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所有時間努力奔跑
幾年前的上海馬拉松比賽中,有一個非洲小哥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小哥名叫威爾弗雷德,出生在肯尼亞西南部一個經濟落后的小城市里面。同其他家庭經濟條件足夠好,因而選擇出國留學的交換生不同,小哥來到中國是為了盡可能多地賺錢。聽小哥介紹,他的父親只是一名普通農民,收入可憐,家中還有5個姐妹,可以說是經濟負擔非常的重。為此,威爾弗雷德用功讀書,想要通過知識改變自己以及家人的命運。最終,威爾弗雷德拿到了寧波大學的全額獎學金,能夠來到中國上學。威爾弗雷德的目標是通過大學的專業教育,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
拿到全額獎學金,來到中國后的威爾弗雷德沒有了學費的苦惱,生活費的來源卻成了他最大的問題。在同齡人一個電話就能夠跟爸爸媽媽要錢的時候,孤身一人獨居海外的他卻經常為了省錢而忍饑挨餓。有時候,甚至連續好幾天才能吃上一頓飯。威爾弗雷德知道,想要解決自己的困境,節省并不是上上策,自己需要盡快找到穩定的收入來源,需要盡快賺到錢。于是,除了課外時間的兼職之外,威爾弗雷德想到了自己的先天優勢——跑步。
威爾弗雷德打聽到跑贏一場馬拉松比賽,獎金可以高達兩萬塊錢。如果能夠賺到這兩萬塊錢,不光能夠解決自己上學期間的生活費問題,更能夠給國內的家人一點經濟補貼,改善一下家人的生活。為此,威爾弗雷德利用所有的課余時間不斷地練習,希望能夠拿到這筆獎金。然而,即便有著過硬的身體素質,馬拉松也不是輕松就能完成的任務。何況威爾弗雷德還在一邊兼職,一邊讀書,供養著整個貧困的家庭。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威爾弗雷德最終成功了,他的事跡也被媒體大量轉載,引發了馬拉松比賽“黑色旋風”的熱潮。
克里斯汀·金博爾曾經說過:“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逃離這一說,只是用一些困難交換另一些困難而已。”于是,我們看到了有條件的家庭都在供養大學生,沒有條件的非洲兄弟卻在供養著整個貧困家庭。其實,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辛苦所在,所謂成年人的世界里面,從來沒有“容易”二字。但仔細想想,其實,我們這一輩子又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呢?既然如此,我們拼的大概就是誰能苦中作樂并堅持到底吧。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河南鄭州的一個外賣小哥因為送餐晚了十幾分鐘,被客人退了單,絕望地坐在路邊哭泣。或許,你難以想象,僅僅幾十塊錢的事情,何至于如此。但是,事實是,這位外賣小哥的家中有著一個身患白血病的兒子。小哥每天都要工作16個小時以上,就是為了賺錢給小兒子治病。之前小哥也找過其他的工作,但是都沒有送外賣的工資高。于是,盡管辛苦萬分,小哥還是選擇了送外賣這份工作。而就在當晚,小哥的兒子突然發起了高燒,小哥匆忙從醫院買了藥送到家里,但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趕上送餐時間。短短的十來分鐘時間,顧客就退了單。雖然一份外賣也就二十幾塊錢,但也意味著小哥之前送的5單,全都白干了。我想,那位顧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個差評,竟會毀了一個孩子的救命錢。視頻中那位小哥的絕望神情還歷歷在目,看得出,那時的小哥是悲痛欲絕的。
做了母親以后,每當孩子生病的時候,我總是會有如同小哥一樣的絕望時刻,內心無數次地責怪自己的無能,讓孩子吃苦受罪。后來,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堅強,一定要堅強,因為如果害怕,對于子女來說,就是如臨深淵。很多時候,生活的艱辛未必會讓我們感到絕望,但是涉及自己心之所系、愛之深切的人與事時,我們總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是,片刻的絕望過后,我們還是得告訴自己要振作、要加油,擦干眼淚,一切也就過去了。所謂成熟,就是明明該哭的時候,我們卻能選擇淡然的笑,不是嗎?
我們選擇去到大城市生活的理由有很多,但追求的目標應該無外乎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改變自己以及家人的命運。所以,我們寧愿自己背井離鄉,獨自打拼。我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雙手為家人創造出更好的生存環境與條件,希望能夠用我們微薄的力量回饋自己的父母,讓他們安享晚年。既然如此,既然我們已經做好人生的選擇,既然我們已經明確選擇的目標所在,那就請選擇奮力奔跑,不留遺憾。相信自己,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于努力奔跑,最終我們一定會達成心愿。
上一篇:用努力改寫人生的命運
下一篇:用行動品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