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海永二《薔薇》愛情詩鑒賞
〔日本〕 小海永二
在憂傷中開花,
……一朵薔薇。
從紅花瓣兒似的唇間,
泄露出一道嘆息的虹彩,
燃燒著的愛情之火,
閃光把瞬間的歡喜映在眼底。
我,敞開門扉,
沉痛地緊緊擁抱你。
那時,在憂傷中開著,
……一朵薔薇。
(羅興典 譯)
小海永二(1931— ),日本當代詩壇活躍的人物之一,兼詩人、詩評家、詩歌編輯家于一身。東京人,現任橫濱國立大學教授,日本現代詩人會常務理事。青年時代出過《風土》、《定本嶺》等詩集。近年又出版了詩集《輕浮的時代暗淡的歌》和《小海永二詩集》。其詩追求自然,不重雕琢,詩中鋪敘的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
《薔薇》選自他青年時代的詩集《定本嶺》,自然帶著青春時代美麗的憂傷。詩以“薔薇”為題,綻放一段青春的戀情。巧合的是日本當代另一位詩人嵯峨信之也曾把愛之花的色彩涂進薔薇的花瓣里,他寫道:
什么叫戀情,
它也許有如薔薇的新品種。
強烈的芳香,
郁郁寡歡的顏色,
還有一身的倦怠……
嬌容慵倦,帶一份美麗的憂郁,芳香四溢。薔薇,以其香色姿容幽妙地呈現出戀情賦于人們的種種感覺情態。如果說嵯峨信之的“薔薇”讓人仿佛在遠處領略它略帶感傷的芳婉,小海永二的“薔薇”則是令人仿佛切入那花蕊,體味那花瓣捧不下的情思。
“在憂傷中開花,/……一朵薔薇。”愛在心野中綻放,愛如薔薇花般芳甜,但也如薔薇花般帶著清新的苦澀。如果在一張面容上看不到憂傷,那么他一定還沒有愛。所以詩人在洞悉了愛之于人的感覺后,準確地捕捉住“憂傷”這一至深的愛態,勾勒出一個癡苦愛著的少女形象。“從紅花瓣似的唇間,╱泄露出一道嘆息的虹彩,/燃燒著的愛情之火,/閃光把瞬間的歡喜映在眼底。”就如花瓣再也捧不下情懷,少女的一點紅唇再也掩不住積蓄在心的濃濃的情思,終于一道嘆息泄出了她心中盛不下的苦戀。而那一聲嬌柔的嘆息像一道七色的彩虹掛在藍天,詩人讓這份美麗的愛的憂傷做個美麗的升華:把有限推向無限,把抽象化為形象,用一道彩虹載滿了青春戀情那許多愁。然而,無論愁幾多、憂幾許,被愛漲滿鼓蕩的心核都是歡喜的、明耀的,仿佛一團火在燒燒。如此,愛裝點著少女,如紅色薔薇般美艷,其郁郁寡歡的深沉姿容和閃亮在眼底的歡喜,把這麗質的生命點化得格外生動。
面對這樣一株憂傷而歡喜的“薔薇”,“我”再也按納不住久蓄心中實成得沉甸甸的愛,“敞開門扉,/沉痛地緊緊擁抱你。”心靈的門扉打開了,積滿的愛噴涌而出,一個“沉痛”,寫出無限的渴切,無限的戀苦,無限的眷念,無限的春愁,還有一份深誠,比“溫柔地”“熱烈地”“歡快地”等等這所有修飾語,都更深切地表現了“我”的愛的赤足,至深至切。這一“沉痛”令人心顫,點化出全詩異常內在持重的底韻。“那時,在憂傷中開著,/……一朵薔薇。”愛,永遠是墜著憂傷的沉甸甸的一份。在輕松里,你找不到愛。
全詩用的是一種既熱烈又憂傷的抒情調子,準確地諧合著青春戀情的旋律,傳達出年輕的心那熱烈而傷感的愛的律動。這是至美的藝術境界,比一片光明,一片歡喜更具藝術魅力。在愛的世界里,憂傷是美的,美得如同紅艷而寡歡的薔薇。詩人在這首愛情詩中正是把本來對立的情緒:憂傷與美麗,嘆息與欣喜做了高度合諧的統一,創造出底韻實足的藝術珍品,為后世留下一朵奇韻獨飄的“憂傷的薔薇”。
詩中意象也一如薔薇般美麗動人:一朵憂傷的薔薇,一聲從花唇中泄出的輕婉嘆息,一道掛在心空里的嘆息的彩虹,一抹眼底的歡喜的火光,有聲有色、有形有影,有輕柔有赤灼,構成絢麗的愛的心園風景。
詩的文字洗煉,意味雋永。開篇簡凈的幾個字:“在憂傷中開花,/……一朵薔薇”含盡無限情愁;結尾用“在憂傷中開著,/……一朵薔薇,”綻放出戀苦無限。而這兩句只換一字,卻變換了時態,“開花”“開著”,本已表明時過境遷,然而,只是時間變了,其他一切的一切一如既往,情思如初,仍是那么“憂傷”地愛著,仍是那么“沉痛”地愛著,仍是那么沉甸甸地愛著。這不僅在詩歌形式上造成縈回不已的氛圍,增強藝術感染力,而且在內容上也造成了更為久長的余韻,令人咀味不已,就如那朵憂傷的薔薇。
上一篇:〔法國〕阿波里奈爾《蘿絲蒙德》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法國〕伏爾泰《贈夏特萊夫人》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