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憂慮,活在當下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思是說,如果人不做長遠的考慮,那么就一定會為現在的問題憂愁。
人要有遠慮,多考慮幾步才能有備無患。但可悲的是,太多人早已在不知不覺間將遠慮變為了憂慮。想想看,你的一生是否這樣度過:上學的時候,憂慮考不進好大學怎么辦;隨后,為找一個好工作憂慮;接著,憂慮結婚對象究竟在哪里;然后,又為孩子的未來而憂慮;后來,孩子長大了,你自己也退休了,卻已疲憊得幾乎連路都走不動了……你這才發現真正快樂的日子很少很少,可悲的是,人生已經回不去了……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很多目標、很多夢想,希望自己可以擁有車子和房子,希望拼命工作能使自己升職晉級,希望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希望……其實,目標和理想只是用來激勵自己的,而大多數人卻讓它們成為了憂慮的根源。如今,憂慮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常態,也是人性中無法逃避的悲劇。
在生活的間隙,我們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對人生覺得了無遺憾嗎?你認為想做的事你都做了嗎?你有沒有好好生活過、真正快樂過?
現實生活中,人有憂慮過去的,有憂慮未來的,但能真正地活在當下的,的確是太少了。放下過去的煩惱,舍棄未來的憂思,全身心投入眼前的這一刻,吃飯的時候就專心吃飯,睡覺的時候就專心睡覺,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玩耍的時候就專心玩耍……這就叫作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一種珍惜生命的態度、一種淡定從容的腳步,更是一種科學而理性的思維。活在當下,是智者所為。
許多人喜歡預支明天的煩惱,總是想提前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其實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論如何也無法一下子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事情要面對,做好今天的事情就行了。
假若你時刻都將心力寄托在未來,卻對眼前的一切視若無睹,你永遠也不會得到幸福。在生活中,存在著一個驚人的事實,精神病人以成倍的數字增加著,這些人大多是因為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負而導致精神疾患的。正是由于他們不懂得“人只能活在今天”,所以才如此哀傷、抑郁。
對于這些人來說,放下過去的煩惱,舍棄未來的憂思,全身心活在當下,才是明智的做法。當你全力活在當下,沒有過去和未來的牽絆和束縛時,你全部的生命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會因此具有一種強烈的張力,它能促使你巧妙地發揮潛能,造福他人的同時也讓自己快樂。
活在當下,珍惜今天,過好此刻,才是最真實的。不必讓未來很幸福,只要讓當下很幸福就足夠了。珍惜眼前,不要因為擔憂明天或是沉湎過去而白白浪費了一個又一個大好的今天。
幸福沒有明天,也沒有昨天,它只有現在。活在當下意味著無憂無悔。對未來會發生什么不去做無謂的臆想與擔心,所以無憂;對過去已發生的事也不做無謂的思慮與計較,所以無悔。人能無憂無悔地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真實擁有、實實在在地過著每一天,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劉若英有一首歌叫作《我的眼前的幸福》,里面有一句詞:“不想太多,不管未來,我的眼前的幸福。”這句話向人娓娓道來了一個似傳說一樣的秘密。于是我豁然開朗,明白了一個道理:發現今天的幸福,把握身邊的幸福,珍惜眼前的幸福。
其實,幸福一直就在我們眼前,眼前的人或物就是我們幸福的所在。珍惜眼前,不要讓我們的幸福悄悄溜走,點點滴滴的小事:家人的呵護、朋友的幫助,同事的鼓勵、風景的悅目……都是值得我們珍藏心底的。活在當下,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實與瑣碎,而要走好腳下的路,唱出心底的歌,欣欣然面有喜色地前行,你會發現,生活原本是美好的,你是最棒的那一個!
上一篇:充滿自信,遠離自卑
下一篇:列一張隔離清單,汲取正面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