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克思》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意大利作家喬萬尼奧里(1838—1915)的長篇小說。作品以公元前1世紀羅馬著名的斯巴達克思起義為題材,再現了這場波瀾壯闊的奴隸革命。斯巴達克思原是一個角斗士,奴隸主使奴隸們互相殘殺來取樂的殘酷現實使他發誓要摧毀吃人的奴隸制度。他與角斗士、奴隸串連,經過四年的組織工作終于揭桿而起。殺上維蘇威大山,起義部隊不斷壯大,他以卓越的才能和堅毅的意志,率領起義軍沉重地打擊了羅馬統治者,并拒絕了奴隸主的拉攏和誘降。最后,由于起義軍內部發生分裂和敵人的陰謀而使起義失敗,斯巴達克思在浴血奮戰中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作品全力塑造了斯巴達克思這一奴隸起義將領的英雄形象。斯巴達克思不僅有過人的體力和高強的武藝,更有高貴的品質、堅毅的性格以及卓越的組織和軍事才能。他在角斗勝利后獲得了自由,但他不熱衷于個人的名利和安逸的生活,而是以解放天下奴隸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這一神圣的事業。作品穿插了他與貴族婦女范萊麗雅的愛情描寫,意在表現為了崇高的事業,他寧可拋棄愛人和女兒。他對敵人憎恨,對戰友寬容,當埃諾瑪依蒙受敵人的挑撥欺騙,率軍出走而遭敵軍圍困時,斯巴達克思以大局為重,盡力去解救,并隆重地安葬了戰死疆場的階級弟兄。在起義中,經常面臨失敗和困難的考驗,斯巴達克思毫不畏懼,奮勇作戰。在一次戰斗中,他臂關節脫臼,但他堅持跑了7英里路,攀越圍墻去組織奴隸起義;在西西里島,被敵軍重重圍困,糧食殆盡,他以堅強的意志和智謀突圍逢生。斯巴達克思多謀善斷,以機智靈活的戰術屢創敵軍,維蘇威山戰役大捷就是他軍事才能的生動體現。
小說在歷史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虛構,反映了意大利歷史的民主精神和19世紀中葉意大利革命階級的先進思想。小說的缺陷在于過于夸大了范萊麗雅的愛情的作用和妓女愛芙姬琵達對于起義失敗所起的關鍵作用,用人性沖淡了歷史事件的嚴肅性。小說的藝術成就較高,場面廣闊、細節生動,以現實主義方法注重人物在典型環境中的性格發展和心理變化,并結合浪漫主義方法,以想象、夸張等手法強化人物的性格特征。
上一篇:《斧》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新的歌》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