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性子并不是你口無遮攔的擋箭牌
魏宇軒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他的身材修長,皮膚小麥色,五官分外立體,尤其是秀氣的鼻子和那雙烏黑發亮的眼睛,讓他看上去有著幾絲俏皮。他是一個非常有性格的男生。
平日里,他總是大大咧咧的,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從來都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所以很少有同學愿意和他一起玩耍。這不,難得暖洋洋的周日下午,其他的同學都結伴去學校的操場上打籃球,唯獨他躺在床上,蓋著被子睡懶覺。
只是老天似乎有意在和他“作對”,他剛迷迷糊糊地睡著,就被一聲巨大的聲響驚醒,他猛地睜開眼睛,半瞇著眼睛看向窗外的院子——一個大概五六歲的小男孩站在那里,戴著橙色針織帽,穿著綠色小棉襖,此時此刻,他的手正緊握著護欄,躍躍欲試地想要爬進來。
“喂!站住!”魏宇軒邊喊邊急急忙忙地踩著拖鞋,跑到院子里。室外突如其來的冷風讓他打了一個寒戰,但他還是克制住了因寒冷而發抖的聲音,對著小男孩疾言厲色地說:“你想要干什么?”
小男孩聽到有人質問自己,立刻把一雙凍紅的小手背在身后,支支吾吾地說:“大、大哥哥,我不小心把足球踢到了你的院子里,我想把它撿回來。”
果然,正如小男孩所說,在院子的角落里,有一只紅色的足球靜靜地待在那里,足球的外皮已經磨損得不成樣子,看起來應該踢了很久。隨后,魏宇軒撿起球,只是他沒有把球還給小男孩,而是把球藏在了身后。“你要先向我保證,以后不許再踢足球了!”
“為什么?”小男孩眨眨小眼睛,大為不解地問道,“我為什么不可以踢足球?我的夢想是當一個足球巨星呢!”
“就你?”魏宇軒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男孩,輕笑一聲,不以為然地說,“你知道當足球巨星有多難嗎?就憑你這個小個頭,恐怕練一百年的足球,都不可能成為足球巨星的,可笑!真是天方夜譚!”
一聽這話,小男孩氣得直跺腳:“大哥哥,你胡說!我爸爸說了,只要努力,任何愿望都可以實現的!”
“你爸爸那是騙你的,”魏宇軒大笑三聲,“小孩子不愧是小孩子,這種騙人的話也會當真,真是太可笑了!”說罷,他把足球扔給了小男孩,“看在你無知的份兒上,這次我就先放過你,如果還有下一次,我一定把你的足球扔到垃圾桶里,讓你永遠也找不到!”
不知道是魏宇軒的口氣太過強硬,還是他張牙舞爪的樣子太像個壞人,接住足球的小男孩鼻子一縮,大哭著跑開了。
魏宇軒的爸爸路過院子,恰巧看到了這一幕,他回到家中后,先把大衣掛在衣架上,接著問在廚房里找零食的魏宇軒:“剛剛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把一個小男孩弄哭了?”
魏宇軒無奈地聳聳肩:“我只是告訴他,他不可能成足球巨星而已,誰知道他怎么就哭了。”
“你怎么可以這樣傷害一個小男孩呢?”魏爸爸皺起了眉頭,“你知不知道,你的一句話給了小男孩多大的打擊?”
“我又不是故意的,”一無所獲的魏宇軒關上冰箱門,若無其事地說,“我只是性子太直,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不會遮遮掩掩而已。”
魏爸爸聽后嘆了口氣:“直性子并不是你口無遮攔的借口,你總是說自己直性子,可是你的直性子總是在無形中傷害別人,這樣下去,沒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的!”
如今,很多的人都拿直性子當借口,說話不經過大腦,所以常常口無遮攔,在無形中用言語傷害了他人。只是他們不知道,真正直性子的人并不會做這樣的傻事,他們往往注重感情,真心地對待自己的朋友。
其實,說話是一門學問,和你是不是直性子沒有多大的關系。要知道,口無遮攔就是語言暴力的一種,也是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最值得注意的細節之一。所以,想要擁有好的人緣,就從會說話開始吧!
聽魏爸爸講故事
先動腦子,再說話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他是個直性子,并且總是說話不經過大腦。有一次他請客吃飯。那一天,他見約定的時間到了,還有幾個客人沒有來,于是便脫口而出:“真是奇怪了,該來的客人怎么還不來!”
很多客人聽到了這句話,心里很不是滋味。什么叫“該來的客人還沒來”?那么我們就是不該來的客人了?想到這兒,他們連招呼都沒有打,就憤然離開了。
見幾位客人擅自離場,年輕人又忍不住說道:“真是的!怎么不該走的客人又走了!”
“不該走的是他們,那么我們這些沒走的就是該走的?”其中一個客人說罷,也起身離開了。鄰座的客人覺得他說得有道理,隨后也陸陸續續地離場了。
到了最后,只剩下年輕人的好朋友還留在座位上,他急忙起身安撫年輕人的情緒:“你啊,說話前先別著急,你看,你因為急性子說了不該說的話,引發了誤會,鬧到客人都離開了,得不償失。”
年輕人大呼冤枉,并解釋道:“我說的不該走的客人又不是他們!他們走什么呢?”
他的朋友聽到這兒,詫異地指了指自己:“所有的人都走了,現在就剩下我一個人,難道你說的那個該走的人是我嗎?”說罷,他拿起外套,頭也不回地走出了門外。
正如小故事所言,很多時候,看似無意的言語,在他人的耳朵里就變成了故意,別人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蟲”,不知道你究竟想的是什么,所以,在說話的時候,不要口無遮攔,而是要先思考,再說話。
智慧錦囊:別拿直性子當借口,你無意中說的話,會給他人帶來無形的傷害。
上一篇:珍惜青春的小尾巴
下一篇:真誠待人,永遠是與人交往最珍貴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