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向上,踩著失敗的階梯攀升
如何才能培養出積極樂觀的孩子呢?很多父母都對此感到疑惑。實際上,只有積極的家庭氛圍中才能夠成長出樂觀向上的孩子,如果家庭氛圍是沉悶而又壓抑的,那么孩子往往會更加內向、自卑、沉默,不愿意敞開心扉。很多父母都以為孩子是粗線條的,對于家里各種沉重壓抑的氣氛,孩子并不會感知到。實際上這是父母對孩子的誤解,孩子具有直指人心的本能,他們雖然小,但是卻非常敏感,他能夠敏銳地感覺到周圍的情緒、氛圍,以及身邊成人的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當看到孩子的狀態非常壓抑、沉重,而且常常陷入自卑孤獨之中時,父母不要總是試圖從孩子的性格本身尋找原因,而是要反思自己是否給予孩子良好的影響,也要反思家庭生活是否能夠讓孩子覺得內心輕松,積極向上。如今有很多年輕的父母本身就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成長,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即使在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他們也不能做到心甘情愿地為家庭付出,常常因為家庭生活中一些瑣碎的事情就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提出離婚。這會讓孩子感到緊張不安,也覺得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庭隨時都有支離破碎的可能。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這樣緊張不安的氣氛中,性格就會越來越憂郁,對身邊的人缺乏信任,還會出現情緒暴躁不安的表現。這樣的孩子怎么可能快樂健康地成長呢?
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就要在家庭生活中成長,父母是他們最信任和依賴的人。由此可見,父母和家庭對于孩子的成長多么重要。要想讓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的個性,除了要讓孩子在積極健康的家庭氛圍中成長之外,還要讓孩子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失敗。每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都會經歷失敗。有些人在遭遇失敗之后就一蹶不振,再也不能鼓起信心和勇氣去嘗試,甚至會徹底放棄,這使他們陷入失敗的深淵。也有一些人即使遭遇失敗,心中也依然充滿了希望,他們會再接再厲,繼續努力,從而踩著失敗的階梯,不斷向上攀升。對于失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也有不同的人生。有些人很羨慕那些成功者的光鮮亮麗,卻不知道這些成功者在成功之前遭遇了多少失敗,在迎來成功的曙光之前,又經歷了多少黑暗。
很多人在經歷一次小小的失敗之后,就想要試圖結束生命,不得不說這是非常糟糕的行為,這不是因為外界的環境太過殘酷,而只能說明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極其低下。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成敗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努力之后獲得成功或者是失敗所產生的心理變化。這個效應告訴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對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進行一定的訓練,能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例如有些孩子的承受能力比較強,那么父母在給他們分配任務的時候,可以給他們分配難度更大的任務,這樣可以增強他們抵抗挫折的能力。有些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比較差,那么父母在給他們分配任務的時候,就應該適當地降低目標,讓他們略微努力就能夠實現目標,由此而產生自信,積累經驗,這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這完全符合心理學上心理暗示的規律,所以父母要善于運用這個規律來鍛煉孩子的內心。
通常情況下,如果孩子的性格內向,他們內心會更加敏感脆弱。在遭遇挫折的時候,他們往往很難做到越挫越勇,而是會消極沮喪,甚至會采取極端方法。那么,面對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更加關注他們對待失敗的態度,也要及時地給予他們疏導。要知道,人生是漫長的旅程,小小的挫折和失敗只是人生道路上的坑坑洼洼,我們不能因為道路不平就停止向前,而是要走過這些坑坑洼洼,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
古往今來,很多偉大的人之所以能夠取得不凡的成就,不是因為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也不是因為他們得到了貴人相助,而是因為他們在飽經挫折和磨難之后沒有放棄,反而想方設法地讓自己做得更好,讓自己從絕境之中開拓新的局面,從困境之中找到新的希望,所以他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成功者。
性格內向的孩子心思敏感細膩,他們對于成敗輸贏會更加看重,他們在真正展開行動之前,預見可能有困難就會猶豫不決,不愿意繼續努力。在獲得小小的成就之后,他們也不一定能夠獲得成就感,反而會質疑自己是否能夠面對更大的挑戰。對于這樣敏感細膩的孩子,父母們一定要多多鼓勵孩子,給予孩子繼續努力前行的勇氣,給予孩子面對失敗和困難的信心,切勿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否則孩子本身不夠主動,在打擊之下,就會變得更加被動,甚至會徹底放棄。
父母要告訴孩子,失敗不是一蹶不振的理由,而只是一次小小的坎坷。面對失敗,只有那些真正的人生強者才能鼓起勇氣,越挫越勇。如果面對失敗就徹底放棄了,那么不但會失去成功的機會,甚至會徹底與成功絕緣。在孩子小時候,父母還可以經常讓孩子吃苦,讓孩子接受挑戰。雖然孩子能力有限,未必能夠把很多事情都做得很好,但是在此過程中,父母恰恰可以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在失敗之后繼續努力,再次嘗試,也讓孩子在遭遇挫折之后,懷著更大的信心往前沖。
孩子小時候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父母和長輩無微不至的照顧,隨著不斷成長,他們要走出家門,走入社會,將來有朝一日長大成人,他們還要走上工作的崗位。這意味著孩子的人生必然面對越來越多的困難,所以在孩子小時候,父母切勿為孩子營造生活無憂的假象,也不要讓孩子適應凡事兒都能取得成功的虛假表象。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和成功相比,失敗更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孩子才能夠在失敗的過程中以更勇敢的決心和毅力面對,也才能真正地成為命運的主宰。
孩子的一生是漫長的,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走完全程。父母即使給孩子留下再多的財富,也不能保障孩子一生無憂。明智的父母不會過于看重財富,而是會給孩子留下一顆強大的內心,只有這顆強大的內心才能陪伴孩子面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坎坷泥濘,也才能夠讓孩子在離開父母的庇護之后,依然以強者的姿態做好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渡過人生中的每一次難關。
上一篇:冒險抓住機遇,成功與你并肩而行
下一篇:勤勞耕耘,才能澆灌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