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自己的生活
有一天,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陪著父親去一家昂貴的餐廳用餐。餐廳里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企業(yè)家在欣賞之余,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guī)缀鯙橹偪瘢銓Ω赣H說:“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
“是呀,孩子。”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而感嘆,卻往往忘了為現在擁有的東西而感恩。人類的煩惱根源,不是做人,而是“我想變成什么”。從會說話開始,便有大人問:“你長大后希望做什么啊?”
從那一刻起,小小孩子便以為人必須要成為另一種東西。再加上自小學起,作文題目必定有:“我的愿望是……”。因此,所有人都會說我要做醫(yī)生、我要做律師、我要做教授、我要做總統等。
一出生的訓練,并非自然地做個人,而是做另一種有目有標的生物。踏進社會后,人與人之間的比較更多了,成為醫(yī)生的,想做最好的醫(yī)生;成為商人的,要賺比別人更多的錢;連本來養(yǎng)性怡情做學問的,都心里緊張焦躁:“為什么某某比我出名?”、“為什么某某的書銷量比我好?”
人到底還想變成什么呢?小草只做小草,樹木只做樹木,鳥兒只做鳥兒,所有的生物都做自己,只有人類不做自己。想成為什么而不能如愿,便會煩惱失望。
原始人大概不會失眠,因為他們的思想原始。豬也不會憂心,不會想好壞,更天天問自己:“我是只好豬還是壞豬?”人類怎么看豬,老虎怎么看豬,豬才不理呢!動物吃飽了肚子,悠然自得,想睡便睡去。
享受自己的生活,不要與別人攀比,真正領悟和學會了這一點,生活中會減少許多無謂的煩惱。
上一篇:樂觀微笑面對生活
下一篇:親人之間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