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后退也是前進,失去也是得到
奶奶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媽媽卻似乎有些猶豫,她面帶愁容道:“想要改行,哪有那么容易?況且我做女裝已經十多年了,怎么能說不干就不干呢!”
“難道除此之外,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奶奶直言不諱。
“呃。”這句話把媽媽難住了,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
奶奶繼續道:“現實擺在眼前,你應該學會知難而退,很多時候,知難而退是一種大智慧,它不但不會讓你受到損失,反而會給你更多成功的機會,因為機會都是留給那些能夠發現它的人,而不是留給那些等在原地、不肯改變現狀的人。”
奶奶的這段話說得有些強硬,但是也頗有幾分道理。現實不就是如此嗎?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很多的障礙,如果因為競爭的殘酷而放棄改變,那么恐怕永遠都沒有辦法獲得成功。
說到這兒,程遠想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隨后,他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了自己的媽媽。
19世紀中葉,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陷入了“淘金熱”。那段時間,很多人慕名而來,他們帶著“黃金夢”來到這里,只為了挖掘到傳說中的黃金。其中,有一名不到20歲的青年也跟著隊伍來到了加利福尼亞州,開始了他漫漫無期的淘金生涯。
但是現實往往比想象的更加殘酷,這名青年一連挖了好幾天,也沒有淘到一粒金沙。隨著淘金者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有限的黃金就變得越來越難挖了。
除此之外,惡劣的天氣也給人們帶來了莫大的考驗,那段時間氣候干燥,全年無雨,水資源奇缺,很多人不但沒有挖到金子,反而被活活渴死,這也讓很多人知難而退。
這一天,一位挖到黃金的淘金人抱怨道:“真是太渴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愿意用我剛剛挖到的黃金,換一瓶干凈的水,痛痛快快地喝上幾口。”此時此刻,這名青年正好路過這里,他聽到了這句話,于是靈光一現,為什么自己不轉換一下思路,在這里賣水呢?和挖金子相比,賣水似乎更加實際。
說干就干!青年不再挖金,而是拿著工具,到一個偏遠的地方挖水井,經過了幾天的努力,他終于看到清澈的地下水涌了出來,隨后,他把水裝進瓶子里,賣給淘金者,就這樣,他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這名青年還真是聰明,”媽媽由衷地感嘆,“他放棄了黃金,反而大賺了一筆,真是不可思議。”
“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不可思議,”奶奶繼續說,“你也是一樣,當現實需要你做改變的時候,就不要留戀過去,而是要知進退,懂取舍。”
知進退,懂取舍?程遠好奇地問:“奶奶,那么究竟如何判斷是應該進還是退,是應該取還是舍呢?”
“很簡單,”奶奶云淡風輕地道,“只要你把目光放長遠,多想想以后,你就會知道應該如何做選擇。”
聽奶奶講故事
知進退,懂取舍
在清朝年間,乾隆皇帝曾在一次殿試的時候,出了一道難題,他給各位應試者寫了一個上聯——“煙鎖池塘柳”,希望有才能的應試者可以對出下聯。正在大家冥思苦想之時,一個人大步走上前來,彬彬有禮道:“恕學生直言,此聯無解,它并沒有合適的下聯。”
他的言論引得現場一片嘩然,很多人以為這位應試者口出狂言,一定會受到乾隆皇帝的責罰,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原來這個對聯正是乾隆皇帝有意為難他們的。“煙鎖池塘柳”這句上聯暗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作為偏旁部首,所以根本就沒有辦法找到絕對合適的下聯,而那位應試者率先看出了玄機,選擇“知難而退”,并因此受到了重用。
小故事中蘊含著大道理:在很多時候,知難而退也是一門大學問。要知道,機會永遠都會留給敢于創新的人。條條大道通羅馬,在困難面前,如果走進了死胡同,不妨換一條路走。
不要害怕改變,每一次的改變都是創造奇跡的機會。勤思考,多動腦,給自己信心,相信只要有準確的判斷,即使面對再大的風浪,也一定可以“柳暗花明”。
上一篇:有時候,裝個糊涂也挺好
下一篇:雜亂無章的書包會給你的形象扣分哦!