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森選擇”怪圈
那是在1631年,英國劍橋有一個做馬匹生意的商人名叫霍布森,他在賣馬時承諾:買或是租我的馬,只要給一個低廉的價格,可以隨意選。但他又附加了一個條件:只允許挑選能牽出圈門的那匹馬。他在馬圈上只留一個小門,好馬根本就出不去,出去的都是些瘦馬。顯然,他的附加條件實際上就是告訴顧客不能挑選。
大家挑來挑去,自以為完成了滿意的選擇,其實選擇的結果可想而知。這種沒有選擇的挑選,被人們譏諷為“霍布森選擇”。
一個企業家在挑選部門經理時,往往只局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選人才,選來選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自由,也只是在小范圍內進行挑選,很容易出現“霍布森選擇”的局面,甚至出現“矮子里拔將軍”的慘淡狀況。
在“霍布森選擇”中,人們自以為做出抉擇,而實際上思維和選擇的空間都是很小的。有了這種思維的自我僵化,當然不會有創新,所以它更是一個陷阱,讓人們在進行偽選擇的過程中自我陶醉而喪失了創新的時機和動力。
美國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曾指出,高科技產業中競爭非常激烈,要想生存下來,企業必須在政府及企業自己資助的基礎研究項目中,最大限度地投入資金,開發新材料、新設備、新系統、新方法和新模型。換句話說,要么創新,要么束手待斃。
上一篇:釣魚的老人和小伙
下一篇:一個執著的夜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