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卜迦丘·悼念彼特拉克》經典詩文賞析
如今你已離去,我親愛的先生,
到上帝選定的那個地方,
那里,每個人都一模一樣,
在離開這邪惡的世界后棲身。
如今,你能經常隨你的心,
把親愛的勞拉看個歡暢,
那邊,我那美艷的菲亞美塔,
在上帝面前,與她同坐同行。
如今,你與西努契、齊諾、但丁,
共同生活,永遠在一起安息,
觀看我們不了解的事物。
唉,在飄零的世界我倘能叫你高興,
讓我跟在你的身后,那里我可以
高興地看到第一個燃起我愛火的少女。
(錢鴻嘉 譯)
卜迦丘少年時代到那不勒斯學習經商時,就與彼特拉克有所接觸,從而開始了解其詩歌和其他著作。后來,當他們倆人都享譽甚高的時候,又在一起互相交換思想,互相激勵,并結下了真摯深厚的情誼。一三七四年,彼特拉克逝世, 卜迦丘的精神健康受到嚴重的打擊。第二年卜迦丘也隨之去世。
這首詩就是卜迦丘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對彼特拉克的逝世表示悼念的詩篇。
從詩意上看,這首十四行詩分為四個段落。前四行為第一個段落,點出了彼特拉克去世這件事情。雖然出語平淡,然而字里行間卻流露出卜迦丘對彼特拉克的深深熱愛、尊敬,以及他們倆人之間親密友愛的感情。三、四兩行是對一、二行的申述和發展,表現出卜迦丘這個文藝復興時的巨人對待死神的超然態度。
五至八行是第二個段落。此時,卜迦丘幻想著自己的摯友在死后的美妙境界中的情景:彼特拉克與他生前早年的戀人勞拉相親相愛,兩情歡暢; 卜迦丘的早逝的愛慕對象菲亞美塔與勞拉一起,在上帝面前“同坐同行”。這一段,很多中國讀者看來,也許覺得卜迦丘在悼亡詩中作出這樣的幻想似乎稍嫌輕浮。但是,人文主義者之為人文主義者,就在于他們能夠積極地對待生與死,對待愛情與歡樂。即便是在一首滿懷悲痛的悼亡詩里, 卜迦丘仍然要想象彼特拉克和勞拉在一起的情景。而且,這四行詩的情調無不洋溢著一股健康而清新、崇高而圣潔的氣息。
第三個段落,從第九行起,到第十二行為止,是對前一個段落的繼續發揮。卜迦丘展開幻想的羽翼,飛上高高的云端,看見彼特拉克正和西努契、齊諾、但丁這樣一些偉大而相互傾慕的詩人們共同生活,并一起觀看、談論人世間不了解的事物。這一段里, 卜迦丘把死看成是生的繼續,是生的另一種狀態。我們可以從中覺察到文藝復興的巨人們的生死觀:他們能夠超脫曠達地對待死,所以就能夠積極有為地面對生。再者,我們如把此段和第二段聯系起來欣賞,就可以看出:在卜迦丘的眼中,幸福的生活是與相互傾慕的愛情、是和彼此尊敬的朋友分不開的。這一點,被千百年來的歷史證明,是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
最后三行為第四個段落。“唉,在飄零的世界……”一行筆鋒一轉,突然回到現實世界,使人感到卜迦丘因彼特拉克的去世所遭受的悲哀和痛苦。但緊接著,詩行叉一筆宕開,描繪出另一番的想象境界,使詩意在結尾得到更高層次的升華,因而使全詩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是的, 卜迦丘既失去了他那美艷的菲亞美塔,而如今又失去了他的摯友彼特拉克,他還留在生的世界干什么呢?順著整個詩意的發展,他必然緊跟彼特拉克,進入到人生的另一層境界中去。
(夏貴清)
上一篇:〔美國〕龐德《歸來》賞析
下一篇:〔法國〕魏爾侖《感傷的對白》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