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識充實自己的心靈
敬愛的周總理小時候曾經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得不說,這樣的胸懷氣度與偉大格局,并非常人所能比。實際上,每個人做每件事情都是有目的需要達成的,為此我們固然要讀書,卻不能死讀書。古人云,開卷有益,只要我們看的書是好書,讀書總是有利于我們的成長的。但是,要想令學習到的知識發揮作用,我們除了要讀好書之外,還要學會用讀書來充實自己的心靈,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做到活學活用,才能把讀書的能力更加發揚光大,才能讓相應的知識派上用場,為提升我們的人生質量起到積極的作用。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盡管不排斥讀書,卻把讀書與自己的人生割裂開來。例如,他們讀書就是讀書,學習就是學習,生活就是生活。殊不知,讀書和學習都是為生活服務,都是為了提升和完善自身,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美好。有些青少年對于人生懷有懷疑的態度,他們總是懵懂無知,從不覺得自己的人生應該更加理想化,活得更加精彩。這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對自己的評估過低,為此就會漸漸地迷失自己,就會導致自己在人生中失去未來的方向。
讀書,絕不能讀死書,否則就像在死海里游泳,總是浮在表面,而不能沉下去。讀書,是不能流于表面的,對于呈現在眼前的知識,我們必須潛心進去,想明白,想透徹,也要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總是囫圇吞棗,即使牢牢記住了書中的很多道理,也無法活學活用,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可想而知,這樣的讀書與學習毫無意義,對于人生也不會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每一本書籍都是作者心血的結晶,都是作者思想的凝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努力進取,也要全力以赴經營好人生,才能勇敢地向前,無所畏懼地前行。因此,書籍才作為人類精神的食糧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作為載體把歷朝歷代、古今中外無數偉人的偉大思想和傳奇事跡都記錄下來。正因為如此,人類才能不斷進步,世代傳承,每一代都比上一代人更加強大和進步,人類的精神文明才能開花結果。
樂樂最喜歡看《西游記》,而《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對他而言都顯得略微生澀,需要很耐心地去啃。即便如此,媽媽還是鼓勵樂樂:“要堅持看,耐心地看,等到你投入進去,就會覺得很有趣。”有一天,樂樂放學回家,興奮地告訴媽媽:“媽媽,我今天破釜沉舟了!”媽媽看到樂樂會使用這個成語,覺得很高興,問:“你怎么破釜沉舟了呢?”樂樂說:“今天進行了數學考試,在做最后一道題目的時候,我有些會做又有些不會做,而且有了兩種解題思路,卻拿不準哪一種解題思路是正確的。為此,我就在進行例行分析之后,把認為正確的回答寫在上面,因為再不寫就沒有時間了!”
聽了樂樂的描述,媽媽說:“你這也算破釜沉舟?不夠,與真正的破釜沉舟相比還有一點兒區別。”樂樂疑惑地看著媽媽,媽媽說:“項羽破釜沉舟,是自己鑿穿了渡河用的船只,打碎了做飯的鍋,還把睡覺用的帳篷也燒掉了。為此,項羽斬斷了自己所有的退路,逼迫自己和全體將士只能向前。而你的破釜沉舟是因為考試時間快到了,你沒有時間繼續思考和權衡,為此只能盡量理性思考,然后選擇其中的一種辦法。”在媽媽的一番分析下,樂樂覺得很有道理,因而連連點頭。媽媽對樂樂說:“下一次,希望你可以來個真正的破釜沉舟,那一定很酷!”樂樂點點頭,對媽媽說:“放心吧,我一定會的,我要和項羽一樣當大英雄。”
樂樂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只是行為上相較主動逼迫自己到達絕路還有一定的差異。為此媽媽為樂樂認真細致地分析,一則幫助樂樂更加了解破釜沉舟的含義,二則教會樂樂和項羽一樣擁有英雄氣概,果斷決定。相信在這次溝通之后,樂樂一定對破釜沉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能夠在需要作出抉擇的時候充滿勇氣,有大氣魄。
不管是校內的讀書學習還是校外的讀課外書,對于書本里的知識,我們都要認真思考,這樣才能掌握知識,才能通過書籍里的人物和事件領悟更加深刻的道理,然后學以致用,充實自己的心靈,指導自己以更加切實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突破人生的各種困境。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對人生行之有效的。
上一篇: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下一篇:由心選擇,讓快樂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