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逸不結合,身體豈能吃得消?
這一天是周六,寧小靜沒有像往常多睡兩小時補充睡眠,而是和平時一樣被鬧鐘叫醒,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只是當她進入教室后才發現,李雪梅先她一步到了教室,此時的她正趴在書桌上呼呼大睡。
“李雪梅?”寧小靜輕喚一聲。
只見李雪梅睜開了惺忪的睡眼,看向寧小靜道:“你來了。”
李雪梅的精神狀態看起來并不是很好,她黑著眼圈,眼中布滿了紅血絲,看起來好像幾天幾夜都沒有睡覺一樣。寧小靜急忙關切地問道:“你這是怎么了?難道沒有睡好嗎?”
只聽李雪梅回答:“最近的壓力比較大,不但要忙著學習,還要忙著制作校園黑板報,所以一直沒有好好休息。”
“你要懂得勞逸結合,如果長期在疲憊的狀況下堅持學習,那么就會出現身心的各種不適,那種疲倦感會讓你的壓力日漸增加,”說罷,寧小靜從一摞稿件中找出了一篇文章,遞給了李雪梅,“讓身體保持最佳的狀態,才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你看,這是孟老師寫的文章,我今天正準備把這篇文章抄在黑板報上,現在看來,果真派上了用場。”
看完寧小靜手里的文章,李雪梅也深有感觸,只見她嘆了口氣道:“最近這些日子里,為了本月的小考,我每天只睡了四五個小時,我也體會到了睡眠不足會影響到學習效率這件事情,看來以后要格外注意,不然不但失去了休息的時間,還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只要你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就好,”寧小靜拿起粉筆,“無論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沒有一個好的狀態,那怎么能夠百分之百地投入學習或者是生活中呢?人又不是機器,就算是機器也有停止工作的那一天,所以你要注意休息,懂得勞逸結合,才是對自己負責。”
孟老師有話要說
勞逸結合,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學生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前途,他們整日埋頭苦讀,只為了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有的人因此而廢寢忘食,即使感覺到身心疲憊,也不愿意停下來休息,他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生怕浪費了一秒就會比他人落后一分,殊不知這種長期在疲憊的狀態下堅持學習的狀態,并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人都會出現疲勞感,并且原因有很多。首先,因為大量的考題和試卷,學生不得不熬夜讀書,直到深夜才能睡覺,時間久了,睡眠的不足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節奏,所以會產生疲勞感。也有的學生是因為心里的壓力過大,每天總是提心吊膽地想:如果我考試成績不理想該怎么辦?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學校又該怎么辦?整日在這種胡思亂想的狀態下度過,難免會影響到休息,最終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自己的學習效率。
還有的學生一成不變,學習的方法相對單一,當長時間學習時,自然而然會感覺到枯燥且乏味。同時,學習的環境也不可忽略,如果長期在噪音過大,或者說臟亂差的惡劣環境中學習,難免會因為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時間久了,就會感覺到身體不適。
作為一個學生,要學會科學用腦,想要最高效率地學習,那么就要保證自己有充足的休息時間,要懂得勞逸結合。雖然學習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并不能因為學習而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要講究藝術用腦、科學用腦,而不是做一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要排除個人以及外界的一切影響因素,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避免大腦過度或長時間的緊張,否則就會引起神經的疲憊。
不要長達幾小時一直坐在書桌前“一心只讀圣賢書”,要進行合理的時間分配,把學習和休息兩件事情分開。當完成了一定的學習任務時,就要給自己一些休息的時間,可以閉目養神,也可以進入淺睡眠的狀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到室外呼吸新鮮的空氣,讓頭腦和身心得到放松。你可以選擇和身邊較為親近的人聊天,把自己的壓力和煩惱傾訴給對方,這樣做也會趕走疲憊。
如果你的學習環境過于惡劣,那么就要在第一時間試圖改變自己的學習環境,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放到一邊。如果窗外的聲音嘈雜,不妨安裝上隔音窗簾,或是戴上耳塞,還自己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為自己準備一些飲品,比如蜂蜜水或是各色花茶,它們都會舒緩你的緊張情緒,起到安神醒腦的作用,并幫助你進入更好的學習狀態中。
在感覺到疲憊的時候,不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以輕音樂為主,節奏輕快、愉悅,讓優美的旋律撫慰你疲憊的心靈,以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鋼琴曲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沒有歌詞,只有動人的旋律,這樣你的注意力就不會被歌詞分散,可以更好地投入到休息中。
可以學做消除疲勞的體操,比如雙眼目視前方,雙腿與肩同寬,雙手握拳交握于胸前,做深蹲的動作,或是坐在原地讓身體前傾。即使坐在原地也可以用運動的方法放松,比如做一個深呼吸,再慢慢做幾次頭繞圈的動作,慢慢地吸氣、吐氣,讓雙臂自然下垂,還大腦一片空白。
總之,想要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就要懂得勞逸結合,讓身體保持最佳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輕松地面對學習,做一個用智慧來學習的佼佼者。
上一篇:決策力影響你的一生
下一篇:勞逸結合,別忘了欣賞陽臺上盛開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