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芮》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作家夏多布里昂(1768—1848)的中篇小說。它原是《基督教真諦》的一章,后被作者抽出與《阿達拉》合為一冊。小說主人公、法國貴族青年勒芮以懺悔的心情向收留他的納契人講敘自己的身世經(jīng)歷:他出生時母親去世, 自小寄養(yǎng)在別人家,唯有胞姊阿美莉能夠給予他一些安慰。他生就熱烈的氣質,富于幻想,精力充沛,但苦于在現(xiàn)實中找不到什么東西來填補生活的空虛。他曾經(jīng)出國游歷,屢次改變生活方式,但無論是古代建筑還是自然景物,都不能減輕他的苦悶和孤獨,而只能加重他的空虛失落感。在他想結束生命時,姐姐阿美莉趕來勸阻,但她本人似乎為某種隱痛折磨而日漸憔悴,終于不辭而別,出家修行。勒芮在姐姐的落發(fā)典禮上無意中發(fā)覺了她的秘密:原來她對弟弟產生了愛情,但為了遵守道德規(guī)范,倆人必須分開。這一切更加深了勒芮的憂郁,他從此離開歐洲,隱居蠻荒絕域,但始終沒能找到幸福。勒芮的形象本是在資產階級大革命中喪失了一切而對現(xiàn)實不滿和失望的破落貴族子弟的形象,但是經(jīng)歷過大革命失敗和拿破侖帝國覆滅的一代法國青年,理想破滅,悲觀失意,在勒芮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勒芮式的憂郁癥便成為那個時代的“世紀病”的縮影。雖然小說情節(jié)極為簡單,但它對自然風光和歷史古跡的生動描繪、對主人公心理的細膩刻畫,以及那優(yōu)美抒情、韻調和諧、辭藻富麗、色彩濃艷的文筆,賦予作品一種神奇的魅力。
上一篇:《勞森短篇小說集》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賣水郎》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