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老朋友一樣打招呼
經過三天的加班加點,魏宇軒終于趕在周五之前帶領小組成員們順利完成了班級黑板報。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的黑板報內容獲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其中一個名為《像老朋友一樣打招呼》的版塊。
像老朋友一樣打招呼
在現實生活當中,想要主動結識人脈,獲得好的人緣,就要學會主動和對方打招呼。可是如今很多青少年,并不重視打招呼,即使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也不愿意說一句“您好”,而對陌生人,又覺得沒有打招呼的必要。
千萬不能因為懶散或是尷尬,忽略了和對方打招呼。主動和認識的人打招呼,你收獲到的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回應,更是對方給你的尊重;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這也不僅僅是禮貌,很多時候,一句簡單的話,就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那么,和他人打招呼,有什么注意事項呢?以下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打招呼要主動
很多人礙于面子,不會主動和他人打招呼,即使對方主動和他打招呼,也表現得無動于衷。要知道,打招呼并不是簡單的一句“您好”,更深層的含義是“我看到你了,我的眼中有你”。
試想一下,誰沒有面子呢?誰不想獲得對方的尊重呢?而面子和尊重都是相互的,如果你不給對方面子,不讓對方感覺到尊重,那么對方會給你面子,會讓你感覺受到尊重嗎?所以,應該積極主動地和對方打招呼,只有你眼中有他人,他人的眼中才會有你。
二、打招呼要注意態度與語氣
即使是主動與對方打招呼,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與語氣,不能眼也不眨、生硬地和對方說“你好!”而是要微笑著輕聲說“您好!”同樣的問候,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對方,即使你情緒低落,也要親切地和對方打招呼,同理,即使你受了氣,也不能忽視對方的問候,遷怒于對方。把打招呼當成一種習慣,它會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你的個人修養。
三、不要忽略任何人的感受
很多人在打招呼的時候,會因為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對于比較喜歡的人,他會選擇熱情的方式,對于不喜歡的人,會選擇冷淡的方式。這其實可以理解,畢竟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可如果在公共場合刻意地忽略一個人,便會讓對方感覺到難堪。
所以,打招呼要盡可能地一視同仁,要對每一個人有禮貌,要給予每一個人應有的尊重,讓陌生人感到溫暖,讓你的對手無可挑剔,充分展現自己的魅力,最終,收獲好的人緣。
與此同時,打招呼的方式也并沒有局限性,比如你可以用微笑、擁抱、點頭等方式代替千篇一律的問候。當在公眾場合,不方便前去面對面地交流時,也可以招招手表示問候,同時,也要入鄉隨俗,注重不同地區的不同習俗。
總而言之,多說一句“早上好”“好久不見”“你吃飯了嗎?”,短短的一句話浪費不了你多少力氣,但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給你帶來輕松、愉悅的每一天。
這篇文章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告訴同學們應該學會主動和對方打招呼,但是令魏宇軒沒有想到的是,小文章發揮了大作用,原本并不親近的同學們,也開始親切地互相打起了招呼,一時之間,教室里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魏宇軒有話要說
主動和他人打招呼是對他人的尊重
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有一天在街上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個失魂落魄的乞丐,他下意識地把手伸進口袋,才發現自己忘了帶錢包,他用抱歉的口氣道:“兄弟,對不起,我沒有帶錢包,也沒有食物,沒有辦法幫助您。”
不料,乞丐卻熱淚盈眶地看著屠格涅夫,激動地道:“謝謝您,實在是太感謝了……”
屠格涅夫聽后覺得很詫異:“兄弟,我沒有幫助到您,您為什么要感謝我呢?”
乞丐抹抹眼淚道:“因為您尊重我,您和我打招呼,還叫了我一聲‘兄弟’,這比我收到任何東西都要開心,所以我發自內心地感謝您。”
在很多人心中,打招呼是一件極其尷尬的事情,面對熟悉的人,他會想:我們都這么熟了,為什么還要刻意打招呼呢?面對不熟悉的人,他又會想:既然我們雙方并不了解,那還打招呼做什么呢?
其實,在人際交往中,學會主動問候他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好處。因為主動打招呼會在第一時間給對方一個好的印象,對方感覺到尊重的同時,也會給予你尊重,這就為接下來的交談營造了好的溝通環境。
所以,不要小看了短短的幾句話,它是人與人交往的紐帶,也是尊重他人的方式之一。要永遠注意,你的眼中有他人,他人的眼中才會有你。
智慧錦囊:主動和他人打招呼吧!你的眼中有他人,他人的眼中才會有你。
上一篇:系好腳上的鞋帶,不要自己把自己絆倒
下一篇:要在心里默念:你是金子,你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