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艾辛多夫·月夜》經典詩文賞析
青天好象靜靜地
吻過大地,
她現在花容燦爛,
夢沉沉地懷思。
微風吹過原野,
麥穗溫柔地波動,
森林輕輕地低語,
明星布滿了夜空。
我的心靈廣闊地
舒展開它的羽翼,
飛過靜靜的原野,
仿佛向家園飛馳。
(錢春綺 譯)
艾辛多夫不愧為描繪大自然的高手,他的超凡之處表現在能調動起自然界的山川草木,把自己的感情巧妙地嫁接在它們身上。這一特點,鮮明地表現在《月夜》一詩中。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然美和人情美交融在一起,描繪出一幅迷人的月夜圖,并把自己的懷鄉之情置于這優美的畫面中,達到一種情與景交相輝映的境界。
詩作一開始,就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寧靜和諧的藝術氛圍,為表現詩人“月夜懷鄉”的主題作了恰到好處的鋪墊。一個“吻”字頗具匠心,它不但使靜謐的大自然富于動感,而且使它人格化了,包含著一種無言的神情韻味。被青天吻過的大地現在已“花容燦爛”,這多象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在這樣的月夜,她怎能不夢幻般地思念他呢?短短四句,詩人就把他眷戀故鄉的感情含蓄地表現出來。第二段,詩人進一步對月夜中的景色進行描繪,他細心地選擇“微風”, “波動的麥穗”、 “低語的森林”等景物,把人們帶到了恬靜,純潔,充滿詩意的原野中。在這一段中,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反襯”的藝術手法。微觀物境的動更反襯出宏觀環境的靜。接著,詩人又用宏觀環境的靜,反襯出自己心靈宇宙的動: “我的心靈廣闊地舒展開它的羽翼”,詩人正思念著他的故鄉呢。他在想:故鄉一定和這兒一般美麗吧!就這樣,在僅三段的小詩中,詩人把“戀鄉”的情緒表現得一波三折,耐人尋味。
我們曾讀過不少的懷鄉詩,但這些詩往往離不開“愁緒”。這首《月夜》之所以能給人以新鮮感,是在于詩人把懷念故鄉的情緒表現得真切但不哀婉,把戀情和優美的環境描寫水乳交融地揉在一起。這種寫法使我們從以往懷鄉詩欣賞的心理定勢中擺脫出來,感受到一種與習慣觀念迥然有異的詩思,一種“獨抒性靈”的藝術情趣,從而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
這首詩在感情的表達上很注意節制,作者沒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而是通過意象的描繪,節奏、韻律的流動,使情感與主題思想自然地流露出來,散發出淡泊,清新,雋永的抒情氣息。這首抒情詩佳作,后經德國著名作曲家舒曼作曲而廣為流傳。
(傅宗洪)
上一篇:〔法國〕魏爾侖《月光》賞析
下一篇:〔英國〕濟慈《有多少詩人》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