊,約利就睡在這個軟墊上。——早晨,瑪姆塞進(jìn)早餐的時候,小狗也進(jìn)早餐,喝咖啡或奶油。早餐后,薩拉把它領(lǐng)到夫人那里,讓夫人玩一會兒。夫人穿衣服的時候,約利交給一名仆役照看。夫人梳妝完畢,便給小狗洗澡、梳毛,用細(xì)軟的褥單把它裹起來,再蓋上一條專門在這種場合使用的天藍(lán)色綢被子,讓它在墊子上小憩。小狗習(xí)慣了主人的撫弄,因此溫馴地聽任擺布。之后,夫人帶它到花園里去散一會兒步,或者,如果住在首都的話,就帶它坐上馬車出去兜兜風(fēng)。中午,小狗吃的是裹一層薄面糊的肉餅;四點鐘吃剁碎的雞胸脯肉、鷓鴣肉,或其他容易消化的肉類。小狗的食譜每天花樣翻新,免得吃膩。每次進(jìn)餐,仆人把狗食盛在瓷碟子里端到桌上,否則它就看也不看一眼;飯后還要給它擦一擦嘴巴。一天的其余時間,它就被主人摟著、抱著,在嬉戲中度過,直到薩拉再次把它安頓在那張小床上。如果出現(xiàn)了約利內(nèi)克既不愿玩也不愿吃的情況,主人就認(rèn)定它是患了病,馬上派人請大夫。住在領(lǐng)地,找大夫開處方不很容易,因此夫人總是隨身帶著約利的處方。領(lǐng)地的這位大夫盡管心地善良,醫(yī)道也高明,但他從不破例給小狗看病。瑪姆塞薩拉當(dāng)然給夫人出了點子,要克扣他的津貼。她說伯爵夫人就曾使用過這一招,大夫就樂意來了。另外,她說也不妨專門聘請一位家庭醫(yī)師。在這件事情上,夫人卻無法聽從。農(nóng)村里叫不到別的大夫,專門聘請一位家庭醫(yī)師又未免過于昂貴了些。住在首都情況就不同了。在首都,大夫并不個個都那么書呆子氣十足,夫人破費幾枚金幣,不愁找不到一個給小狗開開處方也并不在乎的大夫。
有一次,斯賓根菲爾德夫人貴體違和,病了幾天,約利從早到晚臥在她床邊,沒精打采。夫人深為感動。瑪姆塞薩拉乘機(jī)說,伯爵夫人有一回生了病,她家約利也是這樣沒精打采,伯爵夫人感動之余作出了一項規(guī)定: 在她百年之后,小狗如果活著就可以領(lǐng)取五百金幣的終身撫恤金。斯賓根菲爾德夫人對此非常贊賞,她效法伯爵夫人的崇高典范,也作出了一項規(guī)定: 在她百年之后,小狗如果活著,可以領(lǐng)取五百金幣的撫恤金,另外五百付給它的飼養(yǎng)人。這項決定寫成文字,蓋上了夫人的大印。要說瑪姆塞薩拉過去對這條狗百般討好,獻(xiàn)盡殷勤的話,打這以后就更進(jìn)有甚之了。這個荒謬的遺囑在斯賓根菲爾德夫人的朋友中間傳播開了,引起了一片嘖嘖贊賞之聲,大家不僅稱道夫人慷慨大方,而且對她在這一舉動中流露的高貴情操感嘆不已。他們說夫人堪與某公爵夫人媲美。公爵夫人的心上人送給她一匹漂亮的馬駒,她就特地為這匹愛駒單獨蓋了一間馬廄,鋪上橡木嵌花地板,用大理石做馬槽,欄桿和支架油漆得晶光锃亮;還雇了一名仆人專門侍候它。后來,公爵夫人玩膩了騎馬,就誰也不許再騎這匹愛駒,只準(zhǔn)牽它出去遛遛腿,飼料是雪白的面包和麥麩,每天還喂一塊糖,任其悠哉游哉樂享天年,這也是寫在紙上、立字為據(jù)的。
唯有斯科契托波萊先生對夫人此舉不以為然,但也只在心里暗自嘀咕而已。出于誰也不清楚的原因,他對夫人賠盡小心,絲毫不敢拂逆她的虛榮心,因此在這件事情上也就聽之任之。他想,等她百年之后,誰曉得這只狗在哪兒呢!斯科契托波萊先生盡管有弱點,但他待人誠懇,心地善良。他并不炫耀自己的顯赫門第,卻覺得原來的姓氏似乎更為親切。他買下貴族稱號無非為了家庭和睦,圖個耳根清靜罷了。他素有打獵的嗜好,領(lǐng)地使他喜歡的,也唯有這一條。他結(jié)交的全是打獵朋友,相互之間你來我往。這些人不那么注意繁文縟節(jié),不像成天圍著夫人轉(zhuǎn)的一幫紈袴子弟那樣油頭粉面,他們中間有一個較為健康的核心。因此,斯科契托波萊先生喜歡同這些人結(jié)伴在樹林里流連,或者喝著葡萄酒談天說地,而不愿呆在夫人的客廳里。那兒,薰風(fēng)夾著穢臭,總使他感到不自在。同夫人相比,仆人和公事房的職員都較為喜歡他。對瑪姆塞薩拉則人人敬而遠(yuǎn)之,躲避唯恐不及,雖然那些想從老爺手里討點好處的人都趨前奉后地巴結(jié)她,也巴結(jié)約利。對這兩位,誰也不敢斜目而視。唯有鄉(xiāng)下賣肉人、放羊人、看門人和其他大老粗豢養(yǎng)的那幫家犬對約利毫不畏懼,全然不把這位公子哥兒放在眼里。瑪姆塞薩拉初到莊園的時候,有一次曾牽著約利出去散步,不料這群家犬一窩蜂圍過來,撲到它身上,齜著狗牙,放肆地蹭來蹭去,大大凌辱了它那溫文爾雅的翩翩風(fēng)度。瑪姆塞薩拉對此無法忍受,只得抱起它來,捧回莊園。她在夫人面前對這伙流氓狗的下流行徑著實發(fā)了一通牢騷,建議夫人從今以后不許任何人帶狗走進(jìn)莊園。這道禁令立刻寫成告示,在莊園四周懸掛起來。此外,還作出了一項規(guī)定,約利內(nèi)克出門必須用一根長長的銀鏈子牽著。
……
三
婦女們在農(nóng)場里議論卡拉斯科娃的時候,她正帶領(lǐng)兩個孩子沿著草場上一條小路朝前走。后來,母子三人繞過果園,在十字架旁邊的草地上坐下。伏依杰赫不再哭泣,他接過媽媽遞給他的幾塊土豆吃了起來。他是一個漂亮的小男孩,長得很像他的母親。可是,他的臉龐上看不到健康兒童的紅潤,這種玫瑰色澤被無情的貧窮之手粗暴地抹掉了。一雙大大的藍(lán)眼睛里,也看不到我們一般在兒童的眼睛里總能看到的那種無憂無慮、稚氣快活和生氣勃勃的動人神采。這雙眼睛是暗淡的,顯得憂傷,尤其在他注視著母親的憔悴面容時,更是如此。不過,這又是一雙極其善良、懂事的眼睛,在他這個年齡是頗為少見的。富貴人家的孩子長到多大也依舊是孩子。他們在歡笑中度過幸福的童年;除了偶爾要一件玩具未能如愿或不盡稱心,或者挨了父母幾句訓(xùn)斥之外,他們不知人間尚有其他痛苦;除了自己那點兒作業(yè)之外,他們沒有別的憂慮。使他們的天空暫時混濁不清的,只是薄薄的一層陰霾。窮人家的孩子卻嘗不到這種歡樂。他們在最幼小的年齡便已備嘗人生的辛酸和苦難。凜冽的寒風(fēng)刮去了嬌嫩花朵上的勃勃生機(jī),奪走了它的絢麗光彩;無情的冰霜扼殺了含苞待放的蓓蕾。
伏依杰赫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給媽媽當(dāng)幫手了,他是媽媽唯一的朋友。他自己還不會切面包,卻必須幫助媽媽掙面包。他自己還是個孩子,卻要在媽媽出外工作的時候,像身強(qiáng)力壯的乳母一樣照看弟弟。伏依杰赫做得很出色。他抱不動弟弟,便坐在門檻上,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搖他,給他唱歌,哄他睡覺。睡醒了又逗他玩耍,安慰他說媽媽馬上就回來抱他,還嘰嘰咕咕對他講話。面色蒼白、身體有病的嬰兒并不懂話,卻也注視著他,諦聽著。伏依杰赫講到爸爸和從前的好日子時,自己也感到高興:“約西菲克,小寶貝兒,爸爸要是還活著,他會常常給咱們帶圓面包和大蘋果回來的,咱們可就美啦。好家伙,爸爸可疼咱們啦。有一回,爸爸去趕集,給我買了一匹小木馬和一個小喇叭,可惜讓霍魯勃家的洪西克給弄壞了,小喇叭給弄壞了。好家伙,爸爸把我抱在膝蓋上,一顛一顛騎大馬,我吹喇叭,爸爸給我唱:‘馬來啦,馬來啦,送信的孩子騎馬過來啦。’要是爸爸還活著,咱們也不會住進(jìn)下房。好家伙,咱們原來的家可漂亮啦,就在薩豐內(nèi)克的房子里。哎,等你長大一點兒,我指給你看那幾扇窗戶。在那兒媽媽還養(yǎng)了花哩。她做針線的時候,我坐在她旁邊,望著窗戶外邊。好家伙,咱們家還有桌子、板凳,還有畫片兒。我自己有一張小床,有鵝絨被子。你那時要是已經(jīng)出世,咱倆就一塊兒睡在小床上啦。早飯喝湯,中午也有湯,還吃別的東西,禮拜天吃肉。禮拜天我跟爸爸媽媽上教堂,下午到樹林里去玩,爸爸喝啤酒,給我買白面包。樹林里有人演奏音樂。哎呀,好家伙,那日子別提有多美啦!可是現(xiàn)在呢,咱們什么都沒有了!”這些就是令他無比神往的童年。可惜連這樣的童年也轉(zhuǎn)瞬即逝,過早地消失了,為此他流了不知多少眼淚。
母子三人在十字架旁邊歇下來,媽媽把小約西菲克放在草地上,從包袱里取出一條裙子,蓋在他身上。包袱里除了這條裙子之外,只有幾件襤褸的襯衫和一匹小木馬。這是爸爸的紀(jì)念品,伏依杰赫珍藏著,一心想等約西菲克長大一些給他玩。
“咱們可咋辦呢,孩子?”卡拉斯科娃傷心地問,呆呆地注視著面色蒼白的小嬰兒。伏依杰赫舉著一張大牛蒡葉給弟弟遮陰。“咱們投奔哪兒呢?連那些知道我的底細(xì)、我們過去給他們做過活兒的人,現(xiàn)在都把我看成了累贅,難道還能指望素不相識的人救濟(jì)咱?”
“別說了,媽媽,別說了。咱們上村里去吧!您知道,老多洛特卡勸咱們到鄉(xiāng)下去,說鄉(xiāng)里人從不拒絕要飯的,他們會讓咱們睡在草堆上。對了,我去找個莊稼人,求他收留您,我給他放鵝,不要他的工錢。準(zhǔn)有人肯的,您瞧著吧。那樣,日子馬上就好過啦。”
“唉,兒子,到了鄉(xiāng)下日子敢情會好一些,這我信;等我托上帝的福身體好一些,我可以給老鄉(xiāng)做個針線活兒。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我的兩條腿一點兒力氣也沒有,腫成這樣,寸步難行,怎么拖得到那里呢?”
“咱們一步一步慢慢兒走,媽媽。約西菲克交給我來背,一直背到村里。您可以靠在我身上,媽媽。”
“唉,我的好孩子!”母親嘆了一口氣,拉著兒子的手哭了起來。孩子站在她面前,熱淚滾滾。約西菲克快要醒來了,滿布皺紋、顏色發(fā)青的小臉抽搐著,像要哭的樣子。
“你怎么啦,小心肝兒?又饑又渴,是不?小嘴唇干得結(jié)硬皮了!可是,天啊,我什么也拿不出來喂你啊,”母親一面哭,一面捧著他冰冷的小手呵氣。
“媽媽,我到莊園去跑一趟吧,沒準(zhǔn)能討到一點錢給約西菲克買口牛奶喝。您在這兒等著。” 伏依杰赫振作了一下精神,轉(zhuǎn)身要走。
“不,伏依杰赫,別去莊園。那一回人家不是把你攆出來了嗎?別去,說不定人家要揍你的。”
“攆我的是個聽差,他正牽著一條小狗。那狗看見我就拼命地叫。老多洛特卡對我說,往后上莊園就直奔廚房。大師傅心眼兒好,見有要飯的去他都給。她還說或者去找老管家,每個要飯的她都給一個銅板。您放心,媽媽,我多加小心,別讓聽差撞見就是了。”
“說是那么說,上莊園直奔廚房。可是,不管你奔哪兒,都得經(jīng)過門房呀。就算看門人不在里面,門口拴著幾條大狗,見誰都吠,看門人聽見就跑出來了。”
“我打花園里走。不丁點兒的小籬笆,我一蹦就過去了,穿過灌木叢,偷偷溜到廚房。”
“噯呀,孩子,你可千萬不能找這樣的路子;永遠(yuǎn)要走正道。到處都有人,教守衛(wèi)的逮住,盤問你上哪兒去,該多丟人啊。這類事情做不得的,孩子。”
“那好吧,媽媽,我走正道就是了。上帝保佑,讓我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竭_(dá)廚房,別教人撞見。”孩子說罷,果斷地一扭身,疾步朝莊園走去了。母親留下來守著嬰兒。
陽光暖洋洋地照射著,可是嬰兒的小身體卻是冰涼的,盡管他身下還墊著鵝絨被,身上裹著裙子。母親捧著他的小手不住呵氣,也不見它暖和過來。嬰兒的眼睛不朝母親看,卻凝視著蒼天,嘴角的肌肉不住抽搐,整個小臉變了形,呼吸顯得艱難。母親的心里充滿了恐懼,呆呆地望著他。平時,孩子總是對著她笑,用小手撫摸她,喜歡摟著她的脖子撲在她的肩頭上。不朝她看,這還是第一次。約西菲克生下來就羸弱多病,快滿周歲了,還不會說話,也不會坐。他瘦得皮包骨,母親每次親他的小手小腳,總不免傷心落淚,心里說: 還不如上帝把你接了去的好。可是,此念剛一閃現(xiàn),她又立即緊緊摟著孩子,甘愿為他的生命和健康赴湯蹈火。這會兒她見孩子的模樣完全變了,一陣痛苦的預(yù)感掠過她的心頭,她不禁放聲慟哭起來。她絞著雙手,絕望地跪倒在十字架前。“天父啊,可憐可憐我吧,人間找不到同情啊,你把我們召了去吧,約瑟夫啊,為你無辜的苦命孩子求求情吧,為你的卡特辛娜,在天父的寶座前求求情吧!憐憫憐憫我吧,我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啊!”她哀聲哭訴,令人不忍卒聽。她祈禱、哭泣,過了許久,直到突然響起了伏依杰赫的聲音,才把她驚醒過來。伏依杰赫從通往莊園的那條路上飛奔而來,離得老遠(yuǎn)就快活地連聲叫喚媽媽。母親回首瞥了一眼嬰兒,見他閉上了眼睛,呼吸平靜,便對跑來的伏依杰赫擺擺手,示意他輕點聲。
男孩子氣喘吁吁地沖到她面前,一副欣喜若狂的神態(tài)。
“媽——媽——媽媽您瞧,這是什么!”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從一邊口袋里摸出一塊烤肉,從另一邊口袋里掏出面包片、圓面包、零零碎碎的肉塊和小點心。他把這些東西一古腦兒放在母親的衣襟上,喜滋滋地望著她。母親滿臉驚訝之色。“沒有想到,是吧?哎,等一等,還有哩!閉上眼睛,請您閉上眼睛,等我說‘行’的時候再睜開。”
母親幾乎機(jī)械地照辦了。男孩子伸手從褲兜里摸出一個小紙包,從中抽出一個銀角子。他拉起母親的一只手,翻過手心,把銀角子放在她的手掌上,悄聲說:“行了!”母親睜眼一看,見是一枚銀角子,不禁吃了一驚。“我的上帝,這是誰給你的,孩子,你去了嗎?”
“我直奔門房,一路上不停地禱告上帝,求他讓我遇著好人。我朝大門走去,胖門房正獨自站在那兒,嘴里哼著曲子哩。我心里想,嗯,運(yùn)氣不壞,他在哼曲子,敢情不會發(fā)脾氣吧。我央求他放我進(jìn)門,到廚房去向大師傅要點兒吃的。‘好孩子,’他說,‘我不能放個討飯的到廚房去呀。況且,廚師也不會給你什么的。你不如到農(nóng)場去吧,那兒沒準(zhǔn)倒有點兒希望。’我說:‘不久前已經(jīng)去過,再去就要挨罵了。’‘你是個二流子,對不對?只知揮霍浪費?’他狠狠地訓(xùn)了我一通,教我心里好難受。我告訴他我是誰,講了您和約西菲克的病。他轉(zhuǎn)身進(jìn)屋拿來這塊面包,還對我說每天都可以給我這么一塊;不過,只許到門房來向他要。我想求他給我一個銅板,好讓您買點兒牛奶,可是,我說不出口。我正想離開,不料宅子里走出一位年輕太太。看門人一見馬上說:‘克拉玲卡姑娘,您有什么吃的東西給這個孩子嗎?’接著他講了爸爸的事兒,原來他認(rèn)識爸爸。克拉玲卡姑娘向我打聽您的情況,我全告訴她了,她聽得哭了起來,給我這許多東西,還有那個銀角子。她準(zhǔn)是好人,媽媽。她說每天下午兩點鐘我可以去找門房,柯霍特(就是那個胖門房)會給我準(zhǔn)備一份吃的,夠咱們一家人吃飽了。他要是不在,也會留下話告訴我上哪兒去取。她還撫摸我的頭,那么和藹地看著我,像您一樣。您瞧,媽媽,是上帝叫我上那兒去的吧。今天一大早就仿佛有個聲音在我耳朵邊低聲說: 上莊園去。”
母親沒有說話,她把食物放在草地上,跪在十字架前祈禱,小男孩也在她身旁跪下了。
(吳琦、楊樂云譯)
注釋:
法語“小姐”的諧音。
克拉爾卡和克拉玲卡均為克拉拉的愛稱。
【賞析】
《莊園內(nèi)外》是捷克女作家聶姆佐娃創(chuàng)作于1856年的中篇小說。聶姆佐娃早期的小說文風(fēng)清新,熱情洋溢地描寫了當(dāng)時捷克農(nóng)村的風(fēng)貌,表達(dá)了對祖國、民族的熱愛之情。這些作品的情節(jié),大都僅僅是刻畫環(huán)境的一種手段。而在后來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則把注意力放在社會問題的揭露及解決上。《莊園內(nèi)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作品描寫了貴族領(lǐng)主對窮苦農(nóng)民的殘酷剝削,準(zhǔn)確回答了在封建社會里究竟是誰養(yǎng)活誰的問題。她用充滿憤恨與悲慟的筆調(diào)為我們刻畫了一幅貴族老爺?shù)暮廊A奢侈與農(nóng)民不可想象的貧困的對比圖,是“改變?nèi)嗣耩囸I和無權(quán)地位的控訴和吶喊”式的作品。作品中的斯科契托波萊太太為了躋身上層人士之列而買得貴族頭銜。她的小狗約利睡的是褥子,吃的是用瓷盤裝著的精美食物,而窮人的孩子卻被活活餓死。身患霍亂的寡婦卡拉斯科娃的嬰兒陷于絕境,她的兒子伏依杰赫無處安身……一個莊園,兩個世界。一道莊園的柵欄,分隔出了天堂和地獄,卻也鑒別出了善良和鄙惡。是與非,善與惡,生與死,眼淚與歡笑,悲傷與幸福,過去與未來……在莊園內(nèi)外交織上演。
《莊園內(nèi)外》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由兩條情節(jié)線索組成的,在每條線索的敘述中,作者都成功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情節(jié)發(fā)展刻畫人物,用人物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一條線索以斯科契托波萊夫婦為代表的貴族領(lǐng)主們奢華糜爛、聲色犬馬的生活,他們不事勞作,靠剝削貧苦大眾積累起的巨額財富縱情享樂: 斯科契托波萊夫婦不惜花重金,買了個貴族封號,以滿足自己愚蠢的驕傲;“斯科契托波萊老爺破鈔供養(yǎng)陪他打獵的游伴,掏腰包為夫人的儀容、為高雅的趣味、為逗樂的戲謔、為天曉得的被他們吹噓神乎其神的玩藝兒付賬”;而斯科契托波萊夫人為了模仿所謂的伯爵夫人,甚至將一條普通的小狗視為至寶,為它提供美味的食物、豪華的睡墊、專人周到的照顧乃至一份高昂的“撫恤金”!然而對金錢的揮霍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幸福,相反地,愚蠢的頭腦和蒙昧的心靈讓斯科契托波萊夫婦的行為成為如“皇帝的新衣”般的大笑話。他們用錢招來了一堆有著諂媚笑臉的丑惡的靈魂: 貼身女仆瑪姆塞薩拉口蜜腹劍,享受著豐厚的薪金卻對斯科契托波萊夫人恩將仇報;而那些所謂的朋友在聽說夫人得了霍亂病之后,“立即一哄而散,活像啄食豌豆的鴿群中落了一顆炸彈”。富足奢侈的生活和各式各樣惡毒冷漠的心充斥著這個搖搖欲墜的貴族世界。
另一條線索牽引的卻是一個苦難與悲傷的貧苦世界。下層貧苦百姓夜以繼日地辛苦勞作卻吃不飽穿不暖,蝸居在擁擠狹小散發(fā)著霉臭味的黑暗小屋里,忍受著饑餓、寒冷、病痛乃至死亡。汗水和淚水浸漬著他們的生活,幸福的希望就像遙遠(yuǎn)天邊的微弱星光,被愁云慘霧層層遮蔽。最高貴與可敬的勞動者卻成為世界上最可憐、最卑微的物種。身患霍亂的寡婦卡拉斯科娃,她的因意外而喪生的丈夫,她那過早承受生活重壓的大兒子伏依杰赫,她那自出生起就羸弱多病并最終夭折的小嬰兒……原本美滿的家庭,鮮活靈動的生命,被無情地碾碎、摧毀。他們身后是無數(shù)個同樣的家庭和同樣無辜的生命。悲劇在繼續(xù),兇手在哪里?是生活,還是那些剝奪了他們幸福乃至生存權(quán)利的貴族們?……劍鋒所指,罪惡無處遁形。丑陋和罪惡遮蔽了美好的生活,但愛的光芒卻依然在生活的廢墟中閃爍。下層貧苦百姓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無情,卻沒有舍棄生命最寶貴的善良與愛。在困境中的互助友愛、相惜相依,對貴族們的寬恕與原諒,心靈的溫暖力量讓衣衫襤褸的他們榮光萬丈。
貴族的驕奢淫逸,貧民的饑寒交迫;貴族的鶯歌燕舞,貧民的埋頭勞作;貴族的歡聲笑語,貧民的痛哭流涕……鮮明的比照,尖銳的批判,小說的前半部分成功地吶喊出了勞苦大眾的心聲,暢快淋漓地抒發(fā)了對貴族的憤怒,對勞苦大眾的同情與熱愛。
但是,聶姆佐娃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上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那就是篇篇都以大團(tuán)圓而告終。這部作品也不例外。作者在小說后半部分完全離開了原來的思路,筆鋒突然轉(zhuǎn)向斯科契托波萊夫人病后的思想突變。這位一向喜怒無常、飛揚(yáng)跋扈的貴族夫人居然在作品后半部分變成了悲天憫人的慈善家,她不僅開倉濟(jì)貧,還捐款為貧民辦了種種好事。無怪乎伏契克曾指出,這部從篇名到內(nèi)容都那樣強(qiáng)調(diào)階級對立的揭露性的小說,“竟由于帶有幸福的結(jié)尾而變成了一個神話”,“令人感到它是一篇虛構(gòu)的東西”。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難道是作者有意粉飾現(xiàn)實生活嗎?不。聶姆佐娃是一位熱愛人民的偉大現(xiàn)實主義作家,她因目睹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憂心如焚,期望他們擺脫這種苦難;但她找不到一條能改變當(dāng)時社會制度的比較現(xiàn)實的道路,于是就假借自己擅長的寫童話的方法,即用真、善、美戰(zhàn)勝假、惡、丑的手法來安排作品的結(jié)局。她真心地希望生活總有一天能像她的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美好。在這方面,《莊園內(nèi)外》尤為突出。
(王 云)
上一篇:《幽靈之家·阿連德》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店員·馬拉默德 》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