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5—1994
【介紹】:
詩人、文學批評家、小說家,出生于斯托克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個牙科醫(yī)生。韋恩受教育于圣約翰學院,1946年獲得學士學位,1950年獲得碩士學位,從1949年到1955年在里丁大學任教,后辭職專門從事寫作。1973年到1978年他被任命為牛津大學的詩歌教授。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文學作品和新聞的寫作,其中也包括為一些雜志和電臺撰寫有關(guān)的評論。從1974年起他的作品文稿都存放在愛丁堡大學的圖書館。他的作品非常豐富,包含小說、詩歌、戲劇和文學評論等,還主編過文學雜志。他的主要小說作品包括《大學后的漂泊》(Hurry on Down,1953)、《打死父親》(Strike the Father Dead,1962)、《生活在當代》(Living in the Present,1955)、《競爭者》(The Contenders,1958)、《浪跡婦人》(A Travelling Woman,1959)等,早期的《大學后的漂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講述了一個大學畢業(yè)生不滿社會現(xiàn)實,決心通過自己的力量有所作為的故事。韋恩用幽默和喜劇的形式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內(nèi)心掙扎和反抗,通過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反映了當時人的困惑和彷徨,同時也對二戰(zhàn)后英國的社會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在文學評論方面,發(fā)表過對莎士比亞、本涅特等的研究,另外還編寫了哈代的短篇小說集和詩歌選集等。由于共同的文學愛好和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他參與了一些文學組織,并與一些知名的作家交往緊密,像金斯里·艾米斯、約翰·奧斯本和約翰·勃雷恩等,在文學作品上他們的語調(diào)非常激進,表現(xiàn)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并敢于大膽地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腐敗,一同被文學界認為是“憤怒的青年”的代表人物。但較之其他憤怒的作家而言,約翰·韋恩的作品表現(xiàn)了更多的睿智,幽默和詼諧。在寫完第一部小說《大學后的漂泊》后,他盡量挖掘小說的空間,但主題依然是圍繞主人公通過自我的奮斗保持人的尊嚴,娓娓的敘述和恰到好處的幽默是他小說的鮮明特征。
上一篇:《韋爾登,菲》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韋斯克,阿諾德》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