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鴻:給自己一個交待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他的意思就是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就得一心一意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應該逆天而行。
可這樣的話,對于五十歲的鄧志鴻來說根本不適合,他在自己五十歲的那一年,竟然要拋下自己的演藝事業,跑到加拿大去跟老師學習腹語。認識他的人都以為他瘋了,說他睜大眼睛做糊涂事。要知道鄧志鴻從一位民歌手開始打拼,最后靠著自己超強的模仿能力才好不容易做上主持人。現在竟然要把主持人的位置放棄。
朋友們都勸鄧志鴻三思而行,別因為頭腦發熱,到時弄得所有的觀眾都把他忘記,把他拋棄,這在演藝圈是最正常也是最可怕的事情。可鄧志鴻卻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他一頭扎到加拿大,開始尋找老師。
在一次腹語大師舉辦的聚會上,鄧志鴻認識了腹語老師丹尼斯。丹尼斯感覺到鄧志鴻的誠心,決定收下這名來自臺灣的中國弟子。
鄧志鴻開始跟丹尼斯老師從最簡單的吸氣、呼氣開始學習,然后又開始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從腹部發音。半年過去,丹尼斯讓鄧志鴻一個人獨自練習,可是六個星期過去,鄧志鴻還在原地踏步,他所發出的聲音,總是無法讓自己手上的娃娃和自己水到渠成地產生交流。他現在和手上娃娃的對話,讓人產生不了是娃娃在說話的感覺,娃娃只是他手上的一個道具,沒有賦予娃娃生命。
一名專業的腹語表演者,最基本的就是讓自己手上的娃娃能夠真正像一個“人”一樣和自己一起表演,可鄧志鴻做不到。越是做不到,就越是心急,鄧志鴻恨不得一夜醒來,手中的娃娃就活起來,可以和自己水乳交融地對話,而讓人感覺不到娃娃的話竟是從自己腹部發出來的,這樣才更能夠讓觀眾感覺到腹語的神奇。
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鄧志鴻哭了,他這才發現自己力不從心,怎么樣都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有時一口氣剛提起來,忽然間又跌落下去,這等于一句話只說了半句。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鄧志鴻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否真的正確了,畢竟自己五十多歲了,已經錯過了學習腹語最好的年紀。
這時候,老師丹尼斯問鄧志鴻:還記得拜師時說過的話嗎?這怎么能夠忘記,鄧志鴻的英語不好,為了學好這段拜師的英語,他足足背了一個星期。他清楚地記得,在這段拜師的英語中,他提到能夠爬上金字塔的只有老鷹和蝸牛這兩種動物,他就是那只蝸牛!所以請求老師收下他。
老師說,記得就好,所以不要著急,你是蝸牛,所以才慢,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就不往上爬了,主動放棄。老師說完轉身離開了,鄧志鴻又繼續一個人練著,但此時他的心卻莫名地輕松了許多。
七年之后,鄧志鴻終于可以用腹語說話,用腹語表演、主持,并且一人扮演多個角色,惟妙惟肖,旁邊觀看的人根本就分不清是誰在說話了。
鄧志鴻成為了世界“華人腹語”表演第一人,他又經常出現在電視節目里。每每在電視節目里看到六十多歲的鄧志鴻表演的時候,我就在想,五十歲的鄧志鴻就因自己小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美國人的腹語表演,發現娃娃會說話,他才開始有了學習腹語的夢想,并且在五十歲的時候去實現,給了自己的人生一個交待。
其實,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都同樣有這樣那樣的夢想,但是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卻把那些夢想慢慢放棄。只要我們也能夠像鄧志鴻這樣給自己人生一個交待,哪怕是五十歲、六十歲都不晚,那么,我們也一定能夠像鄧志鴻那樣收獲一種別樣的成功。
上一篇:貝聿銘:給自己信心
下一篇:郎朗:任何借口都是逃避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