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可以增強憂患意識——寫給博士研究生的短札
接連向你推薦兩篇同《甲申三百年祭》有關的文章,是想告訴你怎樣讀史。
讀史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增強憂患意識。唐太宗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讀史的重點之一是“知興替”。在黨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習近平闡述了封建王朝興衰更替和蘇共亡黨的歷史規律;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又分析了一些國家因為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的慘痛教訓。習近平說,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讀史應當增強憂患意識和破解各種社會難題的緊迫感。
讀史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看到前途。《毛澤東外交文選》收錄了毛澤東1964年7月9日會見外國朋友時的一篇談話,標題是“從歷史來看亞非拉人民斗爭的前途”。毛澤東說:“亞非拉人民斗爭的前途,這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從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十幾年的歷史來看,就知道亞非拉人民將來的前途。”
既增強了憂患意識,又對前途充滿信心,這樣讀史,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有好處。
(2014年7月28日)
上一篇:讀書計劃應與人生志趣相吻合
下一篇:走出校園“不要怕”30年后“不要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